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田锦绣:药香小农女(4)
正打算年前成亲。
苏云康性子随了庞氏,正直得很。
有庞氏护着,不管是在家里还是在村里口碑都不错。
整体来说,苏家就是这样。
苏锦夏用几个字来概括,那就是:人多,很穷。
但不管这些,苏锦夏还是想好好的在苏家生活下去。
因为苏家的某些人对她真的很好。
尤其是庞氏。
苏锦夏想帮助苏家富起来,但首要做的还是先把病养好。
不仅如此,还要等战乱过去。
东安县地处北地,往北走只有两个州府,紧邻着乌尔汗国。
每年入冬,乌尔汗人都会频繁骚扰晋国边境,抢掠粮食。
今年尤为正盛,一入冬,乌尔汗大军开始攻打绥州府。
绥州府不到一个月就被占据,现在闹得整个北地人心惶惶。
现在乌尔汗大军还在攻打牧州府,要是牧州府要是再被攻下,很快就是东安县所在的云州府了。
所以只要牧州府一攻破,苏家势必会举家往南逃亡。
想完这些,苏锦夏很累,喊了苏锦月一声,让苏锦月把棉被撤下。
苏锦夏躺下,很快就睡着了。
当再次醒来,已经过了晌午。
“同样是孙子,她一个小蹄子凭啥生个病就吃好吃的,不让三郎吃。娘,你这偏心偏得也太狠的了吧。家里就那几个鸡蛋,全让那个赔钱货给糟蹋了。”
苏锦夏一醒来,就听到王氏在院子的怒骂声。
皱了皱眉头,看了一旁的苏锦月一眼。
“二姐,几……什么时辰了?”
差点儿问成几点了,苏锦夏眉头突了突。
“你醒啦,”苏锦月停下手中的活计,抬头看向苏锦夏,“还差一刻钟到午时,怎么?饿啦?”
苏锦月温柔地问道。
十一点四十五,她又睡了那么久。
苏锦夏皱眉,摇了摇头,表示不饿。
“姓庞的,你给老子把碗给我放下。你要是敢把饭端给那个死妮子,我跟你没完。”
门外还在闹,刚才是王氏闹。
现在轮到苏老头子了。
不过苏老头子却是听了王氏的撺掇。
“你跟我没完?苏老头子,你长本事了,跟我没完,老娘今天就站在这里,看着你跟我没完。老二家的把碗先端进去。”
刚才王氏骂人,庞氏没有吭声。
现在见苏老头插嘴了,忍不住了,朝着苏老头发起火来。
可能还觉得不顺,逮着王氏也骂了起来,“老三家的,你长了张破嘴是整天吃了屎吗?老娘教训了多少回了,你还是不改,小心我早晚把你的破嘴给你缝上。”
门外,庞氏教训起王氏和苏老头子来。
柳氏端着碗已经进来了,“三丫,起来吃点饭吧。”
见三丫好多了,柳氏放宽心不少。
进了屋笑了笑,把碗先搁在炕边就上了炕。
“咋是白面条啊?”
在柳氏的扶持下,苏锦夏坐了起来。
望着柳氏端进来的饭,吃了一惊,问道。
心里瞬间明白了,王氏为啥闹这么狠。
“你奶疼你,专门给你做了碗白面条,我先喂你吃点吧。”
柳氏笑笑,拿起筷子,就要喂苏锦夏。
苏锦夏躲了一下,不等柳氏开口问,道:“把四郎叫进来一块跟我吃,我吃不完。”
看着这满满一大碗白面条上还飘着蛋花,苏锦夏想自己肯定吃不完,就想起了苏瑾生。
她那个瘦巴巴的弟弟。
正文 第八章 有点小用
“你先吃,吃不完再说。”
柳氏听苏锦夏这么说,心里赞许她懂事。
不过,她还是拒绝了苏锦夏的提议,反驳道。
而苏锦夏听她这么说,也不再矫情,就趁热吃了大半碗面条。
吃完热热的白面条,苏锦夏身上暖暖的,感觉舒服了很多。
“等会儿我让你二姐把煮好的药端过来,你喝下,再休息。”
见苏锦夏不再吃,柳氏吩咐道。
然后就把剩下的面条递给了刚刚进来,馋得直流口水的苏瑾生。
过了小半个时辰,苏锦月才把药端过来。
苏锦夏闻了闻碗中的汤药,确认了里面都有哪几种药材,觉得有点小用,勉为其难的喝了下去。
喝完之后,过了有一刻多钟,苏锦夏感觉有些困。
很快再次睡了过去,不过这次她却没有睡了多久,只半个时辰就醒了。
醒了之后,苏锦夏没有让苏锦月帮忙就自己一个人慢慢悠悠地坐了起来。
倚在炕头,望着屋里的一切。
除了炕上的几床破被,整个屋子里就只有一个盛放衣服的破箱子。
屋里的地坑坑洼洼的,不过却没有老鼠洞。
因为这个屋子里从来不放粮食。
关键还是穷!
