庶女摆烂日常(36)
一顿饭用得沉默,直至尾声。
宫人进来,将碗筷撤下。
洛慧儿有些紧张地开口:“殿下,时辰不早了,您要歇息么?”
萧明彻看她一眼,却是起身:“孤还有政务要处理,先走了。”
说罢,就离开了。
徒留洛慧儿看着他的背影,手足无措:“殿下……”
萧明彻离了飞燕殿后,打算回乾元殿。他心绪不平,胸口仿佛堵了一块石头,一口气卡在那儿咽不下去也吐不出来。
行至半路,忽地一阵晚风拂面,携来一阵清凉,一刹那心中的郁结仿佛在这一刻消散。
萧明彻想到了那根黄瓜,转而脑海里浮现出姜雪容的脸。
他叫停舆驾,道:“去茗玉轩。”
洪冬跟在身边,赶紧支使身边的小太监先行去往茗玉轩通传。
姜雪容的小厨房前两日修建好了,因而她今日兴致勃勃亲自下厨做了几道菜,一道丝瓜肉片汤,一道香煎鸡翅,一道清炒蕹菜,又洗了几根黄瓜。
然后就吃撑了。
因着吃撑了,今夜便没有那么早睡。
没想到太子殿下会来。
姜雪容得了通传,便在宫中候着。
待萧明彻来了,姜雪容便迎他进来。
萧明彻行至榻边坐下,瞥她一眼,道:“你今日倒还没睡。”
姜雪容道:“今夜多吃了些,所以睡不着。”
萧明彻问:“哦?吃了什么?”
姜雪容把晚上吃的菜说了一遍,又道:“说起来,还得多谢殿下的恩典,让我能自己做菜种菜。”
她倒是过得滋润,萧明彻道:“既然谢孤,怎的不请孤来尝尝?”
姜雪容眨了眨眼:“那殿下明日来用午膳吧。”
萧明彻又心生烦躁:“罢了,不必了。”
他视线随意在屋内环顾一圈,最后落在不远处檀木方桌上的那碟黄瓜上。
姜雪容循着他的视线看去,赶紧殷勤捧来那碟黄瓜,“殿下,您请。”
萧明彻没有推辞,拿了一根。他吃东西时并不会表现出对食物的欲望,因而吃得很慢。姜雪容看在心里,心道看太子殿下吃东西好看是好看,就是看得人没什么胃口。
萧明彻只吃了一根黄瓜,而后净过手,用干净帕子擦干净手上水渍。
姜雪容道:“殿下可要安寝?”
萧明彻道:“那便安寝吧。”
有了上两次的经验,这次两个人都更轻车熟路了些。当然,姜雪容还是觉得他们像在小狗撞树。
萧明彻没什么兴致,只一次便结束了。他身上起了汗,姜雪容身上也一层汗,两个人各自去沐浴更衣,而后躺下安歇。
萧明彻躺在瓷枕上,心中的躁郁仍未平息,他心里的想法飘了一条又一条,没有一个出口。他睁开眼,余光瞥见姜雪容的身影。她倒算是他自己选择的人,没有那些利益交换。
萧明彻忽地开口:“孤想问你一个问题。”
姜雪容已经有些困了,打了个呵欠,睡眼惺忪道:“殿下问吧。”
萧明彻问:“若有一件事,你不喜欢,但你必须得做,你会去做么?”
姜雪容道:“会吧。”
譬如说方才他们小狗撞树,对她而言就是一件不喜欢但必须做的事。
“但若是一件我很讨厌的事,做起来又很累,我应当不愿意去做。”姜雪容又说,最重要的是若是太累,她就不肯做了。
萧明彻默然片刻,她的思维方式与自己显然大相径
庭,他从不会畏惧一件事情多么艰难,甚至于一件事情越有难度,萧明彻越会想要去完成。
这么一想,萧明彻想要妥协的念头忽然跌下去,这听起来是一件很有难度的事,但若是他能完成,岂非更有成就感?
他为何要做出这种妥协?他分明还年轻,有这般心力,怎能去妥协?
萧明彻豁然开朗,心间那股郁闷烟消云散。
他觉得姜雪容的话点醒了自己,正欲开口,余光瞥见身侧的人就这会儿功夫已经睡着了。
她还真是心大。萧明彻想。
萧明彻呼出一口气,再次闭上眼。
仿佛上天也在帮萧明彻,次日萧明彻上朝时,发生了一件大事。有人千里迢迢从云阳郡上京城,状告官员从上至下层层盘剥,贪污赈灾款。
此事一出,震惊朝野上下。
“可今年的赈灾款还未分发下去,怎的就有人敢贪污?臣以为这是危言耸听!”
“今年的赈灾款还未拨下,可往年的赈灾款呢?上一次泰河水患,也不过三年之前。再往前一次,泰河水患是十五年前。按照从前泰河发生水患的时间,此次泰河水患发生的时间也太提前了,说不准正是因为有人贪污赈灾款,这才导致堤坝不够坚固。”
一时之间,争吵不休。
第22章
宣成帝震怒,当即下令彻查此事。
“简直荒唐至极,身为朝廷命官,应当为百姓谋福祉,心怀社稷心怀苍生,可竟敢有人在百姓流离失所身陷囹圄的时候,贪赃枉法,简直岂有此理!朕身为天子,对这等恶事绝不容忍!”
宣成帝目光环顾朝堂之中,思索该调派谁去彻查此事,还未及开口,萧明彻上前一步道:“儿臣愿为父皇分忧,亲自前往云阳,彻查此事。若当真有人做下此等恶行,儿臣绝不姑息。”
宣成帝看了儿子一眼,同意了他的决定:“既然太子主动请缨,朕便准了。太子,朕允你便宜行事之权,不日出发,代朕好好查清楚此事。”
萧明彻道:“儿臣领旨,定不辱使命。”
萧明彻之所以愿意接下此事,自有打算。一来,他可以亲自前往云阳,查看泰河情况,也好叫那些人实地勘测泰河分流之举可行性有多大。二来,贪赃枉法之事不论是否属实,对萧明彻而言都是个好机会。官场内贪污腐败之风盛行,积弊多年,宣成帝和萧明彻都知晓,只是牵一发而动全身,没有合适的时机肃清,此番正是个好时机。除此之外,也能叫那些人吐出银子来,正好能解决泰河水患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