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情王爷:弃妃要休夫(741)
叶公公不解地道:“啊?”
叶公公一直在司城玄瑞身边,忠心耿耿,司城玄瑞也不瞒他,他只是问道:“叶公公,你说这世上最幸福的事是什么?”
叶公公有些发怔,想了想,才道:“一家人生活在一起,父慈子孝,和和美美,这应该算是最幸福的事了吧?”
司城玄瑞深以为然地点了点头,道:“公公说的对,这世上最幸福的事,就是父慈子孝,夫妻和美。可是,东夏若是一直内乱,分崩离析,燕王心怀天下,必然一生奔走,鞠躬尽瘁,死而后矣,这么一来,最苦的,可不就是燕王妃?顾老先生心疼孙女,所以,才会送我这份大礼!”
叶公公眼前一亮,道:“陛下是说……”
司城玄瑞点了点头,喟叹道:“公公猜的是啊,东夏若兴,不起刀兵,百姓安乐,燕王才能过上平静的生活,燕王不用战场征战,才有更多的时间陪燕王妃。所以,顾老先生送我中兴六疏,意在让我好好治理东夏,中兴东夏,让百姓安居,国富民强,将士卸甲。这个弯儿,绕得有点大!”他挑挑眉,道“不过,顾老先生也忒小瞧我了!”
第六卷:战场,战场 第664章 情定
叶公公眉眼一跳,他不太明白陛下突然说这句话是什么意思?难不成对于顾云山这种意图明显的行为生气了?要知道,君心难测,面前这位虽然是新君,但是,一直跟在他的身边的叶公公最清楚,陛下心思之深,无人能出其右。
就顾老先生送《中兴六疏》之事,这中间的弯弯绕绕,陛下一看就明了,这就是智者和智者之间的交手,换了一般人,哪能想得这么通透?
司城玄瑞眉眼之间带了几分傲然之色,道:“朕既受父皇之托,肩系祖宗之愿,兴我东夏,原本就是朕份内之事。顾老先生是怕朕不成器么?”
叶公公这才明白陛下为什么说顾老先生小瞧了他,不由笑道:“顾老先生此举,倒像是一个对自家晚辈无比呵护的普通老人,可见,但凡涉及至亲,哪怕是顾老先生,也不能免俗!”
司城玄瑞笑了,叶公公这话,说得极为委婉,也极为中听,这么一来,极不伤陛下面子,又把一些不愉快消弥于无形。
叶公公是知道的,以云家商号如今的超然地位,自家陛下若真是和顾老先生起了嫌隙,到时候谁会吃亏还不一定呢。再说,顾老先生此举,也的确如叶公公所说,是为了自家的后辈做打算。
司城玄瑞笑看了叶公公一眼,道:“公公这是担心朕心胸狭窄,会自讨苦吃么?”
叶公公忙道:“不敢不敢,陛下天纵英明,心怀宽广,智计无双,无人能出其右!”
司城玄瑞笑道:“好了,天纵英明,心怀宽广,朕倒当仁不让,但智计无双,无人能出其右,此话可说不得。朕还没妄自尊大到这地步。”他转移话题道:“西防战事如何了?”
叶公公道:“这几日战报频传,两军正在短兵交接,崇昌岭地形复杂,端木长安亲自坐镇,燕王目前没有占到什么优势。这几日的军报,有小捷,也有小败,看来,暂时处于平缓阶段,真正的大战,应该就在这几日了。”
司城玄瑞缓声道:“着令户部,从燕州,云州就近调配补给,粮草不得克扣,若有丝毫轻忽,诛九族!”
叶公公道:“是!陛下!”