“二姐,娘今天去干啥去了?”
记忆中,虽是冬天,但苏家也还有忙不完的事。
男的进山砍柴、打猎,女的上山割草喂鸡、到河边洗衣服、纺棉花、刺绣。
纺棉花、刺绣是在家里,出门只能是割草、洗衣服。
可这些活也用不着这么多人啊,怎么这几天,家里空荡荡的,大人小孩都出去了?
苏锦夏有些疑惑。
“苏举人家要在院中修个大地窖,说是要十天就修出来,把村里人不管大人小孩,只要是能干活的全都叫去帮忙了。”
苏锦月也不瞒她,把知道的都跟苏锦夏说了。
“修地窖干啥?”苏锦夏不明白。
“修地窖放粮食啊,乌尔汗大军快要打过来了,苏举人为了以防万一。”
苏锦月一边说着,一边手里快速地打着络子。
“乌尔汗大军打过来,就把此地占了去,难道苏举人还想投靠他们?”
苏锦夏一听,疑惑的小声说道。
“嘘,这话可不能乱说,叛国可是要杀头的,”听苏锦夏这么说,苏锦月吓了一跳,赶紧放下手中的络子。
先望了窗外一眼,见没有动静,转头看向苏锦夏教训道。
“乌尔汗大军到时候打过来,也在这里待不了多久,因为赵家军已经快要赶过来了。等赵家军赶了过来,肯定杀得乌尔汗大军片甲不留。”
见苏锦夏愣了神,苏锦月继续说道。
言语里提起赵家军,目光里流露出小女子的崇拜。
这种崇拜就和一种信仰似的,发自内心。
赵家军,苏锦夏也听村里的长辈说过,以前的她很敬佩。
而现在苏锦夏倒是无所谓。
毕竟作为一个来自现代的她,崇尚的是自由,是梦想。
“二姐,我现在感觉好多了,把络子给我一个吧。”
熬过昨夜,苏锦夏明显感觉自己好了很多。
不仅嗓子不哑说话流畅了不少,浑身也有了些力气。
“好吧,给你一个,你慢慢打,要是累了,赶紧休息,别再病了。”
见三丫执着,再看看她的面色不像昨日那般苍白。
苏锦月点了点头,就把柳氏用的针线筐给递了过去。
苏锦夏有前身的记忆,打个小小的络子自然不在话下。
可是她并不只想打个简单的络子,而是打个精美的,这个时代没有的络子。
她毕竟来自现代,以后也要帮着苏家脱贫致富。
自然有些东西势必要露出来的。
所以为了能让家里人以后更好地接受,苏锦夏决定先慢慢的来。
身为神农世家的小姐,从小到大学的可不止是医术。
所谓三百六十行,每个人都要挑选近二十种行业进行学习。
其中,苏锦夏学的就有刺绣。
打络子和制作中国结差不多,所以想了片刻,苏锦夏就决定打个中国结样式的络子再说。
因为旁边有苏锦月看着,苏锦夏也不敢打得速度太快。
而是一边打着,一边想着。
一个时辰后,苏锦月终于注意到苏锦夏手中的络子。
“三丫,你这打得是什么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