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盛世宠后(297)
刘醒言一愣,吸吸鼻子:“榜榜首?”
“对呀,您瞧您这都高兴哭了!不过没关系,能理解,能理解!”
说罢又道几句闲言,刘醒言还一脸懵的没有反应过来,那小仆童奇怪道:“可是,我在榜上没看到我家少爷的名字啊?”
一人奇怪:“怎么可能?就在红榜第一个,怎么没有?”
仆童道:“第一个明明是个姓李的呀,叫叫李修还是什么来着?第二名便是那林培风啊,没有少爷的名字”
那几个一听,立刻了然了,其中一个一拍手掌道:“你这傻子,看的是武试榜吧?你家少爷考的是文试,又如何能在武试榜上出现?真是,糊涂!”
这下真相大白了。仆童挠挠后脑勺了然:“原来是这样”说着正要去跟刘醒言认错,却见自家少爷一个拔腿便冲进了人群里。
不顾一切拨开人群一看,果然,文试榜的第一名,赫然正是“刘醒言”三个大字。
“我我中榜了,我中榜了!”他指着那三个字,几乎激动的语无伦次。
围观的知道他便是刘醒言了,纷纷抱拳祝贺道:“恭喜刘兄,恭喜恭喜!”
刘醒言喜得擦一把眼睛,忽然想到了什么,又跑去武试榜一看,果然林培风的名字就在第二名的位子上。
虽然和这个莽夫有些不对付,可此时此刻,他却是由衷替他高兴着。
而另一边白府门前,林培风还在十分苦逼地扫地。烈日已经当头,心中又知道今日是放榜之日,难免焦躁,把个扫把胡乱挥舞着,竟是一时没看到出门的白穆川,直接一扫把扫到了他身上去。这才反应过来,道:“对不住,大人。”
白穆川见他语气不对,道:“无妨。我要去一趟宫里,你要不要同去?”
林培风不屑道:“我一个扫地的,还能近的了宫?”
白穆川拍了拍衣摆上的灰尘,道:“今日可是放榜之日,你不想去看看?”
林培风依旧一脸不爽:“放榜和我有什么关系?”
话音刚落,白穆川身后忽然一个家仆抱着一沓册子走了出来,道:“少爷,这些都是您吩咐要送进宫里的。”
白穆川点点头,又看看林培风,道:“把这些都交给他吧。”
那家仆便不由分说将怀里的册子都递给了林培风,林培风只好伸手接着,却不解其意。
“大人,你这是干什么?”
白穆川笑道:“放榜和你无关,那就无关吧。可十天期限未到,你还得为我做事。现在就随我将这些册子送进宫去吧。”
说罢竟是不再理,打定了注意林培风会跟上来,自己先一步往皇宫的方向去了。
“哎,哎,大人?!”
林培风叫了两声,白穆川都不应,他只得气鼓鼓将扫把往那家仆手里一扔,抱着一沓册子十分不爽地跟了上去。
很快来到宫门口,红榜那里围观的人群还未散,林培风虽嘴里说着和自己无关,眼神却是不由自主便飘了过去。以至于白穆川忽然站定,他都没发现,直接便一头撞在了他后背上。
林培风人高马大的,纵然白穆川内力深厚,也被他这一下撞得不轻,微微皱了皱眉。
“啊,白大人你怎么忽然停了?”
林培风整理了一下怀里撞乱的册子,欲继续往前走,白穆川却是朝他伸出了手:“把册子给我吧。”
“?”林培风奇怪地看着他,“不用我了?”
“不用了。”白穆川说着,自己取过了册子。
林培风顿时有种被耍的恼怒,气道:“白大人这是何意?就为了让我白跑一趟耍我?还是故意要让我看到这红榜,以此羞辱我?”
白穆川无奈一笑,道:“既然来了,为何不去看看?自始至终,可是从未有谁说过你失败了。”
“你这是什么意思?”
