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太子妃不好当(60)

作者: 九平 阅读记录

“行了,端下去吧,以后都不用准备了。”

孙良玉顿时喜形于色,连忙把药倒进了旁边的兰花盆中。

朱然:“你别把我的花浇死了。”

“不会不会,小人下次不会了。”

要知道他这日子也不好过,每次看到太子和太子妃恩恩爱爱,可每晚太子还是要喝这药,他就心里没底。

虽然太子没说,可他清楚,定然是因为太子处境艰难,所以才不敢让太子妃生下嫡子,如今皇上病重,宫中内外都在太子掌控之中,东宫也该有小主人了。

“要不,明日小人请个太医来给太子妃调养调养身子。”

朱然一言难尽地看着他,有些嫌弃道:“你这样她不就知道孤干了什么了,你是生怕孤日子太好过了?”

最开始他喝这个药是防着张寒英,那时候以为她是皇上的探子,后面弄清楚后,他又把人家放在心上,自然舍不得她去喝这伤身子的苦药,反正他本就身子弱,多喝一碗药也不算什么。

可日子久了这桩事他就越不敢坦白,他都打算好了若是日子久了别人怀疑,他就说自己身子弱,子嗣艰难。

还好只是一年,想必她也不会发现,反正他不能承认,他有种直觉,要是她知道后肯定很生气,可能不是那么好哄。

门口传来了张寒英的声音,孙良玉做贼心虚一般把碗藏在了青花瓷大缸里。

张寒英进屋闻到好像有股药味,鼻子吸了吸

朱然紧张地咽了下口水,随后反应过来,他这是傻了吗,自己本就体弱喝药不是很正常。

“刚刚喝了药,屋里有药味不好闻,你这端的是什么?”朱然看向她手中

“是汤,天已经很晚了,给你做宵夜的。”

“我们回房喝,这里有药味。”朱然扶着她的肩膀望卧房方向走

“你公务处理完了?”

“都是些小事,明日处理也不晚。”

卧房比他的书房舒服多了,温香有了,软玉也在眼前,朱然看了一眼弯腰替他打开汤盅的张寒英,眼神深邃了几分。

“快吃吧。”

“你呢?”

张寒英摇头:“我不要。”这汤汤水水的她可不敢大晚上喝。

朱然见她不肯喝,就知道她怕肥,其实丰腴点更好看,不知道她怎么这么喜欢瘦,身材好不好不是应该他说了算?

“这是什么?”

他的汤匙上躺了块黑乎乎的东西,她挪过去仔细辨认一番,“是药材吧?”

朱然自小跟汤药打招呼,那里不知道汤里加了药材,不过是故意逗她罢了。

“这可是壮阳补肾的,怎么?担心我身子虚了?”朱然嘴角噙着坏笑。

张寒英闹了个脸红,“我没有,又不是我加的,你别胡说。”

她不过是吩咐厨房做些养身的汤,谁知道会加这个,她真是臊死了。

朱然一把抓住了羞走的她,把她紧紧抱在怀里,让她感受下他到底虚不虚。

“你放开。”张寒英惊慌看向屋内,春红她们不知道什么时候已经退下了,不然她真的不能见人了。

她的脸一直红到脖颈处,朱然把头在她肩膀处深吸一口气,用下巴磨蹭着她的衣领,从松开的衣领处能看到深处点点风光,雪白肌肤变成了淡淡粉色。

“你别动,我就是太想你了,你不想我吗?”朱然在她耳边低喃道

“那……那你先去洗漱。”张寒英这话时声若蚊蝇。

“你陪我去。”朱然扛起她就往后室,张寒英挣扎两下就不敢动了,怕自己掉下来。

第二日醒来时,身侧已经没人了,张寒英打了个哈欠起身。

春儿见她这慵懒的模样低头偷笑

“太子殿下去早朝了,传下话来怕是不能回来陪您用午膳了。”

张寒英恼羞成怒:“谁问他了。”

“是奴婢错了,奴婢多嘴了。”春儿笑兮兮说道,嘴上说错,脸上却没有丝毫反省。

窗外天色暗沉,春红见太子妃看着外面,笑着道:“这天色昏沉沉的,这两日怕是又要下一场大雪。”

太子妃可是最喜欢雪景了,倒是可以去后花园中赏雪。

可宫中如今这情形,她那里还有心思赏雪啊,丁贵妃还停在安喜宫中,葬礼也不知道以什么规格办?都等在那呢,也不知道朱然会怎么解决。

前朝议事厅中,朝臣也为贵妃的死后哀荣吵翻了天。

朱然脸上挂着亲和的笑意看着他们争论,追封皇后定然是不能的,有人提出了以皇后之礼下葬,可有些大臣还是激烈反对。

“这怎么行?丁贵妃与社稷无功,有无所出,怎么能享受皇后之礼!”

叶首辅看了眼高坐的太子,见他脸上笑意顿消,便知道这话说的过来,他低声呵斥了一句:“盛大人,慎言。”

朱然先是看了一眼叶首辅,这对盛大人道:“贵妃服侍父皇一辈子,也算是同甘共苦过,怎么不算劳苦功高,且她也不是无所出,父皇长子是她所生,虽然夭折没有排序,但皇家谱谍中也是有记载的。盛大人难道不知?”

盛大人抹了抹额头的汗,他自然也是知道这些的,可朝中谁不知道贵妃和太子不和,怎么如今太子倒是帮起贵妃来了。

“太子殿下恕罪,是臣失言了。”

朱然嗯了一声,这件事也讨论了很久了,他不想再让他们拖下去了

“贵妃是父皇心爱之人,陪伴父皇这么多年没有功劳也有苦劳,既然父皇想要给贵妃一份体面,这死后哀荣也不是不可以,叶首辅你说呢?”

既然太子这个曾经深受贵妃迫害的苦主都这么说,其他人自然也没有了反对意见,又不是追封皇后,不过是以皇后之礼而已,皇上既然退了一步,他们也不能太过逼迫,众人朝臣都看向叶世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