仵作惊华(539)
被叫到的太监名叫蒋万林,他生出一头冷汗,战战兢兢地道:“小人是在行宫之中负责外苑掌灯的,因是过节,当日酉时正便得将各处灯楼点起来,待酉时过半,要让整个外苑灯火通明,小人们那时候是先将各处殿阁亭台点亮,再去僻静之处掌灯,大抵酉时二刻,小人去了西门那侧掌灯,却撞见了驸马身边的小厮欲要出西门——”
孙律眉头微蹙,“驸马身边之人?”
“不错,小人不知那人叫什么,但前一日贵人们刚来时,小人见过那人,一直跟在公主殿下和驸马身边,既是男子,那自然便是驸马的随从,那人长相寻常,身材瘦高,因有些驼背之态,小人前夜便多看了两眼。”
孙律眯眸,“他出西侧门做什么?”
蒋万林摇头:“小人不知,西门之外是负责守卫半山的西山营驻军,小人不知他要去做什么。”
蒋万林说至此,宋怀瑾忽然眼底一亮,“徐闻璋!他是要去找徐闻璋,徐闻璋为忠信伯门生,是当时的西山大营将领,他在兵部当过差,那陆家军中的蒙汗药,还有桐油,很可能都是出自他之手——”
孙律盯着蒋万林,“你没有看到他回来吗?”
蒋万林摇头,“小人们手上的差事要紧,只瞧见出去,而后小人们便换地方掌灯,不知他何时回来的——”
孙律虽有些失望,可似乎已经窥见了当夜案发前嫌疑之人的动向,他又看向一旁的沐怀礼,韩越便道:“快将你在上元节白日所见道来。”
沐怀礼忙道:“小人不知那算不算怪事,上元节当天天色蒙蒙亮之时,小人去长公主和驸马的院落收恭桶,隐约地听见了长公主和驸马在争吵。”
“也不知为了什么争吵,还听见了砸东西的声音,又听驸马在说,‘今日是上元节,请公主殿下务必忍一忍’,可后来长公主却接了句‘这样的人怎配’。”
“余下的话小人未敢多听,可外间传他们二人琴瑟和鸣,从未红过脸,小人觉得颇为奇怪,那样大清早的,能为了何事争吵?”
“小人收了各处的恭桶与前日留下的腌臜杂物回到后门处,小人们做这些有个习惯,想看看贵人们有何丢弃之物是尚能用的,这一翻找,却发现了些古怪。玉山因有热泉,为了给贵人们献礼,行宫中的匠人们早早养出了反季花卉,一共十来种名花,全在前夜献给了陛下,陛下高兴,又见各式花卉极多,便一一赐给皇子公主们。”
“赐给二殿下的是一盆建兰,但小人那天清晨,却在公主殿下院中丢弃的杂物之中发现了一株被折碎的建兰,虽已面目全非,但熟悉花艺之人一眼便能认出那的确是建兰无疑。”
孙律蹙眉,二殿下的花出现在了公主院中,是二殿下主动相送?
而他们夫妻二人争吵,莫非与二殿下此行有关?
孙律想到了慎刑司中胡长明所言,他心头一凛,已有了猜测,一旁蔺知行忍不住道:“要知道他们为何争吵,去公主府找到当年跟随他们入宫的下人问问便清楚!顺便也能知道,当年在瑶华宫的前后两日,还有没有什么怪事发生。”
宋怀瑾和郑怀兴也赞同应是,可就在这时,外头却快步走来个衙差,在门口对周蔚和戚浔道:“刚才衙门之外来了个人,说要送一封信给指挥使大人。”
周蔚接过信来,自然不敢多看,立刻进屋递给了孙律。
孙律听有信,立刻便想到了傅玦,他肃容打开信来,刚看了两行,脸色便阴沉下来,“不必去公主府找当年同行之人了——”
蔺知行几个眉头一皱,孙律寒声道:“当年随他们夫妻同行去玉山的共有六人,但早在十年前,他们便相继身亡了。”
195. 十破阵16 掘坟验骨,真实面目
“当年同去瑶华宫的有六人, 婢女四人,小厮二人,两个小厮在回府一年之内,一个因病暴亡, 一个在府内修葺的假山内出意外被巨石砸死, 而剩下的四个婢女, 在之后的四年内,两个病死, 一个投井,还有一个在回老家的路上跌进了河里溺亡。”
孙律语速疾快地道出此言, 屋内众人皆是震惊不已,蔺知行道:“寻常侯门大院,仆从众多,偶有病死的意外死的也不算什么,但是……怎么好端端是这六个去过玉山的都相继身亡?他们死后下葬去了何处?咱们可能查出他们的死因?”
孙律今日收到的信,有数百之字,蔺知行问得也刚好在其上,孙律道:“因这几人生前皆是公主府颇得看重之人, 死后若还有家人, 皆予抚恤,再将遗体送回家中安葬, 若无家人的,则在城外寻了风水宝地厚葬,也因此无人怀疑过。”
“葬在城外的有三人, 两个小厮是秦氏家生子,还有个公主的婢女也葬在城外,另外三人, 一个是檀州人,另两个是洛州人,皆送回了老家安葬——”
孙律神色一定,很快看向覃文州,“叫李捕头来——”
覃文州忙吩咐人喊李廉,不多时,李廉快步而入,孙律便道:“陛下只给了三日时间找罪证,时间紧迫,来不及追查六个人的死因了,你跑一趟洛州,再派人跑一趟檀州,带着你们衙门的仵作,将此三人的死因查清楚。”
孙律命人拿来纸笔,很快重新写了一份名单,李廉接过看了看,“好,卑职今天晚上就带人出发!只是一个来回的话,最少也得十日功夫。”
孙律颔首,“希望你找足证据回来之时,京中大局已定。”
李廉面色微肃,转身出门安排人手,孙律则走到门口看戚浔,“城外三人安葬之处不远,我们趁夜出城验尸,天亮之前,最好能找到这三人被害死之证,届时再去公主府,看他们还有何说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