白穆川道:“你去看看,自然就明白了。”说罢已经转身,朝宫门走了过去。
眼看着白穆川进了宫门,林培风还有些未反应过来,他转头看看人声鼎沸的红榜那边,心中的欲望越发强烈。
他当然想去看看了。尽管早就知道那定西将军看不上自己,可万一最后写榜的时候手抖了,误把自己的名字也写上去了呢?也不是没有可能
胡思乱想间,脚下已经不听使唤走了过去。
定了定神拨开人群,眼前一张偌大的红榜,第一个名字就让林培风睁大了眼睛。
“刘醒言?这厮是榜首?!”
不可置信,不可置信。正欲再看下去,忽然有人拉了他一把,道:“林兄,武试榜在那边!”
第三百九十章五年
林培风看过去时,原来是个和自己一同参加殿试的人,面熟的很。就这么有些懵的被那人拉至了另一张红榜前,只听那人道:“这才是武试榜,刘兄,恭喜啊!”
林培风看着那人所指看过去,果然见红榜第二名写着的,正是自己的名字。再往上一看,榜首赫然是李修。
对于李修他是心服口服,可定西将军那般看不上自己,自己怎么还能是第二?
“难不成他真的手抖,写错了?”
那人一推林培风道:“林兄嘀咕什么呢?高兴的连话都不会说了?”
“没,没有。”林培风挠挠头嘿嘿一笑,又有人上前与他道贺。
他忽然想到,白穆川作为主考官,一定是早就知道了自己入榜之事,这才以什么做苦力的借口把自己留在了府上,包括今日的送什么册子进宫,全是借口了。
一时之间他也不知道该感谢白穆川的用心良苦,还是气他耍自己这么久了。
总之,毋庸置疑,看到红榜上自己的名字,心里还是美滋滋的。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李修、林培风、刘醒言等于殿试之中表现突出,深得朕心,为扬我大国国威,宣朕之仁义,兹任命李修为昭德副将,林培风为昭武副将,刘醒言为礼部侍郎,其余十人皆入适位。望卿勉励,不负朕托。”
圣旨当庭而宣,新官上任。刘醒言坐上了白穆川原先的位子,而白穆川,则升为了右丞。
赵澈知道,这一轮官员的改朝换代,定会引来旧臣的不满,甚至针对。可他已经全然不怕了。无论接下来还要面对什么样的责难,有李清秋,有这些一心为国的忠心之臣,他相信无论什么样的困难都能对付过去。
时光如白驹过隙,一晃五年已过。
五年间,李修和林培风随定西将军在西境随军历练,屡立战功,二人各方面皆是突飞猛进,传回宫的捷报中皆是对二人的夸奖之词。
而刘醒言拜了白穆川为师,随他学习辅君之道,亦是帮了赵澈不少忙。
五年之间,人人都在成长。赵澈自然也是。那群在朝中兴风作浪的贼子,终于也识时务的安分了五年。
凌太尉于五年前被斩首,凌家已败,而凌妃也已病逝于冷宫之中。
一切都在变化着。宫里宫外,都在变着。
李清秋倚在凉亭中,正望着湖水暗自发呆,忽然一声脆生生的“娘亲”传来,她回身看过去,两个小小的身影正朝她跑来。
心中莫名的哀伤顿时烟消云散,李清秋起身迎过去,笑道:“慢点,小心摔了!”
跑在前面的小男孩一头撞进李清秋怀中,不满道:“娘亲,悠兰小姑姑又偷偷给霓裳买糖葫芦吃,还躲着我!”
李清秋还未说话,后面一个看上去更小的女童也气喘吁吁追了上来,脆生生道:“娘亲,哥哥说谎,他已经吃过了!小姑姑昨日给他了,没有给裳儿,今日才补上的!”
两个孩子都是委屈巴巴的,李清秋无奈将二人都环进怀里,道:“好啦好啦,糖葫芦而已嘛。风儿,作为兄长,是要让着妹妹的。”说着点了点男孩子的鼻尖。
原来这小男孩不是别人,正是小皇子,赵澈和李清秋的儿子,赵骐风。今年正满五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