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府翻身记事(240)
那人回答得颤颤巍巍。
“拖下去!”徐定吩咐。
凉王妃依旧低头沉默着,徐定也没有找她问话。
徐定不过需要一个借口罢了。
他的人早做了两手准备。
二公子和三公子逃走的时候,他的人杀了嫡出的二公子,抓了庶出的三公子。
然后押送途中,他的人出手射杀凉王,再嫁祸给三公子。
三公子嘛,自然是在追捕过程中死的。
刚才大家都听到了,三公子的小厮亲口承认,三公子对凉王妃出手,错杀了凉王。
就算有人猜到是他徐定出的手,那也没用。
只要没被抓到把柄,皇上也不能说什么。
至于那个小厮,肯定是不会留的。
过了几天,四公子染了风寒,吃了军医开的药无效。
徐定应侧妃的要求,还遣人去附近的镇子请了大夫。
但镇上的大夫开的药也没什么效果。
又过了几天,四公子在一个晚霞漫天的傍晚咽了气。
至此,凉王一脉只剩一个李承昊。
第206章 义兄回京
五月初的时候,曾芙送走了弟弟曾凡。
曾凡要回胶州去参加八月的乡试。
曾凡离开没两天,方嬷嬷就来了永宁伯府。
“五公子回来了。夫人说小姐和公子兄妹两个还未见过呢。特命老奴来请小姐明日过去。”
林云珠很高兴,这位义兄可不是一般人。
寿春伯虽然能征善战,但他的几个儿子却没能接他的班。
寿春伯府孙子辈一共六个,清一色的男丁。
大房的大公子、三公子和六公子,以及二房的二公子和四公子都是从文的路子。
眼看寿春伯后继无人,三房的老五倒是练武的料子。
这位义兄,十多岁就跟着寿春伯上战场。在云州一带威名赫赫。
这次,寿春伯奉旨征讨凉王,戎国趁着大乾内乱之际,攻打云州。
他率云州守军强势击败戎国大军,让戎国人无功而返。
紧接着,戎国内乱。
现在戎国无暇顾及外敌,皇上特招义兄回京。
想来是义母准备为他说亲了。
方嬷嬷见林云晓也在林云珠的院子里,便笑着对她说:“夫人说了,若三小姐愿意,也一并来玩儿!”
“我也能去?多谢嬷嬷!”林云晓很高兴。
她平日里跟着林云珠去庞三夫人那里的时候多了,跟庞三夫人也熟得很。
但这不是人家儿子回来嘛,若人家没叫她,她还凑上去,就有些没分寸了。
方嬷嬷离开后,林云晓对林云珠道:“听说你这位义兄打仗很厉害,在战场上能以一敌百。我明日就去瞧瞧,是不是真的?”
林云珠瞥她一眼,没好气道:“又不是战场上,真的假的怎么能看出来?”
“怎么就看不出来?一个人厉害不厉害,看气质就成!以前,我老听人说徐定在战场上厉害,但我瞧着他怂得很。”林云晓反驳道。
林云珠不知道怎么跟她解释。
不说打仗怎么样,单说个人对朝廷的重要性,徐定肯定是不能跟义兄比的。
因为义兄以后必定要接寿春伯的班,镇守云州。
这从皇上的态度也能看出来。
否则,皇上是不会放任义兄在云州建立如此威望。
秦家那边,秦老大人以后也就一个三品的副都御使到头。后面子孙要起来,还得几十年。
寿春伯府的人一贯有分寸,相信他们给义兄挑选亲事的时候,也会有分寸。
而徐定,一来镇南王比寿春伯年轻,他在南边至少还能镇个十多年。
徐定早早被调回京,看皇上的意思,要将人留在金吾卫。
他以后能否接镇南王的班,就要看太子的意思了。
若她和徐定的亲事最后成了,太子又相信林家凤命的事,徐定以后独挡一面的几率就很小。
除非太子妃真生不出儿子,太子又一力扶持大姐姐的儿子。
但这个几率更小。
人家太子妃就算不能生,还不能记一个在名下了?
林云珠瞪了林云晓一眼:“世子哪里怂了?我瞧着他比谁都有男子气概!”
亲事还没黄,必须得维护。
林云晓一点不示弱,叉腰道:“他若有男子气概,最好回京就立即来提亲。”
林云珠转身就走,“今儿不饿,不吃午膳了!”
小屁孩,真是哪壶不开提哪壶!
林云晓顿时傻眼,“哎,不是说好了今日给我做红烧猪蹄吗?怎么能变卦呢?”
赶紧追上去,把人拉住,好言劝道:“二姐姐你别急呀,若大姐姐无事,他徐定来不来提亲也没什么要紧的。大姐姐那么厉害,不会有事的。”
“最近东宫出多少事了?”林云珠反问。
林云晓一张脸顿时拉垮下来。
林云珠也是心累,三妹妹也瞧出来了,镇南王府的亲事可能得黄。
————
第二日,林云珠和林云晓两个带着各自的见面礼,去了寿春伯府。
两人进府后被带到了老夫人的院子。
林云珠一看,庞家除了寿春伯不在,其余人都在呢。
秦家的秦二夫人和秦婉竟然也在。
庞三老爷看到林云珠,立即对着她招了招手。
又对身旁那比他高出了一个头的男子笑道:“我女儿来了,也就是你义妹。”
庞靖自然是提前就从庞三夫人那里知道了林云珠和永宁伯府的事。
此刻扫了林云珠一眼,随后视线落到了跟在林云珠身后的林云晓身上。
这女子怎如此娇弱?
林云珠和林云晓也注意到了庞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