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盛世宠后(72)
“什么都没做?萧妃你确定?好似刚刚是你在义正言辞的说李清秋杀了萧妃,大理寺卿似乎也一直觉得是李清秋做的,看来这民间流传的慧眼也不过如此。”蒋亦蕾说着,瞥过迷茫的柳善一眼,口中的话足以将她们打入死地。
欺君之罪可不是人人都能犯的,事实显然就在眼前。
萧妃看着本来抓李清秋的侍卫一转身把柳家一众和大理寺卿抓了起来,眼里闪过得意之色,“柳善,你可记得这个?”说着,她从袖中滑出了一个玉佩,那是先帝赐予大将军的血玉,通体血色流动,天下无二。
这般贵重的东西柳大将军早年在柳善及笄时就赠给了柳善做及笄礼,这个东西柳善肯定会好好保管,甚至一直随身佩戴着,现下落到了萧妃手中,说她没有害萧妃,也是说不通了。
“冤枉,皇上,他们冤枉臣妾了,臣妾一直忠心耿耿,不敢有半分异心啊……”话未犹尽,柳善就被侍卫带了下去,耳边一直回荡了皇上的圣旨……
“柳氏一族,欺君罔上,残害皇子,伤及贵妃,不忠不德,特,以九族谢罪。”
一夜之间,柳府上下及旁系五百余人全死,朝堂上的些许将领因为不服也被勒令拿了性命,一切归于平静,平静之下又是波涛汹涌。
是夜,萧妃与李清秋相对而坐,强忍着伤,李清秋端起茶轻抿一口,等着萧妃的坦白。
她从未想过,萧妃还是原本的样子,宫中是个容易改变人的地方,确实是,在尔虞我诈之中活得久了,一个小小的细节也会自认为是个陷阱。
恰恰,那就是个陷阱,没什么事会平白发生,也没有什么事发生之后不带后果。
“萧妃娘娘从之前就想报仇了吧,一直装疯卖傻骗我,又一边暗地里去陷害柳妃。”说到这,李清秋突然一愣,嘴角的冷笑愈加大了,“不,或许说你一开始装疯卖傻就是为了柳妃动手,然后利用我来让萧妃发难,露出马脚。”
是陈述而不是疑问。
萧妃自是了解李清秋的聪明,这么快被看透却是她意想不到的,但她早想过了后果。
“没错,她句句话想要杀了本宫,甚至本宫的孩子掉了,她也不愿放过,明明疯了她也还要来刺激本宫,让本宫死,不是本宫非要杀她,是她不放过。”每次那故意刺激的话,都会让她癫狂。
“那你可有想过,背后操作的人也不会放过你?”没人会允许一个知道事情缘由的故事角色存在,包括李清秋她自己。
她到现在也没想明白,到底是谁在后面操控,能猜到的是蒋亦蕾,是阿澈,可阿澈不会真害了一个孩子的性命,更何况是自己的孩子?蒋亦蕾?她又有什么理由来对柳善下手?
