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府翻身记事(173)
“那我们买通太医不行吗?”林云晓急得快哭了。
林文康安抚了几句,才跟她解释:“这一点,你能想到,其他家也能想到,朝廷自然也能想到。所以,朝廷会有办法应对。而且,这个办法即便其他几家可以尝试,我们永宁伯府却是绝对不行的。”
“为何?”林云晓问道。
林文康冷笑,“你猜那些太医是听我们的,还是听太后的?”
林云晓也聪明,一听就明白过来。
太后肯定会防着他们这么做,他们收买的太医很可能就是太后的人。一旦暴露,就不是和亲的问题,可能一家子都玩完。
林云晓都绝望了,当即就哭了出来,“那怎么办?我不要大姐姐去和亲。”
此刻,一家子心里都不好受。
林文杰叹气道:“不如,我去求求太子。”
林云紫当即制止道:“大哥,不可!”
林文杰其实也明白,但他觉得仕途和妹妹比起来,还是妹妹更重要。
林云紫拿出帕子,给林云晓擦了泪。
“和亲是国家大事,若大哥这个时候去求太子,就是分不清轻重。太子对我们永宁伯府有了这个看法,对大哥和二哥的仕途不利。
而且,这事关系到两国邦交,太子身为一国储君,他就算有心要护着我们永宁伯府,也不能在皇上面前表现出来。所以,求太子没用。”
林文康在一旁淡淡道:“大哥这个时候去求见,太子是不会见你的。”
林云晓一听,又要哭。
林文康瞥了她一眼,见她立即止住了。
才对林文杰说:“大哥,我们现在最好什么都别做。和亲一事不一定就能成。”
这下林云晓不干了,也不怕林文康瞪她。
立即反驳道:“什么叫不一定能成?万一成了呢?难道就看着大姐姐被嫁去那么远的地方?那岂不是一辈子都见不到了?”
她这样一闹,气氛又低沉下来。
过了一会儿,林云紫才对林文杰说:“大哥,二哥说得对。若皇上属意和亲,就不会放任朝臣们闹这么久。我也觉得皇上并不赞同和亲。
戎国若今年真是遇上了恶劣的天气,他们不应该先向凉王示好吗?他们不可能不知道凉王和朝廷的关系。但他们求亲是什么意思?
戎国和凉王打了这么多年的交道,皇上真的相信戎国是真心要和亲吗?”
这话就说得很直白了,戎国很可能跟凉王早有勾连。
戎国求亲也并不是真心和大乾交好,极有可能是虚晃一枪。
林文杰看着林云紫,悲戚道:“你们说的我知道,但我们赌不起。只要人在,我们今后还能有机会。即便这一代不行,还有下一代呢。但若……我们可能,此生连见一面也做不到。”
说着心里就升起一股无力感,他自认很努力了,但在太后的权势面前,依旧不堪一击。
林云紫没有再劝,而是提议道:“大哥,我们现在不宜有任何举动。但你也别急,一来,我们可以先看看其它几家的做法。另外,大哥可以私下见见裴翎。”
见裴翎干什么?
这个问题只有林云晓疑惑。
其他几人都了然。
裴翎现在算是天子近臣,他的职位虽然不重要,但他极有可能揣摩到皇上的心思。
只要确认皇上没有和亲的打算,他们就可以什么都不做。
林文康听完后赞同道:“大妹妹这个主意不错。先摸清楚上面的意思。”
他说着指了指天上。又提醒道:“大哥见他的时候注意一些。”
林文杰点头应承下来。
众人在讨论的时候,林云珠一直在低头沉思。
第149章 应对和亲
林云珠回到自已的院子,就吩咐桃花准备做点心的食材。
第二天,林云珠做了些点心,又吩咐荷花把芬娘子找来。
芬娘子也知道了林云紫的事,来的时候满面愁容。
林云珠没有心思跟她多说什么,只是让荷花把那些点心拿给她,又吩咐道:“芬娘子找一个食肆的伙计,最好是后厨的人,面生一些。让他把这些点心送去太常寺少卿赵大人府上。”
芬娘子一时没明白她是什么意思,就听林云珠继续道:“就说是甜心坊的新品,请顾客试吃的。你这几日每日都过来一趟,得连着送几天。”
芬娘子听得更懵,二小姐这样做是为了什么?
“甜心坊”的新品,为何不让“甜心坊”的人去送?
让食肆的人冒充?
虽然心里的疑问很多,但她并没有多问,只点头应是,便拿着东西离去。
等芬娘子离开后,林云珠又叫了桃花过来。
“桃花,你去京城几个大一些的茶楼,打听一下太常寺少卿府的赵三公子的诗。若能拿到他的诗,再去书肆,花些银子,请书肆的人帮忙做一首能呼应的诗。”
桃花也不知道她要做什么,只领命去了。
桃花办事效率很高,当天就拿了东西回来。
林云珠拿到东西后,只是自已誊抄了一遍,却没有任何动作。
直到三天后,才吩咐荷花去了赵家门口候着。
荷花在那等了好几个时辰,才等到赵三公子出门。
她按照林云珠的吩咐,上前去行礼,然后将林云珠誊抄的两首诗交给了赵三公子的小厮。
林云珠出门一般都带桃花,所以,即便赵家人之前为了栽赃林云珠和徐定私会,打探过林云珠的丫鬟,也只知道桃花。
所以,荷花去的时候,赵三公子并不知道她是谁家的丫鬟。
而荷花任赵三公子如何追问,也不说自已是哪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