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后赘婿夫君人设崩了(159)
“什么?”曹平惊讶,“怎么可能?鞑罕骑兵怎么可能往平丘那边去。”
平丘距离铜鼓关并不算远。因着那边偏远,并且接近扶洛国,所以鞑罕人很少过去那边。
只是这一回,怎么就遇到这么一支敌骑了呢?
秦老将军也奇怪道:“鞑罕骑兵怎么会往那边去?”
陶溪稳住心神,与曹平互看了一眼,心中已经明白,“所以,铜鼓关的事已经传扬出去了吗?”
他们之所以没有大动干戈,就是防着这一点。他们想着再怎么样,应该还能有一年半载才能有消息传出去的,没想到这么快鞑罕人就知道了。
“铜鼓关?”秦老将军不解,“铜鼓关能有什么事?”
这事情也不用瞒着,曹平很快就将朝廷打算在铜鼓关设立榷场的事说了。秦老将军这才明白,难怪敌骑会往那边去了,想来是专程前去调查的。
陶溪心急,沈沐落入鞑罕人手中,只怕会遭遇不测,他得尽快前去将人救出来。
陶溪因为夫郎之事一时间乱了阵脚,这也是人之常情。秦老将军刚刚才受了陶溪的人情,此时也不能坐视不理,便开口说道:“陶郎君,此时着急也是无济于事,咱们最好还是商量出个法子营救才是。”
陶溪摇头,救人如救火,等商量出法子来,只怕一切都晚了。“沐哥儿被带走,也不知道会发生什么事,我必须带人即刻出发,不能耽误了。”
秦老将军也知道是这个理,见陶溪执意要走,便道:“也罢,老夫也能理解你此时的心情,不过越是这个时候,你应该越要冷静才行。”
陶溪深吸口气,点点头,秦老将军说的没错,如果他都六神无主了,何谈救人?
秦老将军见他听进去了,也松了一口气,“这样,老夫即刻借调你五千兵马,随你一同救人。”
陶溪闻言有些意动,然而细想之下却拒绝了,“多谢秦老将军,不过,此事不宜劳动太过,就怕打草惊蛇。而且,人多了,在行动速度上便大打折扣了,此事还是要快,要出其不意成功的可能性才更大。”
秦老将军点点头,最后还是决定派二三十军中好手随陶溪救人,更派出几千人马,随时准备接应。
第99章
这样的安排,陶溪想了想便没有异议,到底是秦老将军的一片心意,再拒绝便是不识相了。况且,有这些军中精英相助,营救也会轻松许多。
陶溪已经等不得了,召集齐了人手便即刻出发。
沈沐揉了揉自己的眉心,耳边不时传来一阵呜呜的哭声,让他未免有些心烦意乱。
这些都是被一路虏来的女人,哥儿以及半大的孩子。面对着不可预知的未来,很多人都心有戚戚,哀叹哭泣只是大多数人的本能。
“啪”一声鞭子抽打的声音传来,接着就是呼喝之声,“哭什么哭?晦气娘们,再让我听到哭丧声,打死不论。”
先前的哭泣声戛然而止,人群中一片静默,众人大气都不敢喘一口,就怕那鞭子落到了自己身上。
那人见此,总算满意了,一把扯下腰间的皮囊,狠狠灌了一口酒,这才骂骂咧咧的离开了。要不是还指望着这些人换取一些好处,他早就不耐烦一个个都杀了干净。
沈沐身边的人簌簌发抖,气氛更压抑了。
沈沐心绪没有什么起伏,现在的处境,他上辈子早就听说过无数次,只是没想到这辈子竟然亲身经历了,他自然知道如果不想法自救,等待他们的只能是或被□□打杀,或被发卖为奴的凄惨下场。
而他们这些妇孺哥儿,手无缚鸡之力,除了等死,不哭泣又能怎么办呢?
他眼睛盯着不远处的粮车,这是他们商队一起准备运送至秦老将军处的粮食,只不过他们这队人大多数人都没了。而鞑罕骑军得到这么几大车粮食,还有这么多妇孺,个个志得意满,回去请功的话少不了一番奖赏。
沈沐眼中晦暗不明,他得想办法接近粮车,再将弩拿回来。
突然遇上鞑罕骑兵,沈沐自知难以逃脱,怕自己的防身武器被搜走,便将弩藏到了粮车车架下面,好在这些人并没有仔细搜查过,因此,他的弩便一直留在了那里。
他要逃出去,其他可以不管,但是防身武器必须拿在手上才行。
不过现在还不急,还需要等合适的时机。
就在这时,一个八,九岁的男孩儿凑到了沈沐身边。
他小心看了看四周,见鞑罕人没有注意到这边,才小声道:“沈哥哥,你让我做的事情做好了。”
沈沐揉了揉他的脑袋,点点头。从袖中摸出一小块他之前留起来的囊饼递给他。
小孩叫大头,与姐姐一同被鞑罕人虏来,听他说村子里很多人都被杀死了,他父母也死在了鞑罕人的刀下,他家中就只剩下他与姐姐两人。
半大小孩,正是能吃的时候。鞑罕人分发给他们的食物并不多,只能勉强维持不被饿死。
大头常常被饿得哭,他姐姐也常将自己分到的食物省给他吃。
前两天,姐弟二人与沈沐搭上话。沈沐便让大头帮自己做事,因为这样的小孩儿,不容易引起他人的注意,方便行事。
而大头每每帮了他,他也会将吃食给他留一点。
大头很快就将这一小块吃下,然后又小声问道:“沈哥哥,你说真有人会来救我们吗?”
沈沐点点头,“会有人来的,所以啊,我才叫你去留下记号,只要他们看到我们留下来的记号,就能够找到我们了。”
大头很高兴,“我去告诉姐姐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