萧妃也陷入沉寂,思考着李清秋的话,突然感觉背脊一凉,整个人死一般的安静,久久,她才叹了一口气,“是本宫冲动了。”话起,她就仰头看着淆苒宫的一切繁华,两行清泪滑落惨白的脸颊。
似乎落水之后,萧妃的脸色便一直惨白,总是让人有种大病缠身的错觉,可李清秋探脉却是正常的。
“清秋,你去跟皇上请旨,把我罚守冷宫吧。”那样的地方,才适合她,没有了尔虞我诈,清净到没有人烟。萧妃垂下了头,对什么已然都没有了兴趣。
孩子曾是她的一切,现下没了,仇也报了,已经没有什么可坚持的了。
“冷宫那个地方,你可想好了?”李清秋再次确定,冷宫那种地方,可不是说去就去了,从古至今,进了冷宫而出来的,还未听说过。
思及此,她想起上次冷宫碰撞到了那个眼神,温柔之下的掘强,让她想要一探究竟。
“想好了。”闭上了眼睛,从此隔绝凡尘也是挺好的。看着李清秋的身影渐远,萧妃突然往后一倒,晕了过去。
每次短暂的清醒之后,就是沉重的昏迷。
李清秋走出了淆苒宫,被元义截下去了御书房。
才踏入御书房,就看到了阿澈在御桌前看着奏折,脸上止不住的愉悦,看到了李清秋之后更是激动的走了下来,四下无人,一把把她拥入了怀中。“朝中势力一直如散沙,现下好了,终于也有了朕的一方天下。”
语气难掩的愉悦,李清秋站着,听着他的分享,竟是不知该怎么表达了。
一个堂堂皇帝,却被臣子架空,这次的反击,对于他是有利的,李清秋甚至想,只有阿澈开心就好,其余的她都可以不顾,可事实证明,她不喜欢这样耍计谋的阿澈,就好像自己也是一颗棋子。
“阿澈,是你做的吗?”萧妃和柳妃一事,用自己的孩子来换去朝堂的一方势力,如果真是这样,那么李清秋自认自己看错了人,从此便罢了,她做她小小医女,他当他天下的王。
第一次有了放弃他的想法。
“不是。”赵澈想也不想便回答,松开了李清,看着她的左肩,突然苦笑,“朕想保护你,朕想保护天下百姓,可朕现在做不到,朕需要变强你知道吗?清秋,别用这样的眼神看朕。”
朕害怕,朕怕朕做的一切到头来却是一场空,朕害怕失去你,一切,在心里倾诉着,看到李清秋受伤他有多无力只有自己知道,多想变强也只有自己知道。
第九十四章不屑
萧妃因装疯卖傻,欺君之罪被禁足佛堂,蒋后以身体不适为由将李清秋又叫至了身边伺候。
朝堂上也是动荡不安,听阿澈说起,赵绪废了好大力,才将一帮寒门弟子提拔了上来,开始慢慢的创建自己的势力了。
一切好像平静了下来。
但后宫却因为一个医女而炸了锅。
李清秋在一天内从看病的第三个妃子宫中回来之后,感觉浑身都没了力气,进了凤梧宫便躺回了自己房间,闭眼沉沉睡去。
萧妃一事众人都觉得李清秋很得皇上的心,医术精湛,便开始不停的传她看诊,真看病的有,但找茬的更多,费心劳神的抵挡,日复一日,才不过半月,她就被折磨得用脑过度,经常脑子愚钝了。
夜里才醒来,便看到了床边的一抹人影,毫无惊讶的起身,淡淡询问,“你怎又来了?”
有时候猜想正确了,心里能感受到的只有逃避。
当瑾年真和蒋亦蕾站在一起,谈话如多年好友那般,李清秋心里只剩下了被欺骗的感觉,对于瑾年,只想疏离。
“带你去个地方?”虽是问句,瑾年却已经拉起了李清秋的手,唉,大概李清秋是他唯一见过的一个,不脱衣服便倒头就睡的女子了。
李清秋的疏离他看在眼里,自然要想法子解决了。
还没清醒呢就被瑾年带到了酒坊,看着各色各样的人喝着小酒,听着说书,一脸沉迷的模样,她好奇的跟在瑾年身后,进了雅间。
听着说书先生的话,明明普通的句子到了他的口中成了活蹦乱跳的字眼,高低起伏,入耳让人觉得身临其境。
“你怎么想要带我出宫?”李清秋看着说书先生,终于抽了先生喝水的缝隙扭头看向了瑾年,询问道。
“你自废武功却留了余地,难道不想恢复?”这事瑾年夜里替她把了脉便知道了,一直寻着法子现下终于找到了线索,自然要试试。
武功么,李清秋挺想恢复的,可试了无数的办法,又吃了不少药,丹田处硬是聚不了内力。
那一针,她刺不不偏不倚,快速散了内力的同时,也让丹田受了大损伤,想要恢复,谈何容易。
她的犹豫瑾年看得明白,却是摇晃着杯子清澈的酒,似是无意提起,“李太医有一本医书,上面记载了诸多奇怪的诊治之法,他被关在地牢,那么李府兴许会有书的线索。”
他没有说清,查到这个消息时他潜入李府好几次,都无功而返,可若是李清秋亲自去,兴许她能猜到李太医的藏书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