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府翻身记事(211)
京城的林家族人见世道要乱,又担心被牵连,就商议着要回老家。
最后,因为他们嫡支有爵位在,便留了下来。其余族人全部回了老家。
熬过了战乱的年代,据说这些年老家那边虽说不上多富庶,但日子也过得不错。
永宁伯府的名头,在地方上唬唬人还是行的。
因为太后和林家的矛盾,为了不牵连老家那边的人,两边的来往一直很低调。
在父亲过世的时候,老家那边是来了人的,问林文杰是否要把弟妹们送回老家,避一避太后的风头?
当时,林文杰有些犹豫。
他有爵位在身,不可能回去。担心弟妹们年纪太小,不能照顾好自已。
而林文康兄妹几个也都不同意,此事便作罢。
晚些时候,林文杰回家,林云珠才看到了老家的来信。
族长跟林文杰说老家那些琐事,有厚厚几页,林云珠没心思看。
不过有一点倒是让林云珠很诧异,来信说等到开年,族里有一位新进的举子,要上京来准备春闱。
随他一同进京的,还有现任族长的亲爹,也是林云珠爷爷的亲叔叔,兄妹几个得唤一声叔曾祖父。
林云珠的曾祖父是那一辈唯一的嫡出,这位叔曾祖父是庶出,但非常有魄力。
当年,就是他一力主张林氏族人回老家避祸。
如今再看,他们嫡支在京城落魄,只剩下他们兄妹五个。
而回到老家的族人,虽然清贫一些,但性命无忧,且子嗣繁盛。
后来父亲过世,也是这位叔曾祖父赶来京城,提议将林文康以及林云紫几个接回老家。
可是这个提议终是未成。
林云珠想着,若在原书里,他们能回到老家,至少不会全军覆没。
只是这位叔曾祖父,如今已经是七十高龄,他非得走这一趟,是为了什么?
第181章 凉王反了
腊月二十八,衙门已经封印。
京城的局势却显得越发紧张。
官员们窝在家里,哪里也不敢去,像是在等待着什么东西落定的那一刻。
但街上打探消息的人却不少。
永宁伯府这边,林文杰特意嘱咐了门房,若有詹事府或是东宫的人来递消息,不用禀报,直接带到他书房。
但这一天终是在平静中度过。
腊月二十九,刘家医馆的大夫上门。
虽然医馆已经闭馆,但那位大夫此前约定十日后再来诊脉,便依着约定走了一趟。
其实曾芙的早孕反应已经很明显,家里人都能确定她是怀孕。
果不其然,大夫再次诊脉过后,确认曾芙的确是有孕。
一家人得了大夫的准话,便立即遣人去通知大理寺卿府那边。
至于青山书院的方大儒夫妇,早前林文康回府时已经跟他们提过。眼看要过年,想着年后再遣人去说。
其他交好的人家,得等到三个月后,胎坐稳了,再通知。
到了中午的时候,大理寺卿府的阮氏就带着大儿媳来了永宁伯府。
看到曾芙,立即疾步上前拉住了她的手,泪眼婆娑地叹道:“你这孩子,总算是苦尽甘来了!”
拉着人坐下后,就开始细细询问起了曾芙的身体情况。
“怎么瘦了?可是孕吐得厉害?”
林云珠在一旁瞧着她那情真意切的模样,还有这说来就来的眼泪,她是自叹不如。
不知道的,还以为曾芙是她亲女儿。
但这只是堂伯母呀。而且曾芙自小在胶州长大,也就曾大人回乡省亲的时候能见上一面。
再看看人家这速度,从他们遣人去通知阮氏,也就一个时辰。人家不仅人来了,还带来了这么多补品。
再听听人家的问话,一来就先问怎么瘦了?紧接着又问孕吐。
既显示了对侄女的关切,又不得罪侄女婆家的人。
若只有一句“怎么瘦了?”,婆家人是不是要怀疑,阮氏在阴阳他们没照顾好曾芙?
林云珠正站在一旁默默偷学,突然就见阮氏过来拉她的手。
然后柔声道:“真是辛苦你这丫头了,为了你二嫂能多吃一口,定是费了不少心思?果真是个招人喜欢的!”
这是曾芙刚才跟她说了林云珠每日变着法给她做吃食的事。
阮氏又轻轻拍了拍她的手背,“你二嫂的事,伯母也只能拜托给你,你是个细心的,有你看着她,伯母才能放心!”
听听,听听这话!
她还跟她道谢呢!这是既夸了自已,又显出了跟曾芙的亲近。
虽说曾氏一族目前官职最高的是曾大人,但曾芙的亲爹可是族长。他们要仰仗族里的时候也不少。
林云珠对她佩服得五体投地。
也不敢在她面前飚演技,只能中规中矩地回道:“伯母快别这么说,这都是我该做的。”
接下来,阮氏又细细嘱咐了曾芙怀孕的一应注意事项。
看过了曾芙,阮氏便和林云珠一起去了正院。
刚刚坐定,连茶都没来得及喝上一口。
林云珠就见阮氏掏出了手帕,抹了抹眼角,对刘心瑶叹道:“说起我这侄女,也是个命苦的。以往收到她母亲的信,我不知道为她的事掉了多少眼泪!”
刘心瑶劝道:“二弟妹是个有福气的,眼瞧着就要做母亲了。还有伯母您这做长辈的疼惜她,日子只会越过越好!”
阮氏赞同地点头,“我瞧着你们一家子真是和睦,她的心放宽了,该来的就来了。你这做大嫂的和善,小姑子们都乖巧。她算是掉进了福窝!”
刘心瑶笑着制止道:“伯母快别夸我们了!自二弟妹嫁进来,家里这些事,她可没少帮衬我!还时常指导妹妹们的学问呢!如今,我们妯娌、姑嫂相处融洽,可见曾家的家风着实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