谋计(58)
“大人。”
白风誉抬头看向他,脸上戴着面具,只露出一双眼睛。
他们跟暗卫的区别可能就是,一个戴面具一个不戴面具。
白风誉摆手让他退了回去。
暗一又将守值册塞回怀里掏出一本书原地坐在白风誉身边看了起来。
一群人在那比试投壶,没意思极了。
白风誉等着日渐西沉,他起身回府。
暗二留他吃饭,他忙摆手说自己事情有点多。
九月中旬,白风誉找到了太子手中的匣子,他打开看了一些,里面确实是白勉成和佑成财一些日常书信,别说谋反,连重臣都没提到几个。
这下他算是真的放宽心了。
白妍女思及此也好受不少,陪着晏雾仪出去采购的时候脸上也多了几分笑容。
九月下旬,入秋之后,战事又开始了。
这次是西境先带兵突袭,若不是宋堰时刻防备着,恐是丢了外防线。
两军战事焦灼,莫于池的桥路因为材料短缺一直没修好。
带兵从北入西,需要进多个城关,这么走下来也要半个月,如今能打配合的也只有附近的兵。
苏词措秘密带兵进入唐城附近的渑城,一路上也花费了不少时间。
他将兵力休整好,书信宋堰,两人打了个配合,压在城门口的西境军果然被打的措手不及。
带兵后退五十里,但两军的交战处本就在此,先前是他们的优势。
苏词措在战场上不怎么露面,多的是指挥的时候。
军中也知他不是个绣花枕头,在宋堰面前也对他毕恭毕敬。
将渑城的兵力耗完,五十万大军如今只剩三十万。
两军仅打了半个月,就折损掉二十万。
西境善骑射,多的是盾墙箭矢,经常变换阵型。
何况两军交战处地势宽阔,更利于他们作战,反倒是宋堰这边吃了大亏,每次想去搞偷袭后方都会被发现。
十月初,江南的桥路总算被修好,他派兵赶往唐城,半路却被太子拦住。
晏源的话是,陛下不许官官相护,两地之兵不可交汇。
当时他在沥城将重兵拦下,为首的副将不知如何,只好按兵不动书信莫于池。
听闻此事,他有些不相信,但还是询问了白风誉。
白风誉这些日子看晏安都是病气缠身,早朝上不了多久便有御医上前等着。
他在朝上问了此事,晏安啊了一声,然后才回答。
“确有此事,白爱卿有异议吗?”
他这些日子吃的多了,精气神也好了不少。
“臣以为,唐城边外本就不利于作战,而今大军压境,援军一日不到,唐城就更可能会被夺。”
“那就治罪,五十万大军连个边境都守不好,朕要他们这些将军有何用!”
说罢,他在堂上不停的咳嗽。
众臣跪拜,请皇上息怒。
白风誉不信,他叩首。
“臣请命带援兵出征。”
“咳咳咳,白爱卿这是什么意思?”
“臣,如今掌兵部之事,兵器粮食都未曾充盈唐城,臣有罪,如今请命带援兵去唐城,一是实兵部之责,二是将功补过。”
晏安似乎很生气,身侧趁手的东西直直朝白风誉砸了过去。
他跪在大殿中央,两人之间隔了很大的距离,但那本折子还是滚到了他的面前。
白风誉低着头不敢直视,但脊背挺直。
“那朕问你,你何来援兵?”
白风誉刚想开口,忽然记起,他手中只有北城门的兵,如若再想带兵只能要御前军或者护卫军。
这两者都不是他的,而他若是带着三百精兵出去,也只会被人落了谋反的罪名。
原来如此。
晏源从来没想过要他的兵权,不过是使了些手段,太子这个身份比皇子办起事来容易多了。
“如今太子拦兵沥城,臣恳请陛下下旨让莫将军前去支援。”
晏安在大殿之上已经是怒火中天,此话一出他更是生气。
“白爱卿,你以为朕不知你养兵三百,与李将军谋划已久吗!”
“想要撤兵北城门去帮唐城,然后与北田合力攻打后方!”
“白爱卿一手好算盘,可惜朕偏不如你所愿。”
“咳咳咳,传朕旨意,左相白风誉,私养精兵,私通外敌,相将密谋,打入天牢,府中上下,无一幸免!”
众人惶恐,皆叩首劝解。
“陛下三思!”
晏源在大殿之上口吐鲜血。
“求情者,同罪!”
说完,他便晕了过去。
身旁的御医连忙上前诊治。
白风誉与身旁的五皇子相视,他随后便被御前军拖了下去。
晏安在大殿悠悠转醒,望向跪着的众人,难受的闭了闭眼。
这些日子也不知这病怎么来的,总是会莫名其妙的发火,殃及池鱼。
晏雾仪起身跪在大殿中央。
“父皇,儿臣有一事相求。”
晏安捏着眉心朝他看去。
“怎么?你也要求援兵吗?”
晏雾仪摇头:“儿臣求一门婚事。”
“谁家的?”
“白府二小姐,白妍女。”
父子两人对视,晏安又何不知他心中所想。
片刻,晏安点头。
“白府二小姐,许为你的侧妃,毕竟是罪臣子女,你可接受?”
晏雾仪叩首:“儿臣谢过父皇。”
下朝之后,他带着人去御书房领旨。
白风誉此时已经进了牢中。
事情闹成这样,他再傻也知道晏源打的什么算盘了。
晏雾仪带着公公入了左相府,两道圣旨。
他让公公先念了婚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