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杀反派失败后(137)
笑意从他的唇边隐退,一双乌瞳沉得人心惊。他不动声色,无言看了陆蔓许久,忽而轻笑着别过头去,
“本王以为,你在等你的好姐妹。毕竟这种场合,还是得有个知心人陪着才好。”
他这话似叹似笑,意味深长,陆蔓莫名想到了红莲。
不会吧。
难道他……
已经知道了吗?!
陆蔓顺着他话语四下张望。
两人说话间,已有不少观礼的宾客陆续抵达别院,三三两两,素衣素冠,说话声音压得极低,在毒辣辣的日头下,一片令人恍惚的莹白。
陆蔓环视一圈,很快眼前变得花白,身体摇摇晃晃。晕眩得感觉让她的心中越来越不安,她总觉得错过了什么,却说不清,道不明。
偏生李挽还一直站在她身边,调侃的声音不绝于耳,一会儿说着,“也不是谁都像本王这样好心,会顶着大太阳过来看人表演。”
一会儿又劝着,“实在等不到,不如回府歇歇?今日你没瞧上法事,本王勉为其难陪你下下棋、打发打发时间好了。”
李挽越吵,陆蔓越不安,她知道,但凡这厮突然亲近,一定没安好心,一定又憋了一肚子坏水,要与她周旋。
只是,他到底知道些什么呢?
又到底想干什么呢?
陆蔓不晓得,她只晓得,在今天这样的关键时刻,无论他想干什么,她都不能破坏计划!
如此想着,陆蔓一双眼儿更加急迫的在人群里搜寻起来,扫过一张张殷殷切切的脸,突然,她的目光顿住了。
她看见大雄宝殿后,赤红裙摆一闪而过,被丈高的黑衣暗卫押在手下。
是红莲,她被刀鹊抓住了!
耳畔仿若一声惊雷,陆蔓拔腿就往宝殿跑去,她得去救她!
她没有身手,如果没有红莲,且不论打不打得过李挽,就是刀鹊那关,她都过不了。
李挽见她终于意识到问题,再也憋不住坏笑,追着她继续调侃道,
“看来好姐妹比本王重要太多,瞧把夫人急成什么样儿了。”
陆蔓已经无心再应他。观礼的宾客站在殿前广场上,庄严肃穆的时刻,每个人都凝重无比。她穿梭在人群里,行动艰难。
时间一点一滴的过去,好不容易来到宝殿,殿后哪里还找得见踪迹。
日光直照在琉璃瓦当上,天空安静得没有一丝云影。
难道这次,又要失手吗?
陆蔓感觉心里有什么崩塌碎裂了,眼前一黑,跌跌撞撞向前扑去。
下一刻,一只臂膀揽在她的身前,“你小心一点!”
李挽箭步窜上来,冷冰冰的声音被刺耳铜锣掩埋。
他们身前,鱼贯涌来奇装异服的仪仗队伍,有人手持金叉,有人托举宝塔,浩浩荡荡,簇拥着被高高抬起的莲花宝座,目不斜视的从陆蔓跟前走过,有着不容忤逆的威严。
陆蔓这才发现,她站在了法事队伍进场的通道上。
她赶忙往后退了几步,狼狈的模样被莲花宝座上的巫女瞧见,隔着纱巾,冲她弯了弯眉眼。
很快,莲花宝座落地转经筒前,巫女莲足轻踏走近蒲团,延绵低沉的诵经声随之响起。
法事开始了。
红莲直到最后都没能回来。
====
与昭玄寺的热闹不同,薛宅外一片静谧。
偏门外停了一辆马车。是身型矫健的战马,车架特地加成三指宽,藕荷绸缎包裹,解释耐用,又不显眼。
车身后已经打点好几只箱奁,是薛望清这几天拖着病体、起早贪黑准备的。陆蔓将余生托付给他,他不能让她吃苦。
最后盘查了一遍行装,又为家里下人安排好后路,薛望清怀着五味杂陈的心情上了轿。今日一别,他应该不会再回来。
不想,车轮将将滚动,便听驾车的小厮“吁”的一声,叫停车轿,
“郎君,太后来了。”
姑母?
薛望清很是诧异,抬头看看天,正是午时,时辰尚早,与姑母道别倒未尝不可。
他掀开车帘走t下来,向薛岚乖顺的问安,“姑母怎么有空来看望清?没有去别院观礼吗?”
“霖怿课业繁重,我今天在建康宫陪他念书。听说你染病,抽空来看看你。”
薛岚解释罢,瞧着他身后的车轿,不免严厉了神色,
“你这是要瞒着我去哪儿?”
“望清无意隐瞒姑母,以为姑母在别院观礼,不好叨扰,因此留了书信作别。”
薛望清思索片刻,又解释道,
“有位友人向往北国风光,望清打算带她回北国看看。”
薛岚许久没有作声,她微微眯眼,看这眼前少年郎,灼目的阳光照得他朝气蓬勃,不知何时,眉宇间已经有了成熟的坚毅气质。
孩子长大了,有自己的想法了。以前阿父总是这样同她感慨,没想到有朝一日,她也会有同样的感慨。
薛岚深吸口气,问他,
“是陆蔓吗?”
薛望清面色一僵,抿唇不答。
薛岚又问他,
“你们要做什么?”
薛望清仍然不应,薛岚着急上火,忍不住扬起了声调,
“她是大梁的王妃,你要私自带她去北国?望清,你知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
王妃被抢走,全然就是完美的出兵借口!薛岚不信李挽会不为所动。
“姑母牺牲自己和亲,好不容易换来这十几年和平,望清,难道你就忍心打破吗?”
薛望清嘴唇颤了颤,“我们不会被发现了。”
他不是没有想过这个问题。但他知道,聪明如陆蔓,在向他提议时,必然也想到了这些后果。她不是弃百姓于不顾的人,她不是是非不分、不识大体的人,她这样的选择,一定有她的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