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伯府翻身记事(399)

作者: 采云 阅读记录

曾芙指着自已眼尾的皱纹,笑问道:“现在可有想过纳妾?”

林文康一本正经地回道:“男子汉大丈夫,一言既出驷马难追。”

这次曾芙真诚道:“你承诺的,已经做到了。曾家曾给你和永宁伯府的好处,也已经还清,甚至更多。这些年,我过得很好。我们不必再纠结当年那些约定。”

曾阁老成了帝师,曾家的荣耀至少能惠及三代。方大儒也曾应端怡太后的邀请,入宫教导年幼时的皇上。不仅方大儒得以扬名,方家也得到了文人的追捧。

所以,曾家当年的站队,已经得到了数倍的回报。

林文康轻摇了摇头,他媳妇到现在还对二嫁之事耿耿于怀。认为当年是他吃了亏。

林文康看着曾芙的眼睛,认真问道:“你可知曾家给我最大的好处是什么?”

不等曾芙回答,就轻点了一下她的额头,一字一顿道:“是你呀!”

曾芙看着林文康眼里的光,嘴角上扬,“哦!”

林文康无奈笑笑,他媳妇哪里是耿耿于怀?

她分明知道,偏偏要他说出来!

————

林文杰和刘心瑶在生下辉哥儿后的第二年,便生了一个女儿。

永兴五年和永兴八年,刘心瑶又接连生了两个儿子。

二子耀鑫从小就表现出了生意上的天赋。

他七八岁的时候帮刘心瑶看账本,就能发现铺子里的问题。十岁的时候,永宁伯府的铺子在他的建议下,比以往的收入整整翻了一番。

林耀鑫十二岁的时候,林文杰问过他自已的意思,将他过继到了刘家。改名刘耀鑫。

此后他便展开了他在经商一道上的宏图。

他的船队去了比以往刘家商队所到之处更远的海外,他的商队跨过戎国,到了更远的塞外。

本是伯府嫡子出身,却自愿从商。他的从商之路,又做到了别人无法企及的高度。

此后几十年,他成为大乾传奇性的人物。

林文杰在林云紫掌权后,就一直在鸿胪寺卿的位置上没有动过,直至告老。

并非他不想继续往上走。

只是林云紫掌权前期,他得考虑林云紫的处境。那时最怕别人说外戚专权。

所以,他的官职不宜变动。

后来,林文康在地方上做出了耀眼的政绩。

他知道二弟的目标。他若坐上三品,二弟将来想要升上去就不那么容易。

且他深知,二弟比他能干。不管是对家族,还是对国家,二弟都比他更适合进入权力中心。

所以,他选择待在鸿胪寺。

他把大把的精力用在寻找新作物和林氏一族的发展上。

林氏一族如今已不需要再去平阳府的白家族学求学。他们建立了自已的族学。

族学里有历届进土族人捐的书籍和读书心得。

到永兴十八年,林氏一族已经出了八位进土。

在林文康、林文彦、林文旻和十二叔之后,这十多年又出了四位。几乎每一届都有一位。

举人更是已经有二十来位。

林氏一族算是彻底起来了!

林文杰和刘心瑶知道,林云紫和林文康都希望改善民生。

但农作物产量和手工技术不提升,政策上再如何下功夫,效果也不会太过显着。

林文杰在接待外宾和掌管朝贡上很上心,他一直不断寻找新的农作物和新的技术。

刘心瑶的商队也在海外和塞外寻找,并且建立了专门的工具改良团队。

他们在永兴五年发现的海外农作物,在永兴七年被黄浩成功种出,比玉米的亩产还高出许多。

此后的十来年,林文杰发现了十多种新的农作物。

当然,大多数不能作为粮食,但也丰富了百姓的餐桌。且不同地区的百姓可选择种植的作物种类也变多。

刘心瑶在工具改良上也有突破。

永兴十年,成功改良了犁和耧车。

永兴十二年,再次改良织机。

永兴十五年,改进制茶技术。

林文杰和刘心瑶的努力,终于在皇上亲政后的第二年,换来了一纸诏书。

永宁伯爵位世袭!

黄浩也因为在司农寺的出色表现,有了正儿八经的官职。

永兴四十二年,端怡太后崩!

皇上追封她为端怡成皇后!

奇凤村关于凤凰的传说成真!

————

全书完

番外 林云紫和李承昭1

(提示:第二卷所有的番外只为答谢,和正文内容无关。)

林云紫再次回到地府,又去办了暂住手续。

没两天,投胎办的人找来了。

因为按规定,林云紫该去投胎。但林云紫一直没去投胎办报道。

“我不去,我要等我妹妹。我妹妹还有二十年寿命,我若离开,怎知道你们会不会把这二十年给收回。”

林云紫当即就将投胎办的工作人员怼了回去。

“凤命女,我们可都是正规部门,怎可能出尔反尔?”

“我可不信,我妹妹之前怎么就在你们那被骗了?”

“那是诈骗分子,不是我们投胎办的工作人员!”

“我不管!”

那工作人员没办法,对于凤命女他又惹不起。更不可能像对付她妹妹那这样,让保安强行把人弄去投胎。

只能回去给主任汇报。

主任长叹一声,只能亲自出马。

这年头,领导也不好当。

林云紫看到他,依然是一副油盐不进的态度。

主任见此只能好言劝道:“凤命女,你可知这这一世要去哪里?都有些什么人?”

“别给我说这些没用的,我可不感兴趣!”林云紫白了他一眼。

上一篇: 仵作惊华 下一篇: 卿卿误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