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重生之盛世宠后(275)

作者: 悠然 阅读记录

自己当真是以小人之心度爱人之腹了。李清秋有些愧疚地握紧赵澈的手对他一笑,摇头道:“没有不开心,只是开心地不知道怎么表达了。”

赵澈轻笑一声松了口气,道:“那便好。朕如此突然的宣布,还以为你不喜欢。”

李清秋笑道:“喜欢。阿澈说什么都喜欢。”

两个人将旁人视若不见地相视而笑,一众妃子面面相觑,神色之间皆是不满和憋屈。有识时务的大臣四下看看,主动举起酒杯来道:“微臣在此恭贺皇上,恭贺贵妃娘娘!”

经他这么一起头,在场的众人都反应过来,忙都起身举杯,道:“恭贺皇上,恭贺贵妃娘娘!”

“恭贺皇上!恭贺贵妃娘娘!”

贺喜声此起彼伏,在整个大殿之上经久不息。赵澈携李清秋起身,皆是回了一杯酒给众人。

李清秋以袖相掩饮下一杯酒,忽然觉得,无论这些人的祝福是真心还是假意,自己只要当作是真的,那便都是真心的。这些道喜声,便权当是她和阿澈感情的证明了。

满月宴之后,便是一段相安无事的时日。京都之中,皇帝要举行文武殿试的昭示已经贴得到处都是。

这个消息早在去年年底便传出了京都去,如今贴告示,已经是离殿试只剩下了两个月的时间。赵澈相信,从去年直至如今,真正下定决心的人,一定都准备好了。

元义敲响了书房的门,道:“皇上,白大人求见。”

赵澈嗯了一声,元义便推开门,白穆川朝他微微颔首后,走了进去。

与赵澈行过礼,白穆川在案几对面坐下来,道:“皇上,凌太尉之罪状微臣已经悉数查清,无一造假,全部都证实了。只是有一处疑点。”

赵澈道:“说。”

白穆川:“微臣微臣传唤的所有证人,都一口咬定所有事都是凌太尉一人干的。可他们越是坚定,微臣倒觉得越有蹊跷。其间微臣也试图套话,看看有没有其他共谋之类,可每个人都十分肯定地摇头,倒像是有人提前警告过了一样。所以微臣觉得”

赵澈打断:“你觉得,凌太尉虽然罪状是真,可遭人陷害,也是真。”

白穆川点点头:“微臣正是这个意思。”

赵澈微微蹙眉,似乎在思考什么。片刻,白穆川道:“皇上觉得,此事该如何解决?”

赵澈道:“眼下凌太尉在狱中,翻身是再不可能了。我们要做的便是能够揪出他的其余同党。说实话,朕知道是谁,只是暂时没有证据,不能贸然抓捕。”

白穆川自然也知道是谁,或者说,这朝中还有哪一个不知道是谁的?只是那些人如今权倾朝野,无人敢站出来说罢了,更多的反而是腆着脸去求庇佑了。

“微臣觉得,凌太尉一定也知道自己是被人落井下石的,若是直接问他,他难道不会供出来?”

赵澈摇摇头,道:“问过了,他不说。”

“不说?”白穆川奇怪,怎么有人被害了都不说出凶手是谁的?

也许只有一个可能了。

他猜测道:“难道凌太尉还有把柄在那些人手中?”

赵澈点点头:“一定是这样。”

那要彻底揪出这些人来,就有些难了。

白穆川这么想着,赵澈却是想到了另外一样东西。

是夜,赵澈来到秋水苑,李清秋正在哄睡孩子。小皇子已经是昏昏欲睡的状态,躺在摇篮中仿若一只胖乎乎的白薯。

赵澈凑近去看,不自觉便心中柔软成一片,忍不住伸手要去碰一碰孩子,却被李清秋半路拦了下来。

李清秋压低声音道:“小心!我才刚刚将风儿哄睡,若是再醒了,只怕要闹到凌晨去。你就放过我吧。”

赵澈轻笑一声,妥协地收回了手,反而搂在了李清秋腰上,凑近了调笑道:“爱妃莫不是怕孩子醒了,打扰到我们做什么?”

