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盛世宠后(360)
桑默慈道:“大人放心,都备好了。”
“好。”白穆川点点头,“明日一早我出门时便备在手边吧。”
说话间回头,望见桑默慈正微微笑着看他。还是有些微愣。
十年如一日,桑默慈对他的照顾,白穆川早已经熟悉了。一切都如她第一日进府一般,府上所有一切都被她打理得仅仅有条。
只是一开始,白穆川实在没想到,桑默慈在白府这一待,竟是不觉间已是十年光景。
时间长到自己不知不觉间已经习惯了有这么一个人在家里照料一切,自己一回家便有人迎上来,府上万事都无需自己再操心。
料理了一切,白穆川坐下来正喝茶,桑默慈在一旁站了片刻,忽然道:“大人,那兔子软糕,可是要带进宫去?”
白穆川下意识点了点头,随后便一愣。
桑默慈轻笑:“现在才送,岂不是晚了几天?”
白穆川终于看向她:“你”
怎么好像什么都知道。
桑默慈在一旁擦着桌子,嘴角带笑,一副全都了然的神情。
“大人,我进白府,可已经十年了。你这间书房,每个角落我都擦拭过。有些你不舍得扔的东西,不小心就看到了。”
比如那堆在书柜最底层的一沓孩童胡乱的作画。
一男一女两个幼童,连名字都歪歪扭扭,却清清楚楚地写在上面。
白穆川,李清秋。
知道这个秘密,是五年前的事了。
桑默慈至今记得自己发现这一沓画稿,以及墙上的印记之时的神态和心情。
她独自在屋里坐了整整一日。那是唯一一日,什么都没有做,被管家训斥了的一日。至于究竟是什么心情呢。
就是忽然发现自己在这世上最喜欢,也自以为毫无关系的两个人,原来自幼便是青梅竹马的关系。
不太敢,也不太愿意去相信,可偏偏事实就在手边,逼着她去相信。有些无力,有些想笑。甚至有些觉得自己本事真大。
像发现了一个惊天的大秘密。
那一段时日,她一直都在恍惚。看到白穆川,有种说不出的感觉。
可终归一切都过去了。当她终于想明白,李清秋已是当今皇后,而自己不过是以侍女的身份待在白穆川身边之后,便不再计较什么了。
只要如今陪着穆川的是自己,就可以了。
至于那兔子软糕,白穆川每年都会吩咐人做,却不知送与了何人。
也是在那一沓画稿之中得知,画上的女童生辰,男童曾亲手做了兔子软膏送给她。
桑默慈继续道:“大人您吩咐做软糕时,正是皇后娘娘千秋的前一日。”
白穆川没有说话。
“谁料第二日您便被皇上派去处理事务,这软糕便没能来得及送出去。”
白穆川终于放下茶杯,站了起来,道:“你知道了。那便把东西准备好了,下去吧。”说罢便转身去案几前,翻开了一本书看。
桑默慈道:“大人,您这么多年来,年年都送这软糕给皇后娘娘,到底是什么意思呢?若是臣子对国母之贺,岂非实在有些逾矩了?”
“你今日说的有些多了。”白穆川眉间现微微不悦,没有抬头去看桑默慈。
“是。”桑默慈坦然承认,“奴婢只是个小小侍女,不该去管大人的事。可这么多年来,大人你年年如此,先不说毫无回应,徒劳无功,若是被有心人知道了,抓住了什么把柄大肆宣扬,闹出事来,你又如何处置?”
