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府翻身记事(186)
在曾芙的劝说下,曾夫人也同意了让曾芙第二日来送行。
第二日,林文康陪同曾芙一起送走了曾夫人,就和曾凡一起回了青山书院。
明年有恩科,这次有方大儒的指点,不容有失。
曾凡没有跟着曾夫人回胶州。
他继续留在京城读书。准备明年八月再回胶州参加乡试。
————
又过了两日,黄进财父子回京。
从七月到十一月初,他们这一趟走了三个半月。
黄进财带着十多人先是到了应平府,在刘家人的帮助下,在应平大量收购绸子。
然后从应平府南下,途经南阳、襄阳、荆州,再到宝庆府。
因为有刘家的帮衬,这一路颇为顺利。
黄进财把当时林文杰买庄子和铺子剩下的银子全部带走,在应平府收了两万匹绸子。
这批绸子在襄阳就去了一大半,到了荆州的时候,要不是黄进财压了压,根本到不了宝庆府。
黄进财恁是留了一千匹绸子去宝庆,主要是为下一趟生意准备。
本来,走这一趟也用不了三个半月的时间。
黄进财主要是想把这一条线路的情况摸清楚,同时还和几个大客户搭上了线。
宝庆府那边,虽然只带了一千匹绸子过去,但当地的几家布料商看到货以后,都预定了不少的数量。
这一趟除开给刘家的分成,一共赚了一万六千两。
林云珠想着,果然搭上了刘家就是方便。
而且,高风险高回报。
这一万多两银子,若是靠他们永宁伯府自已挣,不知得干到猴年马月?
如今已经十一月,林云珠准备让舅舅等到明年二月再走一趟。
既然湖广那边的需求多,她就想着能不能自已在应平府那边搞个庄子。
收绸子虽然方便,但不如自已做利润大。
而且,庄子买下来捏在手里,也算固定资产。就算种桑养蚕不赚钱,种粮食总不会亏。
等到湖广这边的生意稳定下来,关中那边也可以试着走一走。
只是得辛苦舅舅和表哥了。
不过,等到舅舅带出来几个人,也可以歇一歇。
林云珠把自已的想法跟刘心瑶说了。
刘心瑶很赞同。
“二妹妹这个想法甚好。如今看来,湖广那边销路是没有问题的。那我们就得考虑货源的问题。若只是从村民手里收,一来不如自已织绸成本低,再一个也容易被人掐脖子。万一有人竞争,成本就可能翻倍。”
林云珠听她赞成,也有了信心。
随后又把舅舅拿回来的银票全部交给了刘心瑶。
“大嫂,这些银票你先收着。等到黄庄头下次出发的时候,你再按照他预计的收货量给银票。这门生意算在伯府的公账上。”
刘心瑶如今也了解了几个妹妹,见她这样说,也不推辞。
笑着接过银票,应道:“好!”
虽然下次黄庄头出发的时候,这笔银票可能全部又会给出去。
但这是一门赚钱的生意呀,再走个两三趟,伯府的公账就够一家子开销了。
到时候,伯府也不会被人说,一家子花媳妇的嫁妆银子。
而且,公账上有了银子,她就可以用自已擅长的路子钱生钱。
第160章 三皇子选妃
很快到了三皇子选妃的日子,林云紫装扮了一下就准备进宫。
她今日穿着很隆重,但脸上的妆容并不能很好地衬托出她的美貌。
要表现出对皇家的尊重,同时也不能太过出彩。
虽然都猜测贤妃心里早已有了人选,但依旧要低调行事。
收到今日请帖的女子不少,到了宫门口,已经排起了队。
每一个人都要检查帖子,确认无误后方才被放行。
而且,进宫后,也不能再乘坐马车或是轿子,只能步行。
林云紫下车后,还看到了秦婉。
秦老大人刚好是正四品,所以秦婉也在邀请之列。
验过帖子后,林云紫又等了一会儿,等到凑齐了六人,就有一个宫人领着她们往里走。
今日宫里的接地场地设在御花园。
林云紫被宫人领到的时候,已经有不少小姐在了。
现场是皇后和贤妃身边的宫人在操持。正主估计得晚些时候才会出现。
林云紫和几个认识的小姐打过招呼后,又坐了一会儿,就见到秦婉也进来。
秦婉直接来到她身边,小声道:“你不用紧张,今日我们这些人不过是陪衬。”
林云紫朝她轻轻点头。
宫里对今日前来的各家小姐都是提前将座位安排好的。不过这会儿人还没到,林云紫和秦婉凑在一起聊几句也无妨。
秦婉朝左右看了看,见旁边没有人,继续小声道:“贤妃娘娘心中已有人选,我们是无论如何也不会被选中的。”
其实这也是林云紫奇怪的地方,既然都有了人选,又这样大张旗鼓的是为何?
压下心里的疑惑,对着秦婉提醒道:“好,不过我们进了宫,还是注意一些,一会儿别出错就行。”
他们林、秦两家都是太子的人。就算贤妃临时改了主意,不管她选正妃还是侧妃,只要她脑子没毛病,都不可能选到他们两家头上。
秦婉进宫前就被祖母和母亲嘱咐过小心行事,所以也朝着林云紫点了点头。
两人又闲聊了几句,就看到有宫人领着一位粉色衣裙的少女到了御花园。
她们来的时候,都是凑齐了六人才一起进来,但这位少女却是被单独领进来,可见待遇不一般。
这位被领进来后,皇后娘娘派来的那位宫人还好,贤妃派的宫人马上就迎了上去,态度相当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