李清秋轻轻一巴掌拍过去,嗔怪道:“没正经。忙了一天,你都不累?快些洗漱了休息吧。”

赵澈下巴在她肩上摩挲一会儿,道:“朕还有一件事要和你商量。”

李清秋问:“什么?”说罢又拉着赵澈往外间走,“去外面说。”

二人来到外间,赵澈这才终于正了神色,道:“那份名单,你拿来再与我看看。”

关乎名单,就一定不是小事。李清秋也正色起来,不敢怠慢,转身便去柜中取了那名单来,铺展在桌子上。

赵澈从上至下仔细看了一遍,目光定在了名单中间那三个字上。他指着那名字道:“看这个。”

李清秋凑过去一看,那个名字,竟然是刘鹤卿。

“刘鹤卿?这个人怎么了吗?”

赵澈道:“你看这份名单,上部分和下部分,分的很明确。忠义之臣和奸佞之臣,都分得很清楚,可这个名字,看似属于上部分,却也是唯一一个没有和其他名字写在一起的。”

第三百六十一章妙不可言寻隐迹

李清秋猜测道:“这也许有什么别的含义?”

赵澈点点头:”朕也觉得。朕今日过来,本来是想看看上部分名单之中,还有些谁人在朝堂之中,这个名字,也算是临时的发现。现在看来,去找别人,不如直接找这个人。”

“皇上是说,你要找到这刘鹤卿?”

赵澈点点头,有些忧心道:“可刘鹤卿归隐山林,也不知道归隐的是哪片山林。朕得广撒人手到处搜寻,还不能太过招摇,让有心之人听到消息。否则,恐有意外发生,更甚者,这刘鹤卿兴许会因此丢掉性命。”

其实不是没有办法。李清秋看着赵澈半晌,终于道:“皇上,我有一个捷径。”

赵澈有些惊讶看向她:“什么捷径?”

李清秋道:“皇上还记不记得去年,我有一次去馨茗坊,结果被人下毒,起了一身红疹。”

赵澈想起那件事便有些不悦,道:“朕当然记得。”

李清秋强行忽略他的情绪变化,直击重点道:“那次在馨茗坊中,我遇到一个人。我本来以为只是个醉酒的登徒浪子,没想到今日竟然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登徒浪子?”赵澈皱眉,努力回想一番,似乎的确有些印象,桑默慈好像说过李清秋那日被一醉酒之人缠上了,可他却是如何都想不起来那人是谁了。

李清秋也不卖关子,直接道:“那位小公子,叫刘醒言。”

“刘醒言?”赵澈喃喃着,目光落在名单上刘鹤卿三个字上。几乎是一瞬间他便想明白了,立刻问道:“你是谁,那刘醒言和这刘鹤卿,有什么联系?”

“就是这样。”李清秋点点头,“刘鹤卿,正是刘醒言的爷爷。”

“什么?”赵澈有些不可置信地看着她。

怎么会有如此巧合之事?

李清秋表示自己也完全没想到,也许京都看着大,实际上也不大。缘分嘛,就是这么妙不可言的。

知道了这一层关系,那李清秋所谓的捷径,自然也便明白了。要知道刘鹤卿归隐何处,去问问他孙子就知道了。

这一日天气正好,一顶轿子从宫门直奔城中。其中坐着的自然正是赵澈和李清秋。先前已经派人打听清楚了刘家的住处,这次轿子便直奔刘家而去。

之前李清秋已经从桑默慈那里了解到,如今的刘家自从刘鹤卿之后便无人再为官,反而做起了布匹生意,由官场转至了商场。

“听说本来刘家的生意做的已经很大了,完全可以垄断全京都的布匹生意,可这刘老爷偏生为人低调,做到了一定程度,便不再扩张,只保持着原来的状态,也不和任何一家布匹商抢生意,因此,这刘家在商界的名声还不错,也从未树敌过,反而一有了难,八方支援呢。”这是赵澈派去调查的人回来之后报告给他的情况。

行了半天路,轿子终于在一家布庄门口停了下来。布庄门口立着五六个守门的护卫,一见有人来,立刻十分严谨地上前盘查。

上一篇: 一品庶后 下一篇: 国师大人请自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