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妃不好当(106)
“我们家又不是勋贵。”
朱然看了她一眼,清咳一声:“等我们正儿当太子的时候,按照规矩,自然是要给外家爵位的。”
要不是怕太招眼,当初他即位的时候就要赏爵了,不过怕人太过针对张家,这才忍住了。
“便宜那小子了。”张寒英口气中有些不服气,人家可真是命好,还有亲姐夫送爵位。
这酸溜溜的口气,听着就是嫉妒。
“其实……小舅子的婚事我有个想法。“
张寒英抬头看他,怎么?他是准备把张家人的婚事包圆了?做媒这是做上瘾了。
“先帝的顺太嫔有个女儿,比小舅子小两岁,你觉得把她嫁给小舅子如何。”
顺太嫔的女儿,那不就是他妹妹吗?
“那可是公主。”
朱然还以为她是觉得公主难伺候,忙说道:“你放心,本朝公主都是温婉和顺,没前朝那么难侍候。”
她说的是这个意思吗?她是觉得自家那个臭弟弟怕是配不上公主
“你以为配公主的都是什么文武全才吗?太祖规定本朝驸马不能掌权,那些有才干之人谁敢娶公主,也只有那些落魄之家,或是商人平民才热衷娶公主。我看小舅子至少这些人强多了。”
朱然是想让张琦娶公主提提身份,张家和皇室的牵绊也就更深了,张寒英也明白他的好心。
“那也要两人乐意,万一四公主没看上那小子呢?”
朱然那里不明白她的小心思,笑而不语。
“不如我让他们先见上一面,你觉得呢?”这看看眼缘,总比以后婚礼上没看上好吧
“行啊,你看着安排,要是可以让小舅子多住一段时间我也没意见。”
公主出嫁的晚,四公主如今才十二,两人多相处相处也是青梅竹马的感情了。
米氏知道皇上对大儿子的婚事有了安排自然是欢喜的,成国公自然不放弃,派人来打听,米氏也只推脱儿子还小。
不过转眼张琦兄弟被接进了宫中,那些人更是眼热了,皇上是真疼这两个小舅子,一时张家门槛都要被踩烂了。
不过很快朝中就发生了大事转移了他们的注意力,有人去大理寺报案,说是先帝时荆楚叛乱另有隐情。
此案牵涉巨大,礼部侍郎林之振被下狱,江南大批官员被波及,就连叶首辅也告老还乡了。
“呸,这一个个道貌岸然的,平日嘴里嚷着仁义,却放纵族人侵占土地,那些流民要不是被他们仗势逼的没法子也不会反了。”
“是啊,听说他们还冒充反民四处劫掠,私下养匪强抢平民。”街上的平民百姓都在议论。
“真是该杀。”百姓一脸愤恨,对权贵的欺压感同身受
“不过,皇上倒是仁慈,只诛凶恶,对不知情的倒是没重罚。”众人又开始赞叹皇帝明君风范。
如今街头巷尾都在讨论这桩大案,群情激愤,江南的清地政策再也没有了阻扰之人,顺利的不行,皇上又从朝中派了好几名官员南下,其中就有张家女婿邓为。
同时南下的还有一队人马,是已告老的前内阁首辅叶世向,和这群意气风发,势要立一番事业的年轻官员们不同,朝中的人都清楚,叶阁老是因罪告老,要不是他曾经是皇上的老师,辅佐过三代帝王,恐怕也不能有这份体面。
所以叶阁老离京显的冷冷清清,只有几个门生故旧来送他。
“和礼,我的话你都记住了。”
幸亏叶阁老有先见之明,让温和礼抽身江南案子,所以这次犯案的官员中没有他。
“恩师的话我记住了,恩师的教诲我铭记在心。”
老师说皇上有后手,可没想到这后手竟准备的这么早,让人来不及反应,恐怕皇上看林大人他们四处串连就等着这一刻呢,
皇上早就织好了网在等他们死路上撞。
“阿成,对你我是放心的,以后和礼还要你多多看顾。”叶世向把目光转向旁边清瘦中年人。
此人是国子监祭酒袁施成
“姑父放心,京中有我。”
叶世向点头,在仆从搀扶下进了马车,马车远去卷起黄烟,渐渐旳连影子叶不见了。
温和礼擦了擦眼角泪水,觉得老师好像一夕间老了十岁,之前他是何等的矫健,那里需要人搀扶。
他才六十,阁老中谁会在这个年纪致仕。
“这一别也不知道何时才能再见。”
“会的,很快。”
045
清地政策在江南完成后,随后又在北方开始推行,这一次朝廷上没有人敢嘀咕,毕竟前车之鉴就在那,当今可不是个好说话的皇帝。
而且朝廷在江南清出大量隐田,数量之多让人咋舌,被侵占的土地也被还给了百姓,所以除了被清查的豪门世家心有怨言,其他人都在拍手叫好。
时间一晃而过,红墙又披上了白霜,张岸带着人提着一包东西熟门熟路地进了坤宁宫,他的小外甥正被人扶着深一脚浅一脚的在练习走路。
张岸掏出一个新带来的玩具逗他,“正哥儿,来舅舅这里。”
正哥儿眼睛一亮,立马推开小太监的手,小脚迈得飞快,朝着张岸手里的东西就冲过去了。
朱然正在一旁看奏折,被两人闹的不行。
他儿子平日里可端着了,别人逗他要看心情,心情好就对你笑的甜一点,他要是心情不好,眼都不带看你的。
用张寒英话说是臭屁,其他人就是天家威仪,也只有张岸来,他才会特别激动,也许是因为这个小舅舅每次来都给他带新奇好玩的玩意儿,也带他玩很多刺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