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郎家的抠门赘婿[种田](219)+番外
夜色四合,月色黯淡,院落中一片欢乐,三兄弟聚在一起喝着小酒,聊着天,好不畅快!
第104章
作坊这边欣欣向荣,良性循环起来,铺子的生意更是火爆,天气渐冷,豆腐愈发多人买,不像夏天那样早上买了回去还怕下午就有酸味了。
余满在柜台翻着账本,账本上的数额能看,便是这豆大的字,看着怪不好意思的。
他本想让贺大哥把每页账本写好,左边栏写上各项豆制品的名号,顶上再写上单价,买进卖出,最下面是收入和支出,而后他只要往上填就是了。
贺晏却说,最好自己写,这样才能记得清弄得更明了。
没办法,余满只能硬着头皮上。
识字识了两个多月,一开始只每天识三个字,到现在每天六个字,加起来一共会认会写三百多个字,还有一大半还不会呢,更何况写得还不好。
每回打开看着自己的字,一个比一个大,余满都恨不得立马就回去把字练一练,光因为这,这几日按照字帖认真练下去,还真有些效果,而且识字数量蹭蹭往上涨。
“东家,这个字是什么字来着?”
文哥儿指着识字板问。
打从东家几人都开始识字后,余晓月和文哥儿他们也按耐不住了,每天跟着识几个字,不舍得买纸笔就用棍子沾水在地上比划。
武阳他们见了还特好奇,得知能每日跟着学几个字,更是屁颠屁颠跟在身后。
文哥儿自己也识了百多个字,真不少了。
他回去和阿么说,阿么他们还不相信呢!等他多挣一些钱,到时候也狗剩去书院念书识字,就算去不了书院,去私塾也成。
余满扫了一眼,“教,就是教导、教学的教字……”
“哦哦,”文哥儿眼里闪着光芒,仿佛小鸡啄米一般点着头,“我记下了!”
“嗯。”余满侧回身体,准备继续和账本奋斗。
“哎,小贺老板回来了——”
什么?!
余满账本一丢,站起身跑了出去,贺晏长身玉立,站着和人聊天,他凑到身边,“贺大哥……”
贺晏顺势将滑到掌心的手给包裹住,“婶子叔么,我还有点儿事,我们就先进去了啊。”
“哎去吧去吧。”
等人走后,几人捂着嘴巴笑起来,“哎哟,这小两口真是,太腻歪了!”
“刚成婚半年呢,是该腻歪的,我家那小子……”
身后的揶揄声不断,次数一多,余满也就坦然起来,而且这些时日他们俩确实没什么时间黏糊在一起。
只是这么想着,脚下的步子还在加快了几步,几乎要拉着贺晏往前走了。
贺晏被拉拽着,眼神不可避免地落在他的脸上,嘴角勾起露出浅笑来。
……
时间一晃,又到了十一月中旬。
温度降得厉害,十月底的时候贺晏穿着夹袄出门还热出一头汗,才几天过去,阳东县已到了一天四季中最冷的时候,夹袄也换成厚实的棉衣。
天气一冷,街上的行人便少了许多,店里的客人也不再长时间逗留,一下子冷清了不少。
好在供货这边却是越冷订单越多,天气越冷这新鲜的菜就越少,虽说他们这边冬日常绿,但大多都是些不好吃的野菜,哪怕是种出来的,口感也多是一般。在这种情况下,豆制品自然就成了他们的首选了。
所以,现在也不单单只有那三五家酒楼食肆的订单,县里很多食肆都会前来下单。
王小五他们忙得身水身汗,总算是送走了武阳。
哪里知道他半时辰后回来,又说加单,“惠如楼那边,再加兰花干和素鸡二十斤……总共加兰花干六十斤,素鸡四十斤。”
“什么?”王小五感觉自己还没休息够,这订单就又来了!
林大山将晾晒在架子上的兰花干拿下来,“我去看看豆皮压好没有,很快的。”
王小五感叹起来,“还好这兰花干做了不少,只不过按照这卖法,怕是一会儿还得做一些出来。”
“东家真是神人,豆干斜着切成花,一晒就成了兰花干,这名头一出,好些人就乐意买账。”
孙大火煮着豆浆,闻言抬起头说,“你废话这么多,当心大红包……”
“不会不会!”王小五叫唤道,“小礼哥,你说是吧。”
东家说了,他们干得好,年前会给他们发大红包!他干活没少干,可不能因为这嘴就没他的份啊。
余庆礼已经把那什么复式账本给搞明白了,现在账本是他管,所以他也没工夫一直在里面看着他们
他说,“好好干活。”
“哎好。”
几人忙活起来,也顾不上撩闲说嘴了。
余庆礼又跑出去,余满他们回村里去交接货物了,今日店里就只有他一人来回看着,事情一多难免有些手忙脚乱起来。
……
一条小型的商船停靠在河西村石阶旁,上上落落的皆是随手雇佣的村人,周围还有好一些人看热闹。
“慢一些,慢一些。”一个汉子挑着箩筐一踉跄,差点连人带筐摔在地,整个人吓得脸都白了。
贺晏见状,“不碍事,继续搬吧,慢一些不要紧,不要着急。”
汉子嗫喏了下嘴唇,猛地点头,继续往前走,只不过再也不敢抢时间了。
贺晏转头说,“这三千二百坛,我就交货了,之前那一千多坛我都坐了标记的,十月底第一批做出来的,这些就是这半月做的,记住啊,至于剩下的一千八,得年后了……”
“成,若是卖得好,怕是年后一千八肯定不够啊。”薛舟看着村人挑着箩筐从前面走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