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刺杀反派失败后(172)

作者: 朱颜难辞 阅读记录

“难道你是想为我搭鹊桥,才捉喜鹊的?”

“我瞧着你似乎挺在意这个故事的,而且这不是正好。”

李挽云淡风轻的指着天空笑笑,却在陆蔓心中泛起惊涛骇浪,暖流就像要从她的眼眶里涌出来一样。

她拉住李挽的衣袖,“其实不用,因为……”

话没说出口,远远一声呼唤打断了两人,“王爷,王妃!”

原来是秀山宗主收到刺史飞鸽传书,知晓了李挽和陆曼的到来,携一干人等出门迎接。

“不知王爷王妃驾临,有失远迎,还望赎罪。”

秀山宗主裹着最正式的袍子,带着身后人频频鞠躬。

完了,又少不一通客套。

陆蔓小小的叹了口气,被李挽看在眼里。他也不愿大好的山色被这些人的官腔玷污,便指了指捕鸟的场地,

“无妨,本王正和他们一起捕鸟,你们这儿的生活倒是有滋味得很。”

李挽这话说得无心,只是听者有意。秀山宗主脸色当即白了一圈,回头斥责手下道,

“王爷想要捕鸟,你们怎么不好好安排?就这么几只喜鹊,也不怕王爷笑话。”

可是手下怎么知道李挽今天会来?个个叫苦不迭。

李挽无奈,替他们解释,“宗主莫要强求他们。”

身份暴露之后,今天这鹊桥肯定是搭不成了,李挽颇有些悻悻。

幸而之前僧团里和他们两口子较好的阿昌阿青都还在,李挽看了陆蔓的意思,走去阿昌身边吃烤肉,和之前僧团里的人闲聊起来。

起初,大家都有些害怕李挽,毕竟在僧团里藏了那么久,谁知道他会不会记恨着什么,回来秋后算账。

直到大家看到李挽坐在草地上、大口喝酒、大口吃肉,和寻常人无异时,才渐渐放下心来。

阿昌也是个热情的,很快和李挽勾肩搭背,有一搭没一搭的说起宗府里里外外。

听见两人聊起宗府,更多的人壮了胆子凑上来,向李挽诉苦,说水稻难养活的有之,说鱼苗长不大的有之,说屋舍年久失修的也有之。总之,大家都觉得李挽随僧团行走了十日,便是他们中的一份子,所有人都想找摄政王撑腰,

而李挽呢,倒是丝毫不介意之前这些人是怎样唏嘘他傻、唏嘘他孬的,照单全收。认认真真听着,时不时问上一两句,拿笔一一记录了下来。

甚至有人定要李挽亲自去瞧瞧那水稻,一行人又前前后后下到那田里。

陆蔓坐在火盆边,就看着李挽挽了裤脚,踩在水田里,一手执卷一手执笔,专注得来,好似隔绝外物。

投入的模样,让陆蔓忍不住流连。

试问有多少王侯将相会亲自过问民生民情?可李挽不仅问了,甚至躬身于田亩,亲自视察。

这样勤政为民,陆蔓总不敢相信他是史书上那个魔鬼,她始终觉得,或许李挽才是正确的。

也一遍又一遍的庆幸,她一直没能杀死他。

陆蔓吃着烤肉,吹着山风,等李挽视察回来,已近日落。

李挽要启程回去,陆蔓摇摇头,“不急,我带你去个地方。”

难得陆蔓有兴致,李挽也被她勾起了兴趣,跟着她穿过农田,揶揄问道,“怎么,蔓蔓这是要带挽郎去什么好地方?”

陆蔓递去一个白眼,“要不是为了感谢挽郎给蔓娘捉的喜鹊,我也不会在人前说你好话。”

说着,头也不回往秀山上走去。李挽腆着笑,几步追在后面。

七夕佳节,秀山山道上亮起灯笼。

暗蓝的天色里,那灯笼圆圆滚滚,一个挨着一个,喜气洋洋,怪讨喜的。

两人站在山道入口,李挽笑道,“这是火龙,我小时候很喜欢这个。建康城里好多年没见过了,没想到扬州还保留着。”

陆蔓仰头看了一眼,望不见尽头的一长串灯笼,宛如一条游龙匍匐在山间。

刚刚她在草场上等李挽时,这些灯笼还没亮,她四处环顾,发现这上面有一座寺庙,想来拜拜。没想到,误打误撞,竟撞上李挽喜欢的火龙,还真是便宜这厮了。

“走吧,王爷。”

陆蔓弯折手臂,想像前几日那样搀扶李挽。

李挽看她一眼,替她系好领口,理好碎发,然后握住素手放在自己的臂弯间,

“走吧,夫人。”

草场上人来人往,农夫背着箩筐唱着歌谣,女娘围着篝火放着烟花。陆蔓回看了一眼暮色下的乡间,然后跟李挽并排走向那个无比璀璨的山顶。

越往上,人际越少,欢笑变得清幽,灯火便越显得繁盛。直到抵达山顶,一条横跨整个秀山的明亮游龙完完整整的卧在她的脚下,目之所及,皆是跳跃的火光。

耳边清风拂过,只闻山涧淙淙流淌在脚边,载着从山下飘下的水灯,星星点点,带着美好心愿,奔向名山大川,流向那广袤的原野。

陆蔓站在寺庙前一块巨大的石头上,心里久久不能平静。她喜欢这种景象,喜欢看山河无恙,人间安宁又美好。

身后响起脚步声,温柔的手掌随之抚上她的腰畔,“主持闭门谢客,不让我们进去。不过……我求到了这个。”

陆蔓回头,一只悬挂在手指上t的香囊映入眼帘,卐字锦文,飘着悠悠药草香气。

香囊后面,是李挽略显骄傲的一张脸,正站在石头下看她,手上无意识的护着她,嘴里正稀疏平常与她说着闲话,

就好像他们只是一对出来郊游的寻常小情侣。

陆蔓从来没有想过,李挽和她之间,还能这样相处。

她笑了笑,接过香囊,顺势将李挽扶上石头,“你看。”

上一篇: 便宜爹娘总被穿 下一篇: 太子妃不好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