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府翻身记事(221)
既如此,林云珠也不想多劝。
他们永宁伯府反正早就把太后得罪死了,也不怕多这一回。董家担心倒是正常。
林云珠想着,等抓到人,到时候再过来感谢吧。
他们家得了好处,总不能什么也不做。
便对董小姐点头道:“那行,既如此,我就不推辞了。等到事了,再过来跟江夫人道谢。”
董小姐笑笑,“谢倒不必。真要说起来,我还得多谢林二小姐的提点。”
林云珠疑惑地看着她。
董小姐继续笑道:“林二小姐以后还是唤我董玲芳吧,这是我的名。”
林云珠一听,这是放下了?
唉,真是太高兴了。
倒不是为董小姐,她主要是看不惯江世杰。
果然,就听董小姐叹道:“此前是我太狭隘了,眼里只有他,便只能看到他的好。可他是真对我好吗?也不见得。她对杜小姐有十分的好,对我却只得一分的好。
我现在做到这些,也算对得起他对我那一分的好了。
如今再看看,我父母、兄嫂哪个不是真心待我?哪个不是真心对我好?我为了他,让家人伤心,真是不该。”
“董小姐现在想明白了,多陪陪家里人,想来他们也不会怪你!”林云珠劝道。
“嗯!”董小姐笑着点头。
随后,董小姐跟林云珠说了和她派出去的人联系上的标记。
李承昊一共有十多人,装作商人分散隐藏在宛平附近的几个村子。李承昊藏在一个叫黄村的村子。
林云珠得了消息,立即赶回伯府。
幸好林文康还没回书院,她当即把事情跟林文康说了。
林文康快速做下决定。
“这事耽搁不得,也不用让人转述。我们两个现在立即去詹事府寻大哥。你把具体的情况当面告诉大哥。然后让大哥去求见太子。”
林云珠重重点头,“好!”
二哥的意思,就是让太子派人去抓李承昊。但大哥要跟去,而且,联系董家人的方法最好不告诉太子的人,让大哥捏在手里。
一来,这样论功的时候更有优势。第二,不暴露董家人。
只要抓住李承昊,这就是大功一件。
当然,太子的人去抓的,这首功肯定是在太子身上。
太子得了永宁伯府的好处,总不可能再想着把大哥调出詹事府。
余阁老身为太子一脉的人,也不好再说什么。
这事若成了,余阁老此前的举动就将是大哥的助力。
因为余阁老调任大哥去礼部的说辞是,永宁伯府献粮献药有功。所以,将林文杰从六品升到了五品。
呵呵,这下林文杰不出詹事府,余阁老的话就要圆回来。
再有抓李承昊的功劳,那大哥的官职怎么也得升一升。
不过,现在说这些有些早。这事终是要看大哥能不能顺利抓到李承昊?
第190章 李承昊被抓
林文杰听说家里人找他,还以为出了什么事。
结果出来一看,林文康和林云珠一起来了。
“出什么事了?”
兄妹两个把人拉上马车,又让林文康的小厮守在车外。
“家里无事!”林文康先安抚了一句。
随即问道:“大哥,你的事,太子殿下怎么说?”
一家人虽然都知道他们永宁伯府肯定远远不能赶上余家在太子阵营的分量,但若太子想也不想就放弃他们,也让人心寒。
千万别说什么去了礼部依旧是太子的人。
白尚书肯定防着林文杰,林文杰在礼部,别想有任何建树。
远离太子阵营核心,又在二皇子一脉的部门。即便以后太子不计较,但时间是浪费在了礼部。以后还想升迁,只能等到二皇子一脉倒台,再慢慢熬资历。
再说,他们站了太子后,也为太子做了不少事。
刘家献了一千万两,虽然是献的朝廷,但经的太子的手。李承昊和刘心瑶的事,是他们永宁伯府插的手。保定府的事闹得那么大,是林文杰献上开恩科的计策平息的,新安县村民闹事,也是林文杰出银子出力解决的。
“太子殿下还没有点头,但听说白尚书那边的人又过来催了一次。殿下也难做。”林文杰对两人说道。
太子难,林文杰倒没说错。
这事明摆着是余阁老想要将林云紫的助力扼杀在摇篮。
但太子现在不可能明着得罪余阁老,那样只能让二皇子和三皇子得利。
但太子显然也不想放弃林文杰。
就像刚才说的,林文杰为太子做了那么多事,太子说放弃就放弃。下面的人会怎么看?
难道太子阵营就没有和余家不对付的人吗?
余阁老这次对林文杰出手,焉知道以后不会对他们出手?
或者说以后太子阵营的人都不能得罪余家?
这会让太子阵营的军心不稳。
但人家余阁老也没错,他能不知道这样做的影响?人家辅佐了太子那么多年,能由着你永宁伯府以后来摘桃子?
只能说立场不同。
白尚书现在显然是生怕事情闹不大,还派人来催。
这是正大光明看太子阵营的笑话。
谁让你们内斗呢?
这个事也是皇上为东宫进人的后遗症,但谁让太子没儿子呢?
人家二皇子一脉就抖了,太子妃三年才得了一个女儿。二皇子妃去年五月进门,眼看三月就要临盆了。
这不是该人家抖吗?
林文康和林云珠听说太子还没点头,那就是还有机会。
林文康快速把李承昊的事说了,林文杰没想到,当时通知董小姐只是为了防后患,没想到居然还赶上了这一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