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太子妃不好当(35)

作者:九平 阅读记录

他这此地无银三百两更让张寒英又羞又臊,强忍着眼泪再也憋不住了,夺眶而出。

见她哭了,朱然心中一窒,这怎么还哭上了,他也没说什么,顿时手忙脚乱,最后捧着她的脸用手指抹掉泪珠。

“我错了,我错了,不应该逗你。”他这还是第一次跟人这么低三下四地真诚道歉。

朱然蹭了蹭她的鼻子,又亲了亲她的额头。

后悔刚刚的口没遮拦,明明知道她是个好面子的女子还故意逗她。

“我们是夫妻,我又不在别人面前说,你要是不喜欢,下次我不说了,真的,我真错了,要不你还回来,或是打我几下出出气。”

“我可不敢,太子爷。”

见她肯开口,朱然松了口气,“东宫的一切都要听太子妃调度,自然太子也要听太子妃的。”

张寒英白了他一眼,甩开他的手就要回屋,朱然连忙跟在身后道:“你不是关心那褚家母女吗?要不今日我带你去看看她们。”

见张寒英有些意动,朱然放下心来。

东宫的人知道,太子妃和太子又闹矛盾了,没见太子妃冷着一张俏脸,出门都没有开颜。

和昨日可是天差地别的情形,就连在马车上就恨不能立太子三仗远。

太子却是使劲浑身解数围着太子转,看样子又是太子惹了太子妃生气。

侍候的东宫众人很是不理解,明明温文尔雅,品性温和的太子怎么就老是惹太子妃生气呢?

他们服侍的也难办不是?

因为不知道褚家住在哪里?只能先派人去酒楼问店家,谁知道孙老板得知贵人要去探望

褚家母女,连忙亲自过来带路。

褚家的住处是个不大的小院子,这倒出乎张寒英意料,昨日见褚姑娘拿出那么多金银,以为褚家至少也是个富户。

可看它这院子,也就是一般百姓。

褚春荷见到张寒英夫妻,知道是给了她母亲救命人参的恩人。连忙跪下磕了好几个头,就连她病倒在床的娘,也挣扎着爬起来要行礼。

屋里因为常年有病人味道不是很好闻,褚家母女也知道,所以特意打开了窗,可她身子虚,不过吹了一点冷风就咳了起来。

“快关起来吧,身子要紧。”张寒英说完,春红上前关了窗。

“怠慢恩人,我这身子不争气。”

褚母病弱之人,说话也轻声细语,她很黑很瘦,张寒英留意到她的手骨节格外大。

“要是没有恩人送来的药,我怕是都熬不过昨夜,其实我这么病着也是拖累,只是……”她转头慈爱看着女儿

“实在放心不下她一人。”

“既是这样,你更要养好身子看着褚姑娘成婚生子。”

“是”褚母用衣袖擦着眼泪。

“听孙老板说你们一年前搬来岳州的,之前你们是哪里人?”张寒英随口问道

“夔州。”褚母说完,腿就被女儿碰了一下,她又马上改口道:“襄城也住过,这些年搬过不少家。”

张寒英留意到褚母脸色有些不自然,却也没有放在心上。

“贵人,这里不好闻,我们去外面坐坐吧。”

却是鼻子有点难受,但张寒英是客人不好失礼,如今是主家提出来,她便依言去了外面,又嘱咐褚母好好养病。

“要走了吗?”见她们出来,朱然走上前小声问道

褚家院子小,一眼都能望到头,他已经坐了好一会了,可张寒英心里还又气,他越说要走,她偏不走。

褚家请了个妇人帮忙做家事,只会些粗笨的活,最后褚春荷亲自给他们沏茶,就连张寒英都喝的出来,她这手艺不行。

果然,金尊玉贵的太子喝都没喝,只是闻了一下就放下了。

听到她们家在夔州、襄城都住过,朱然冷不丁问道:“那边不是被叛军占了吗?你们如何逃出来的?”

褚春荷手抖了一下,茶水溅了出来,“我们走的时候,他们还没占城。”

“听说那些叛军在夔州闹的最凶,你以前见过吗?”孙老板很是好奇问道

褚春荷摇头:“我家住的偏,没有见过他们。”

朱然抬头看了一眼褚春荷。

临走的时候褚春荷本来要把人参的钱给张寒英,她没收。

这人参原本就应该是褚家的,只是被人抢先买走送给了太子,这也算是物归原主。

褚春荷见她不肯收,又跑回屋抱了个梅瓶出来,说是小小心意。

这梅瓶古朴清雅,就连张寒英都连看了几眼,可见却是是件好东西,她自然更不能收了,可没想到朱然忽然从褚春荷手中接了过去。

“如此就多谢褚姑娘了,这个梅瓶我很喜欢,就是不知这梅瓶可是褚家祖传之物,如此倒是不好收了。”

褚春荷受他们如此大恩,正是不知道怎么报答的时候,见他们肯收自然是万分高兴,连连摆手道:“不是,是我哥哥从外面拿来的,你们喜欢就好。”

这东西放在她们家也就是摆在那,但听说贵人们倒是很喜欢这些瓷器,她也是刚才想起来家里有这个。

马上上,朱然还在抱着梅瓶仔细打量,张寒英很少见他这样子,什么好东西是太子殿下没见过的,如今竟然对一个梅瓶感兴趣。

“你干嘛拿人家东西。”张寒英冷着声说话

朱然见她主动开口说话,自然高兴,便说道:“这个梅瓶可不一般,褚家母女怕也不是一般人。”

“这瓶子很珍贵?”那就更不应该拿了,还是赶紧还回去吧。

“可以这么说。”

朱然示意她靠近,指着底部的大历十八年制说道:“大历十八年,太宗让制造局烧制过一批瓷器,用来赏赐从龙之功的臣子,其中就有这个花色的梅瓶。”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