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重生后赘婿夫君人设崩了(125)

作者: 北沐南 阅读记录

饶是府尹见多识广,却也没见过赘婿地位如此超然的。

他也是人精一个,陶郎君能有玲珑手段,俘获人心,倒也是人才。

因此他也没有怠慢的意思,笑道:“陶郎君你这就不知道了吧?前些年,盗匪其实并不是这般。那时候官兵清剿,令他们不得不东躲西藏。可是后来,鞑罕部族时常入侵,官兵为了抵御入侵,便将心思都放到了这上面,对于盗匪也就放任了。

后来盗匪头子中出了一个人称张爷的,将北地的盗匪都联合在了一起,一有风吹草动,便能通知所有盗匪势力。官府一旦组织清剿,如果官兵人数众多,他们自知打不过便会提前躲开,往往让官兵扑空无功而返。如此好几回,浪费人力物力不说,还令这些人气势更为嚣张。

后来张爷的势力声望也越来越大,甚至组织了人手对小股驻军的驻扎地发动好几次进攻,得了不少的粮草兵器,令他们发展更为迅速。到现在,这些盗匪是官军最为头疼的存在了,也才有了今日之局面。”

听着府尹大人的话,沈沐陷入了沉思。他们商队之前所遇到的那些盗匪,似乎并不是很强。一来应该是这些人小看了他们商队,二来,也是御林军的这些护卫作战能力强悍,才会让他们轻而易举的击溃了盗匪吧?

沈沐猜对了大半,却不知盗匪个个势力都有私心,这种联合行动,就想打打酱油敲敲边鼓得了,反正他们出了人手,利益自然是少不了他们的。

当然了,如果他们得知沈沐的商队是由御林军护卫的话,也绝对不会轻举妄动了。

“那就由得这些盗匪肆虐了?边地百姓又该怎么办?”

“能有什么办法?这些盗匪连官兵都奈何不得,官府衙门的衙役更加没法对付。本官也上凑朝廷多次,请求朝廷出兵,只是朝廷也是一拖再拖,始终没有定下决策来。”

陶溪与沈沐面面相觑,一时之间似乎也真就没什么好办法能拿这些盗匪怎么样。

沈沐眉心不由自主的蹙起,如果盗匪不除,何谈商队来往经商?

陶溪自是明白沈沐的忧心,伸手轻轻捏了捏他的手心,低声道:“船到桥头自然直,总会有解决的办法的,我们先与那几位将军接触之后才能有所定论。”

沈沐点点头,深吸了一口气,心急吃不了热豆腐,他不能太过着急,正如陶溪所言,事无绝对,总有解决的办法。

第79章

他想起了自己被流放北地,便是要送去秦将军处,因为是获罪发配,所以等待他的只有是军营中的苦力或者是打仗时充当死士冲锋陷阵。

那个时候,秦将军与鞑罕部族交战,并未占优,听说平丘之战中,秦老将军也战死沙场,朝廷得知这个消息,人心惶惶,据说已经有朝臣提出议和了。

当然了,后面的的发展他就不知道了。因为他那个时候已经死了,再次睁开眼时,却是上苍给了他一次重来的机会。

“沈公子,不知你的商队是要去哪里?又是要怎样的交易?”府尹大人不由问道。

说实在的,这位沈公子的商队着实有点怪异,且不说他这点人手就敢来这里的胆气,就是之前遇上盗匪,竟然不费吹灰之力就将盗匪击溃,这边地的官军只怕都没这样的本事吧。

而且看沈公子的打算似乎并不打算在此地停留,他的商队应该还要北行。

要知道,这里只能算做外围,越往北,越是危险。不仅仅是盗匪,甚至还有小股小股的鞑罕胡人,偷越关卡,进入腹地烧杀抢掠,无恶不作。

或许有人会问了,不是有朝廷派出的驻军镇守吗?怎会任由敌人入腹地?

然而大衍边界线太长,除了镇守的关卡,不可能处处都能分兵把守的。

这些以小股为单位,铁骑生风,机动性强。从来都是抢一处地方便快速转移,很少跟驻军对上。而驻军也往往拿他们没有办法,当然了,吃亏的只是边地百姓。

果不其然,沈沐闻言说道:“商队既然来了,便还要往北边去看看,我想商队中的粮食茶叶,布帛这些东西应该还是好出售的吧?到时候再带一些北地的药材,香料,珠宝回去。我们走商不就是倒买倒卖,从中赚取一点辛苦费嘛?以后来来往往的,还请府尹大人多开方便之门才是啊。”

府尹大人嘴角抽了抽,他还想着多来往几次呢?这一次去了还有命回来尚且未知呢?

不过这话他却没有说出口,只附和着他的话道:“这些东西可都是北地紧缺之物啊,肯定是不愁卖的。哈哈哈,单单你这些粮食,只怕各个将军都会抢着要呢吧!”

“是吗?”沈沐不动声色,只轻轻点头。

看来他之前准备的没错,北地可是缺粮缺的紧啊。

想想也是,因为大衍南方受灾,粮食几乎颗粒无收,朝廷匀出粮食救灾,也是捉襟见肘,哪里还有更多的粮食支援北地。难怪皇帝与魏丞相会如此急切安排他前来了。

商队在此地休整了两天,便继续启程北上。

沈沐身上裹着狐裘大氅,手中握着暖暖的汤婆子,斜斜倚靠在宽敞的马车中。

他的对面坐着的正是陶溪,陶溪面前一方小桌,上面摆着一个小小的炭炉,炉火上烧着一壶热水,咕咕冒着热气。而他的手正在摆弄着几个小茶盏,动作如行云流水一般赏心悦目。

这个马车可以说是十分舒适了,不仅宽敞,而且垫上了厚厚的羊毛褥子,很是暖和。最为重要的是,坐在马车上,丝毫不会察觉出道路颠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