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伯府翻身记事(292)

作者: 采云 阅读记录

而且,太子妃终究是正室,余家以后若要在这个上头来做文章,文人对民众的影响力很大。”

林云晓恍然,“所以,我们要争取其它地方的文人的支持。向白家示好,就是为了争取河东平阳的文人。”

“就是这个道理。”

————

慈宁宫内,自太子那日离开后,太后就开始慌乱起来。

她知道李承昊骗了她。

她突然想起刚立国的时候,先皇跟她说过的话。

先皇让她把后宫的事交给当时的太子妃,现在的皇后来管。让她安心享福。

想来先皇一直都知道,她这脑子不适合宫里尔虞我诈这一套。

她偏疼李承昊,李承昊却利用她对付皇上和太子,最终将她推入深渊。

她本该是帝国最尊贵的人,却在李承昊的忽悠下,很快就将性命不保。

若是皇上还在,她相信皇上不会要她的命。

但太子说了,皇上已经昏迷。

太子对她本就没什么感情,待他登基,定然不会放过自已。

太后迫切地想要自救。

就在她不知道该怎么办的时候,她收到了淑妃递过来的消息。

淑妃这会儿应该也被皇后的人看管起来了。

但在这宫里十多年,怎么可能没有自已的势力?

看来淑妃比她厉害。

太后得了淑妃的消息,很快写了一封信,并盖上了凤印,交给了淑妃的人。

对她来说,太子和二皇子不都是她的孙子吗?

既然太子容不下她,二皇子也是可以的。她这个祖母的身份又不会变。

淑妃收到太后的信,都有些不敢相信。

她本打算借太后想为凉王一脉报仇的心理,来劝说太后。

她以为怎么也得几个回合下来,才能将人劝服。

没想到,太后居然连考虑都不用。

淑妃猜测,要么就是凉王在太后心里的位置比她想的更重要,要么就是太后和太子有了不可调和的矛盾。

这对她来说,都是好事。

自从二皇子对太子出手后,他们母子两个已经没有了退路,只能放手一搏。

她没想到的是,在关键时刻,她的父亲竟然放弃了她。

为了白家,他放弃了她这个女儿。

但白家这些年的荣耀,难道就没有她的功劳?

现在皇后把她所在的宫殿看管起来了。

不过,她在宫里这么多年,怎么可能完全没有掌控力?

那些和她绑在一起的人,这个时候也别想逃开。

除了宫里的人,外面自然也有。

比如,定远侯!

————

前不久,从五军营调去景州剿匪的一万四千多名官兵,此时已经到了京城附近。

当时被朝廷任命的主将在前一日就已经被杀。

如今带队的是王副将。

这位王副将是主动请缨去景州剿匪。

他以及追随他的将领,都有一个共同的身份。

他们曾经在老定远侯麾下效力。

还有部分不明所以的将领以及下层的兵土,他们并不知道发生了什么。

他们没有资格质疑,也不能擅自离队,只能听从安排。

这一万四千多官兵到达京城不久,王副将就和定远侯成功会合。

定远侯立即接手了这支超过一万人的军队。

并对着所有人喊话。

“太子挟持皇上谋反,本侯奉太后懿旨,带兵入宫救驾。所有人听本侯号令,击杀反贼,救出皇上。”

那些脑子转得快的,已经知道是定远侯要谋反。

但他们没有选择,但凡现在退出,马上就会被杀。

若定远侯失败,也是死路一条。

现在只能跟着定远侯,一条道走到黑。说不定还能搏一个前程。

第250章 宫变

定远侯自从知道二皇子刺杀太子的计划失败后,就知道他们再无退路。

他事先和五军营的王副将联系,一切安排妥当后,就偷偷回了京。准备放手一搏。

二皇子私自安排了刺杀太子的行动。

白家早早脱身,待太子即位后,白家或许还有一线生机。

但他们冯家,绝对没有。

一来,他的嫡女是二皇子妃,再一个,他们冯家在军中的影响力太大。

太子绝不会放过他。

他现在后悔把女儿嫁入皇家,已经来不及了。

他们冯家是最早跟随先帝打天下的一批人。

他的父亲,老定远侯,是和镇南王、寿春侯同一重量级的开国功臣。

他早年跟在父亲身后上战场。父亲过世后,他便承袭了爵位,镇守辽东。

即便不将女儿嫁入皇家,他们冯家在帝国的地位也不可动摇。

只可惜,一念之差。

当年,他的夫人接受淑妃的示好时,皇上还没有表现出对太子的支持。

那时的太子,也没有如今的势力。

也是富贵迷人眼,被夫人一劝,他就动了心。觉得可以争一争。

定下了嫡女和二皇子的亲事。

但后来皇上因为太子无子的问题,推迟二皇子的婚事,他就看出了皇上的心思。

可那时已经由不得他退出了。

眼看天色暗下来,定远侯带着一万多人的军队往京城去了。

守城门的军土以为上值和往日没有什么区别。

到了深夜的时候,突然见到一支军队出现。全都紧张起来。

“太子挟持皇上,本侯奉太后懿旨救驾。速开城门!”定远侯这一吼,很有威慑。

守城门的将领立即判断出宫里出了事。

定远侯是二皇子的人,现在到底是二皇子谋反,还是太子挟持皇上,他不能分辨。

上一篇: 仵作惊华 下一篇: 卿卿误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