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府翻身记事(235)
太爷爷解释道:“陈州太清宫现在有些没落,但在前朝的时候,声望极高。他们的几代馆长都有过精准预言。这位张道长,在进宫之前,就因为准确预言过蜀地的地龙翻身而名声大噪。”
太爷爷说到这里,声音低了些,“听说,他当时进宫,是奉命为前朝算国运。”
停顿片刻,补充道:“奇凤村的来历,你们也都知道。”
听到这里,林文杰眸色深沉下来。
怪不得太爷爷要专程走这一趟?
若是书信落在外人手里,这事不管真假,永宁伯府和林云紫都会成为现成的靶子。
“可是,前朝国运并未改变?”林文杰喃喃道。
太爷爷听了他的话,也情不自禁地轻点了点头。
是呀,若说林家女和国运相关,可前朝覆灭的结局并未改变。
“这只是我们的猜测,这事具体如何,可能只有当事人知道。”太爷爷提点道。
的确,张道长进宫算国运是传言,他具体算的什么,外人不得而知。
林文杰思索片刻,快速做下决定。
“多谢太爷爷!”
太爷爷朝着他摆了摆手,“我们林氏一族同气连枝,这事若不能弄清楚,此后还不知会有什么麻烦?”
“太爷爷既来了,就多住些时日。把此事弄清,也好安心!”
第二日城门刚开,林文杰的小厮长节就带着人往陈州而去。
林云珠是第二日晚上才知道此事。
林文杰从太爷爷那里知道这件事后,第二天用过晚膳就把家里人叫来主院,关起门来说了此事。
此事没有通知林文康,反正林文康休沐的时候回来,自有曾芙告诉他。
他现在全副心神都在八月的秋闱上头。
林云珠反复思量此事,觉得她来了这里后,虽然事事谨慎,但有些思路还是自大了。
比如原书姑姑和林云紫进宫。
她一直认为姑姑和林云紫进宫是靠他们永宁伯府自已的谋算。
现在想来,到底是谁在谋算谁?
真以为上位者选人进宫是看心情?先皇被姑姑的真情感动,就脑子一热,让人进了宫?她还是太想当然。
想来当年想要进先皇后宫的人不少吧?他们永宁伯府算个屁。
但偏偏先皇就选了姑姑!
前朝的预言,先皇刚登基的时候可能并未注意。所以最早拒了姑姑。
等到他发现了什么的时候,父亲和姑姑又正好撞了上去。
再看林云紫,原书也是林云紫自已谋算进宫。但太子无子,想要进东宫搏一把的人也不少吧?
跳出原书,林云紫都已经在议亲了,但依旧被选入。
所以,从一开始,他们永宁伯府从未逃出皇家的手掌心。
第202章 东宫再出事
三月十六,二皇子妃产子。
太子比二皇子早成亲三年,如今皇长孙却出自二皇子那边,整个东宫顿时陷入尴尬的境地。
淑妃很高兴,跟皇上请旨,洗三要大办。
皇上得了皇长孙,虽然也高兴,但心里却不得劲。
他并未同意淑妃的提议。
这个时候大办,不是打东宫的脸吗?
但太后这次竟然站在了淑妃这边,斥责皇上偏心。
“小公主降生的时候,就大肆庆祝,到了这孩子这里,待遇就不同了?皇上何时变得如此偏心?”
太后说得义正言辞。
虽然现在很多消息不让传到太后那里,但这种事不可能瞒她。
皇上只觉得心累,都是来添乱的。
但他这当祖父的,总不能太偏心,虽然都知道是给东宫留面子,但面上的说辞得有。
于是对太后和淑妃解释:“现在还在打仗,战事消耗巨大,也不知道要打到什么时候。朕还在鼓励民间捐赠物资,皇家怎好奢靡大办?”
这个理由倒也合情合理。
但太后就是来添乱的,她的昊哥儿得不着好,她现在巴不得看到太子和二皇子内斗。
于是驳斥道:“一个婴孩的洗三能有多少花费?再说了,皇家添丁正是好兆头。这是皇家的长孙,绝不可怠慢。皇上不想等这孩子长大后听人说你偏心吧?”
太后说话完全不留余地。
淑妃不敢附和太后,但她立即把皇上的说辞堵了回去。
“若皇上觉得由国库出银子不太好,那洗三的花费从臣妾的私库出?”
这下皇上不好再说什么了。
就像太后说的,同是他的孙辈,他总不可能表现得太过。
他幽幽地看着淑妃,冷声道:“那就依你们所言!”
显然气得不轻。
淑妃明知道这样做得罪皇上,但她非做不可!
早些年,她的荣宠和二皇子的地位,全靠皇上的喜爱。
但现在,二皇子长大了,他们既决定要争,就不能放过任何一个打击太子的机会。
更何况,他们现在的优势就是皇长孙,所以,必须造势。
白尚书没有表态。
他现在隐隐有些退避之意。
斗了这么久,他们二皇子一脉就没有赢过。不是因为他们势弱,而是皇上太坚定。
他觉得即便太子无子,皇上依旧会扶持太子。
以太子的心性,若他们能早些表态,说不定以后还能保二皇子一命。
林云珠从林文杰嘴里听到了这些皇家的八卦,只觉得太后和皇上都是偏心的。
太后偏心幼子,皇上偏心长子。
不过,皇上这种偏心是为了今后皇权能顺利交接,和太后单纯的偏心还是有差别。
三日后,小皇孙的洗三办得相当闹热。
太后甚至当着一众命妇说:“这孩子瞧着就是个有福的,以后必定富贵至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