司城玄瑞走到桌前,铺开一卷卷轴,那上面是整个崇昌岭的地形图,上面用朱笔标着几个点,司城玄瑞对着地形图,脸色沉凝。
叶公公悄悄地退了下去,他知道,陛下这一看地图,又是好半天。燕王在前线打仗,但是陛下可没有丝毫的放松啊,这些天里,他哪天都在研究战事,凭着他那智慧如海的头脑,在脑海中推演着东夏西启两军的交战地点,以及两军主帅会采取的作战方式。
甚至,每张军报来时,叶公公都能惊讶地发现,几天前,陛下标注的朱红点点,可不正是军报上面汇报的交战地点?所以,叶公公对司城玄瑞之智,是极为钦佩的。
要知道,现在陛下不止要关注西防战事,整个东夏内部,也还十分混乱,由前太子司城尚贤和秦王司城建元发兵带来的各种后果,现在还没有完全处理干净,司城建元回到京城之后,已经交出了他的十万大军,在秦王府中闭门谢客,十分规矩,这也算是明智之举了。
陛下正是一边处理政务,一边关心军务,他所要费的心,可要多得多了。
司城玄瑞沉浸在地图中,眉心微皱,根据这些天的战报,他肯定,大战爆发,应该就在后天。后天一战,将会如何,谁也不知道。司城玄瑞并不希望司城玄曦有任何的损伤,可是,战场无情,一旦开战,却全由天不由人了。
过了许久,叶公公又悄悄回来了,他给司城玄瑞泡了茶,便静静地在一边侍候着。
司城玄瑞习惯了叶公公的照顾,他顺手端起茶杯来喝了一口,抬眼问道:“百忍堂现在有什么动静?”
叶公公肃声道:“西门文思已经出逃,百忍堂当日被剿杀大半,其余人员撤离出海,一直没有回来,估计西门文思已经带着百忍堂众,回去千岛国了。”
司城玄瑞淡淡一哼,道:“西门文思妄图复国,其心可诛。既已逼他出海奔投千岛国,目前倒是不用理会。”他唇角勾出一抹笑意来,道:“西门文思就交给千岛国去烦恼吧!”
叶公公也笑了,道:“西门文思和百忍堂被燕将军收拾得很惨,也该长长记性了!”
司城玄瑞继续看地图,叶公公也继续静侍,御书房中十分安静。
接下来的几天,司城玄瑞一直全力处理政务,中兴六疏,虽然只是六道,却是针对东夏的现状,给司城玄瑞指明了一条宽广的道路,原本对于东夏的政局有些想法的司城玄瑞,因这六疏而激发灵感,融合自己的治国之策,操作起来,十分见效。
然而,接连三天,都没有收到边防的军报,这让司城玄瑞的脸色不大好,叶公公知道陛下在担心什么,他是怕燕王兵败。陛下初初登基,若是有一场大捷,这是鼓舞人心的好事,整个东夏都会因此而振奋;若是兵败,结果却难料。
第五日早朝,司城玄瑞询问过云州赈灾的之事后,正在退朝,午门传来金瓮声,这是有军报送到。司城玄瑞难掩激动的心情,令直接送上朝堂。
军报报称,东夏与西启决定性的一战,以崇昌岭凤尾沟为战场,绵延三十里,已经开战!
因为军报路上的时间差,应是五天前。
司城玄瑞面色平静,他在对着地图推演的时候,已经猜了个八九不离十。
第六日早朝,第二份军队送到,燕王部镇西军,化远县驻防军,海安县新军,全线投入战斗,在燕王算无遗策的兵法智计之中,重挫西启军!
所以,这是一份捷报。
顿时,满朝文武都兴奋起来,捷报所带来的振奋人心,比想像中还要强烈,哪怕端肃沉稳如启宵帝,也是眉开眼笑。
第三份军报送到,仍是大捷,燕王以两万兵力诱敌深入,借地形之便,狠挫端木长安,端木长安的征东元帅于子林,在伏击之中丢盔弃甲,狼狈而逃。征东军仅仅这一战,就损失十七万人马。燕王追击西启皇帝端木长安,将其逼至青木谷。
如果说第二份军报让满朝文武都处于兴奋之中,那这第三份军报,就直接让这种兴奋的情绪沸腾了。司城玄瑞大笑三声,十分畅快,他就知道,五弟行的,五弟绝不会输。
第四份军报在当天下午送到,但是,不同于前三份,这份军报,无人敢念,当军报呈送到司城玄瑞面前时,他只看了一眼,脸色就变得苍白,手重重地握住龙椅的扶手,那坚硬而光滑的龙椅扶手,被他硬生生地捏碎了。司城玄瑞面色吓人,阴郁地瞪着呈送军报的那名裨将,那裨将面对帝王之威,吓得几乎昏死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