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后赘婿夫君人设崩了(128)
而这胡匪此次前来,因为前面早有人发现其踪迹,便点燃了狼烟,见到此,村人早早避开,这才没有伤亡。
沈沐想了想,这也不失为一个好办法,而且,胡匪所过之处,皆有狼烟示警,也能有效掌握胡匪的动向。
方副将将这里的讯息传出去,也就没他什么事了,接下来自然有其他的小队接手任务。如此一来,他便领着沈沐一行人去往驻军之地。
郭大将军的驻地是在一个叫做长兴堡的地方。
方副将将他们带来,就让人盯着商队的护卫,又让沈沐与周尹在外面等着,自己进去禀报。
沈沐周尹自然没有什么好说,毕竟现在对方还没有全然相信他们,自然不可能毫无防备就带他们去见大将军的。
方副将首先将胡匪之事禀报了一番,到最后才提及了沈沐等人。
郭连是个四十来岁的汉子,身材魁梧,满脸络腮胡,能爬到大将军的位置,也足以说明其能力。
“哦?你说商队?还有朝廷派来的特使?”郭连皱了皱眉询问。
“他们是这么说的,而且确实有御赐令牌,只是不知道这两方八竿子打不着的人,怎么会走到一起的。”方副将挠挠脑袋,小心看了郭大将军一眼,继续说道:“他们说要见您,所以属下两人带回来了,就在外面候着,大将军您看要不要见见?”
郭连思索了半晌,便点头,“让人进来。”
不多时,两人就见到了郭大将军。
周尹拿出御赐令牌,郭连查验了一番。确定了是真的,这才请周尹沈沐入座。
“你说你们商队是魏丞相派来的?”郭连眉头一皱,“魏丞相还朝了吗?”
魏东篱回京不久,消息应该还没有传过来,所以郭连才有此一问。
沈沐点头,将京城朝堂的事也都说了一遍。
郭连听得唏嘘不已,他当初也是武状元出身,那个时候,魏丞相也还在其位,自己也曾受其恩惠良多。后来,他来北地建功立业,只偶尔有消息过来,魏丞相去官一事他也是知道的,当时还惋惜良久。
此时听到沈沐的商队也是魏丞相安排的,他的态度和善了不少。
“你是说,朝廷有意与域外之国通商?”郭连惊叹不已。
周尹道:“没错,朝廷派本官前来,也是先行考察,准备设立榷场事宜。”
郭连思绪不停,他在想设立那什么榷场,对北地会造成什么样的影响。
周尹仿佛看穿了他的思绪,笑道:“众所周知,北地贫瘠,物资匮乏,如果设立榷场,吸引南来北往的商人前来买卖,必然会带来无数的货品,到时候不管是人力物力乃至财力,都会今非昔比。”
郭连也想到了这样的场景,不由心潮澎湃起来,现在北地战火连天,什么都缺。如果有了无数的货品,就能大大改善北地百姓的生活条件,他们这些驻军也不用勒紧裤腰带过日子了。
而且,听其话中的意思,与域外之国的商贾买卖,那么是不是代表着北地的战乱将会得到最大程度的改善?
魏丞相这一步棋,可谓是妙招啊。
只不过,“榷场?即便设立榷场,可是通商一事总要有商贾来往,这北地多少年都不见商队过来……”
他话音未落,沈沐却笑着说道:“我这商队不就来了吗?”
郭连看向他,其实他早就得到商队的消息,听说他们途中遇到劫匪,竟然将劫匪打得落花流水。
这个哥儿,似乎很有些胆色,能得到魏丞相的青眼,想来也是个不俗之人。
听沈沐的话,郭连勉强一笑:“北地盗匪众多,还有不知哪里进来的胡匪,你的商队护卫众多,或能独当一面,可其他商队未必就能有你们这样的实力。”
他这是实话,沈沐自然知道的,他也了解了不少关于北地盗匪的情况。这些日子下来,也时常跟他们商量看有没有什么能解决的办法,只是这件事不是说解决就能解决的,因此他还是比较倾向于更多的打探了解情况才行。
“你说的不错,北地想要靠经商繁荣,盗匪之事是必然要解决的。”沈沐说道。
郭连闻言惊讶了一瞬,随即就有了一丝轻慢之心。到底是个不谙世事的少年,说话却是不经大脑的。如果那些盗匪真那么好解决,又岂会经年为祸?他们这些人最是知道这些人的难缠之处,这哥儿莫非以为他们打了一次胜仗,那些盗匪就跟面人捏的一样吧?
虽是这般想,他却没有做声,先前是他高看了。只是为何魏丞相会派这样一个哥儿前来呢?
第81章
看在魏丞相的面子上,郭连也不与沈沐计较。便转移话题,问起了此次带来经商的货品都有哪些。
沈沐也没有隐瞒,大体上都说了。
“什么?粮食!你商队有二十来车粮食?”听到这个消息,郭连坐不住了。
他们天天盼着朝廷的军粮下来,上书了无数次,总是推脱之言。朝廷官员一副不耐烦的语气,催什么催,驻军又不是你一处,总要先来后到。要不然就是好言敷衍,什么正在筹备,还需要时间。总之一句话,朝廷不是不给,是朝廷也很艰难,需要统筹调度得宜,反正等着就是。
军中弟兄们眼巴巴的盯着他,他为了粮食的事儿,也是愁白了头。
这些时日,他也四处筹集粮食,只是这个地方,又能筹出来多少粮食,聊胜于无罢了。
沈沐运来的这点粮食对他们一军来说虽然不多,有却总比没有的强。
“这么说来,以后如果中原与北地通商,一样会有商队将粮食运过来买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