穿到部落当祭司(21)
“这条河一般会在天气最热的时候断流,雨水多的话可能会延迟。至于你说苦涩的湖水,在日落的方向,如果在太阳升起时出发,就能在日头最高时到达。狩猎队很少去,因为那儿不止湖水苦涩,连草也只有一种,基本不会有动物出现。在它附近得山,都是光秃秃的。”
听见厉这么说,常念大概有了自己的判断。他又追问:“你说只长的一种草是不是很高。”他在自己的小腹位置比划了一下“大概有这么高,上面会结绿色的小谷粒。”
“是。”厉肯定了他的描述,“不过那种绿色的谷粒也是苦的,并不好吃。”
常念摆摆手,“碱蒿子不是用来吃的,它有别的用处,很有用。”
“它叫碱蒿子?”历脑子的词汇又多了一个。
炭笔飞快地在竹片上写写记记,“很有可能是碱蒿子。”写完,他眼睛亮晶晶的看着厉说:“如果是我想的那样,厉,我们部落要发财了。”
厉觉得今天的太阳可能有点晃眼,不然怎么会觉得眼前的人在发光。他试图抓住自己没有听懂的地方问:“什么是发财。”
常念想起来,现在的社会还是以物易物没有钱财的观念,解释:“我们可能会有很多很多的盐。”
虽然原身的记忆不多,但还是知道盐在此时的稀缺性,那可比封建社会的金子管用多了。
厉不但没有表现的高兴,反而神色更严肃了,“你要去那?”
看到他的表情变化,常念也觉出不对,反问:“有什么不妥吗?”
“那里被诅咒过,就连动物都很少出现。”厉警告道。
“然后呢?”常念平静的追问。
厉表情一滞,只眉尾的地方抖了抖,但还是强调:“诅咒之地危险。”
“危险?哪里危险。既然知道那里有碱蒿子,一定是有人去过了,去的人呢?死了吗?”
厉:......这还真没有。
那个地方他是去过的,在部落划界之初。由于越往日落的方向走花草树木和野兽越少,所以四方边界属日落方向定的最晚。
从日落处的边界回来,厉就将看到的一切和大祭司说了,大祭司告诉他,连野兽都不愿接近的地方一定是被诅咒过的。从那以后,寻界的人一旦走到湖的附近便会往回折反。
他们如此放心西边的边界,不止因为有盐湖,还是因为盐湖以西基本是大片大片的荒芜。没有草木、水和野兽,没有人能在那里存活,更不会有哪个部落会打一个诅咒之地的主意。
但如果说起去到那里的人,似乎回来之后也没有什么不妥。
见他的反应,不用回答也知道答案。常念强调道:“那里是盐湖,有盐,不是什么诅咒之地。”
厉的神情并没有放轻松,“盐不是一块一块的吗?怎么会在水里。”
也不怪他,原始社会信息沟通很少,别说还不知道在当下这个时代有没有人发现海盐。即便是有,也不会传到内陆的部落。
“这个解释起来很复杂。”
的确很复杂,和一个根本不了解世界物质构成也没学过化学的人解释盐湖,常念还真做不到。
“只要你记住,那不是诅咒之地,我以祖神的名义保证。”既然解释不清,那就用魔法打败魔法。
“好。”果然,厉不再诅咒之地这个问题上纠结了。
“等了解完部落的情况,去一趟盐湖吧。能不能变出盐,去那里试一试就知道了。”常念十分期待。
厉点点头,并没有在这上面多说。即使他相信那不是什么诅咒之地,但也并不认为那里会有被各个部落疯狂争抢的盐。
“如果真的是盐湖,它旁边不长草木的山应该就是石灰岩,是一种现在我们会比较需要的石头。”常念也不知道是讲给厉听,还是在给自己画饼。
第12章
两人坐在石头上聊到太阳快升到最高处,常念搞清了部落的大致情况,部落一共七百多人,战士几乎占了一半。部落的战士是部落最重要的力量,负责退敌和狩猎。剩下的女人有一百五十多人,孩子不足百人,老年和身体孱弱不能狩猎的有五十多人,最后还有九十多名奴隶。
说到奴隶,常念家里也有三名,一名女奴两名男□□隶。女奴就是玥,和母亲一起负责做饭和杂事,男□□隶有时也会同战士们一起狩猎。
部落里的奴隶属于私有物品,奴隶不参与分配,要由各自的主人负责他们的食物。所以除了祭司家里,一般一家只有一个奴隶。
七百多人如果放到现代看那可太少了,不要说地下庇护所了,就曾经地面上的一个小村子也得有几千人。可放到原始社会,七百人的部落便不能小觑。
据厉说,现在部落等级划分大致分为四种,像延越部落的规模属于小部落。一般人数少于一千人的,都属于小部落范畴。说是一千人以下,但绝大多数的小部落都在二三百人之间,人数超过五百人的小部落并不多见。再往上是中级部落和大部落,比大部落更强大的势力自称为城。据说这片大陆上,能称之为城的地方一共只有七个。
厉能知道这么多,还是因为延越部落是被朔风部落抛弃的遗民,而朔风部落就是一个初具规模的大部落。
常念了解到延越部落的现状还算不错,食物方面春夏秋三季的食物都比较充足。只有冬季,由于许多食物无法长期储存,再加上冬日寒冷狩猎很困难,难免会短缺。
关于食物种类,很遗憾没有常念期待的水稻和麦子,准确来说是没有任何谷物,这让常念觉得有点棘手,不过对此他也早有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