“我自有分寸。你今日也逾矩了,下去吧。”
桑默慈无奈,站了片刻,只得道:“是,大人。东西明日一早奴婢便准备到您手边。”
说罢,再看白穆川,只见他一心盯着手中书本,可断然是一个字都看不进去的。桑默慈也不再留,转身出去了。
果然那书,白穆川都不知道究竟是何书。
说什么毫无回应,徒劳无功。他不需要回应,也无所谓徒劳的。不过是知道她喜欢这软糕,便每年送些去罢了。宫里的厨子,可是都不屑做这种软糕的,就算做了,也不是当年的味道。
一日将尽,桑默慈再路过书房,其中已是燃起烛火。案几前一道身影,竟是这一日都未曾动过,坐的笔直。
她不觉站了许久,轻叹一声。
何苦呢。不知道宫中那人是何感想,可她桑默慈看在眼里,唯有心疼。
翌日。
白穆川起身,果然见桌上已经如往年一般,放了一个纸盒。其中所装,正是软糕。
提了软糕,便入宫去。
今日无早朝,白穆川进宫便去了掖庭宫。一个宫人进去通报完才片刻,孙嬷嬷便匆匆走了出来,与白穆川行礼。
十几年过去,孙嬷嬷已经显出老态,神色却与往年并无大变。
二人相见之处甚为偏僻,看到白穆川手中提着的纸盒,孙嬷嬷已经知道了他的来意。
她道:“老奴前几日还在想,莫不是今年少爷你终于想开了,没想到今日便又送来了。”说着轻叹一声。
第四百七十三章好戏
白穆川将手中纸盒交给孙嬷嬷,道:“孙妈妈,还是和以前一样,麻烦你了。”
孙嬷嬷点点头接过纸盒,眼中心疼难掩。
“少爷,老奴知道,劝不住你。老奴人在宫里,也愿意为你做事。只是这于少爷你而言,实在不公。老奴还是那句话,若是少爷能想通,不再做这无用之事,多替自己打算,便是最好了。”
白穆川微微点头,却并无开窍之意。孙嬷嬷只得摇头叹息。
“对了,孙妈妈,我听怜儿姑娘说,清秋她近日心情不好,这宫中无人可以倾诉,皇上又政务繁忙。您也算是故人,若是可以,便替我去陪她谈谈心,疏解疏解。”
孙嬷嬷也只能点头:“好,少爷,老奴都记下了。”
“那便劳烦妈妈了。我还有别事,先出宫去。对了,还是不要让她知道,这软糕”
“知道,少爷,老奴都知道。”孙嬷嬷再三保证着,白穆川方才终于点点头,转身离开了。
孙嬷嬷提着那一盒子软糕,也回了掖庭宫。
转角处忽而现出两个人影来。
孙流云实在可以以人格保证,不过是早起吃多了四处走动走动,竟是就看到了这样有趣的一幕。
她若有所思,问身边婢女道:“小梨,你可知道,右丞口中所说‘清秋’是谁?”
婢女歪头想了想,道:“奴婢好像在哪儿听过,可是一时又想不起来了。耳熟得很呀!”
孙流云一笑:“当然耳熟了。小梨,咱们回储秀宫去。这下,可是有好戏看了!”
一路赶回储秀宫,孙流云便敲响了素盈房门,谁知半晌无人应,一旁正扫地的宫人提醒道:“流云小主,素盈小主一早便去皇后娘娘那里了。”
孙流云问:“去皇后那里干什么?”
宫人道:“奴婢见小主出去时好像拿着一件什么衣裳,具体如何,就不知了。”
兴冲冲回来却没见到人,不免有些扫兴。不过孙流云很快又勾起嘴角,道:“既然这样,小梨,咱们就先去贵妃娘娘那里。”
素盈一早拿了一件衣裳去昭阳宫,自然不是为了别的事。
百合进去叫了门,怜儿便出来问话了。看到素盈手中捧着什么东西,怜儿没好气问道:“这是什么?”
素盈道:“怜儿姑娘,皇后娘娘千秋之日,我搞砸了千秋礼,也没送成贺礼,心中愧疚,便趁着这几日,重新裁做了一件凤袍,前来赔罪。”
“既是如此,等我先去禀报了皇后娘娘。”说罢便转头进去了。
怜儿这样毫不遮掩的敌意,素盈当然是感觉的到的。
半晌,门帘掀起,怜儿道:“进来吧。”
李清秋也是刚梳妆完,正与赵霓裳闲聊。
素盈行过礼,百合便将那件凤袍呈了上去。怜儿和她一起将凤袍在李清秋面前展开,只见其上金线所绣凤凰穿梭祥云之间,栩栩如生,实在煞是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