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重生后赘婿夫君人设崩了(110)

作者: 北沐南 阅读记录

手被一只温暖有力的手紧紧握住,沈沐眼睛有些酸涩,老天待他还是不薄的,给了他知道改变命运的契机,还给了一个新的陶溪。

等公主鸾驾走远,路边的人才敢小声说话。

那老仆也转身道:“沈公子与陶郎君请上车,老奴这就引两位入城。”

有魏先生的令牌,一行人一路畅通无阻,很快就来到了内城。

这里离着皇宫不远,几乎朝廷大臣都在此处有府邸,每日里上下朝入宫也方便。

老仆接到人便送了信回去,因此沈沐刚到,就已经有下人迎了出来。

“沈公子你们总算是到了,我家老爷等候多时了。”

听说了沈沐他们今日到京,魏东篱特意放下了手中的事情,专程接待。

魏先生的府邸不过三进院子,在这朝臣府邸扎堆的地方,一对比之下,算是小的了。府中装饰算不上豪华,却胜在布局雅致。

两人随着领路小厮一路来到了前厅,还未进门,就见魏先生已经迎了出来,哈哈笑道:“好小子,你们总算是到了啊,老夫日盼夜盼,你们倒好,不紧不慢游山玩水来着?”

下人都惊呆了,这两个年轻人到底是什么来头?竟能劳动他们老爷亲自相迎?便是皇帝来了,只怕也没这个待遇吧?

沈沐正要行礼,他身旁的陶溪已经走上前去,没有半分拘谨就是一个拥抱,“老头子,我还担心你进京会风餐露宿,凄凄惨惨戚戚,没想到你小日子竟过得挺滋润的嘛。看这高门大屋,仆从成群,啧啧啧,我要像你这样,就不用奋斗了。”

魏东篱对于陶溪的无礼并没有生气,反而笑眯眯的屈指敲了陶溪的脑门一下,说道:“你小子,你在沈家过逍遥日子,哪里奋斗了半点?”

陶溪摸摸脑袋,很是赞同这话,点点头说道:“那倒也是。我娶了个好夫郎,只需要吃软饭就得了。”

看他这惫懒不思进取的样子,魏东篱气呼呼的对沈沐说道:“沐哥儿,你看看他成什么样子,依老夫看啊,玉不琢不成器,你真要多多管教管教才是。”

沈沐被他们的互动给逗笑了,之前的拘谨与不安都在陶溪的插科打诨中给悄然抹去了。

他早就跟陶溪说过魏先生的身份了,就是怕陶溪无意中冒犯了。

可今日陶溪做派依然故我,仿佛是不知道魏先生的身份一般,还跟以前在凤宁县时一样,沈沐一颗心提着,就怕魏丞相会怪罪。

现在魏先生丝毫没有怪罪,他悬着的心总算是放下了。

众仆从已经惊掉了下巴,他们老爷素来都以威严著称,与人从来都是不苟言笑。就连皇帝面前,也是能犯颜直谏的。他们从来不曾见过老爷这幅和颜悦色言笑晏晏的模样。

他们也听说了这两位是从凤宁县过来的。偏远小地方来的人,到了这样的地方,全然没有拘谨之态,是真没见识,还是有过人之处?

向来会察言观色的仆从已经明白一个道理了,他们可一定要小心伺候这二位,万万不可疏忽怠慢了。

第71章

“行了,先进去,里面再说话。”魏东篱让两人进厅中叙话。

三人落座,自然有人奉上茶水点心。

“南边的旱情,如今可有缓解?”一坐下来,魏东篱便迫不及待的问。

他来京已经好几个月了,虽然也有信件往来,但是始终还是亲自详细过问一遍方才能心安。

“我们离开凤宁县的时候,凤宁县旱情有所缓解,但是我们也听说还有的地方依旧干旱缺水,很多百姓流离失所。”

魏东篱闻言神色微动,最后却只能叹气,“朝廷已经派了人手赈灾,还要求各地官员尽职尽责,全力安抚灾民。只不知道真正能落实的又能有几个?”

这话还真不好评判,并不是每个官员都是像周大人那般为百姓着想的。还有就算朝廷赈灾,层层盘剥之下,真正能落入百姓手中的又能有多少?

况且如今,朝廷也不富裕,听说这批赈灾粮食还是多方筹集才筹集到的,为了这,可是将户部尚书给愁白了头发。

“总还是有用的。”沈沐说道:“只要朝廷政令下达,总能救不少百姓。我之前也与彰铭府的商户商量了,动员商户参与赈灾,四下里募集粮食,给受灾严重的地方送去,虽然杯水车薪,也能缓解缓解燃眉之急。”

“只可惜像你们这样的商户不多矣。”魏东篱话语中有叹息,也有惋惜。

陶溪笑道:“想要大衍朝的商户都能生出一份责任感来,也不是没有办法。”

“哦?什么办法?”魏东篱问道。

“抓典型,树模范啊。你看彰铭府的商户能为朝廷分忧,那就应该得到嘉奖,并且广为宣传。这样一来,有名有利的事情,谁不愿意去多做?”

话音一落,沈沐与魏东篱眼睛都是一亮,突然座位之后的屏风后传来一声茶盏彭撞的声音。

“什么声音?”陶溪不禁问道。

魏东篱眼神微闪,咳嗽了一声,道:“可能是有猫不小心撞到了什么吧。来来来,你跟老夫具体说说。”

听他这么一说,陶溪也就不以为意了,接着刚刚的话题,又说了一些他的见解。

“一个国家,离不开商人,他们走南闯北,交通有无,促进了商品流通、繁荣了各地的商品经济。想想看,大衍朝经济繁荣的地方,是否都是舟车既通,商贾往来,百货杂集?商人多了,不仅给地方带来繁荣,也能为朝廷增加税收,怎么也可以解决一些朝廷的财政问题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