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府翻身记事(104)
现在这个时代,玉米是刚刚传入,种植的人并不多。吃过的人就更少了。
林云珠想着明年让舅舅多种些,趁着种的人少,可以小赚一笔。
当天晚上,林云珠用新收的玉米做了好几个菜,林云紫和林云晓吃得很开心。
第二天一早,林云珠又做了玉米烙,让桃花给方夫人送了过去。
见庄子上的玉米收得差不多了,林云珠想着,留一部分送去食肆做新菜式。
大部分的还是要用来做玉米淀粉。
点心铺子的好多糕点,都是用的豌豆淀粉代替呢。
如今有了玉米淀粉,口感肯定能有改善。
而且,那些想要仿制的,也别想仿制出来。
当天下午,桃花回来的时候,居然带回了方夫人的帖子。说是请林云珠姐妹去她那边做客。
林云珠和林云紫对视一眼,两人眼里俱是含笑。
第90章 曾小姐
第二天一早,林云珠姐妹三个就去了青山书院。
三人到了后,跟门房报了名号,那门房就进了书院通报。
等了一会儿,有一个丫鬟过来,自称是方夫人身边的大丫鬟,接了三人进去。
此前,百里镇铺子开业的时候,林云紫和林云晓来过一次。
但林云珠还是头一次来青山书院。
书院瞧着很大,很干净。
前面是学子们上课的地方,后面是学子们住宿的地方。
在书院的西南角,有一块很大的地儿,是书院划出来专门给夫子们住的地方。
这边都是一个一个的小四合院。
那丫鬟带着三人进了最西边的一个四合院。
进去后,林云珠打量了一番,这院子布置得十分雅致,让人不禁猜想,主人一定是个有生活情趣的人儿。
几人走到正房门口,就有一个嬷嬷迎了出来。
“三位小姐来啦,快请进。我们夫人早就等着了!”
进入六月后,天气渐渐热起来。
进到屋子里,林云珠就感受到了一股凉意。想来是放了冰。
抬头就看到方夫人坐在主位,衣饰不算繁复,但端庄淡雅,脸上挂着温柔的笑意。
除了方夫人,屋子里还有两个女子。
一个瞧着三十七八岁,穿戴精致。虽然上了年纪,但依旧乌发如云,肤如凝脂。一看就是保养得极好。
还有一个年轻妇人,二十来岁。林云珠还是第一次见到如此气质独特的女子。
倒不是说这女子的气质多么高贵不凡,林云珠来到这里后,见过的贵女也不少。比如杜明微、唐映雪、秦婉等等。
但这女子跟她们完全不一样,她眉目间隐然透着一股书卷气息,一看就是出自书香门第。
只这女子瞧着眼神有些黯,虽然见到她们进来,嘴角也挂了笑。但林云珠就是从她身上感受到了一种心灵的死寂。
一个年华大好,姿容出众的女子,看起来出身也不差,林云珠有些搞不明白。
此时听见方夫人率先招呼道:“可算把你们盼来了!”
林云珠三姐妹上前跟方夫人行礼,又挨个儿做了自我介绍。
方夫人上次在铺子开业的时候,也见过林云珠一次。
后来桃花给方夫人送过两次吃食,自然介绍过自已的主家。
方夫人知道林云珠在家行二。但林云紫和林云晓却是没见过。
紧接着方夫人又指着那位三十七八岁的夫人,对林云珠三姐妹介绍道:“这位是我娘家弟媳。我娘家姓曾。”
说完指着那年轻妇人介绍道:“这是我侄女曾芙,她们母女此次陪着我那侄儿过来青山书院求学。”
林家三姐妹又忙上前跟母女两个行礼。
方夫人招呼着她们坐下,又唤了丫鬟上茶。
林云珠心里奇怪,这位曾小姐应是已经成婚。这个时代介绍妇人,按惯例都会先介绍夫家姓氏。但方夫人却没有提。
既然人家没有说,林云珠也装作不知道。
林云紫就开始和两位夫人寒暄起来。
林云晓也表现得很乖巧。
一开始的交流都是流于表面的。
聊了一会儿,方夫人才问道:“你们怎么想到来百里镇开铺子的?”
林云紫此时才提到林文康。
“我二哥在青山书院求学,我大哥担心他一个人在这边吃不习惯。我二妹妹就想着不如来这边开个铺子。铺子里的菜式都是我二妹妹自已琢磨的,我二哥平时也很喜欢。”
方夫人点头赞道:“你们兄妹感情倒是好!”
林文康虽然没瞒着家里在百里镇开铺子的事,但也没大肆宣传。知道的人不多。
方大儒夫妇也不会去打听一个食肆和点心铺子背后的东家。所以并不知道这一点。
林云紫提了一嘴后,也没多提林文康。
虽然他们就是打着方大儒的主意,但这种事,急不得。
做得太露骨容易引人反感。
得一步一步来,就像寿春伯府。
那位曾夫人倒是话不多,此时却惊讶道:“没想到那食肆的菜式都是林二小姐琢磨出来的,可真了不得。”
“夫人过奖了,上不得什么台面!”林云珠谦虚道。
“你昨日送过来的那玉米烙是用什么食材做的?我怎没尝出来?”方夫人问道。
她也算对美食有些研究,时常在家鼓捣。
但昨日桃花送过来的玉米烙还真没琢磨出个名堂。
方夫人问到玉米烙的时候,林云珠敏锐地注意到,不仅曾夫人在专心倾听,连那位自从见过礼后,就一直没说话的曾小姐也转头看了过来。
林云珠笑呵呵地对三人说:“这是我去年在我家庄子附近的村子里发现的新食材,名为玉米。这玉米不仅可以做玉米烙,还有很多做法。也可作主食,味道很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