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伯府翻身记事(49)

作者: 采云 阅读记录

这下刘心瑶倒是没有隐瞒。

“我们南阳有一种薄壳的核桃,产量不多,但核仁饱满,味道也极好!两年前,我祖父通过南阳知府送了少量的核桃进宫,后来得了太后娘娘的喜欢。这次,太后娘娘召了我们进京,就是想让我们每年定量供应宫里。”

太后这意图也太明显。

每年送进宫里的东西多了去,哪里用得着太后亲自把人叫来京城谈?

内务府的人都是吃白饭的吗?

明显太后醉翁之意不在酒。

但林云珠有一点不明白,太后到底知不知道凉王的心思?

若说不知道,她陪着太祖打天下,又沉淫后宫二十来年,这点眼力都没有吗?林云珠不信。

若说知道,但皇上不是她亲儿子吗?她若帮小儿子,那把皇上置于何处?

林云紫听了这些,就示意林云晓不要再多问这方面的事。

过犹不及!

但这事也能猜个大致。

李承昊看上了刘家,太后就帮忙把人给召来了京城。很可能还透露了一点想法。

从那日元宵灯会的情形来看,刘心瑶明显是知道的。

而且,不知道是刘心瑶也看上了李承昊,还是刘家碍于太后的面子,也并未明确拒绝。

淑妃在宫里多年,肯定有自已的眼线。知晓了太后和李承昊的打算,也想为二皇子争一争刘家这份助力。

于是推了娘家的白锦逸出来。

可刘心瑶明显没看上白锦逸。

弄清楚了这些关系,林云珠和林云紫都认为,林文杰有机会。

接下来,三人没有再提这些事,只单纯讨论点心和女孩子的话题。气氛倒是融洽。

直到吃过午膳,林家三姐妹才把刘心瑶送走。

第43章 李家的大戏

镇南王世子这边,过了好几天才回话。

自从林文杰把绿阑送了过去,徐定马上派了人去查那个村子,并把陈宏给盯上了。

村子那边,倒是很快有了消息。

证实了绿阑的确一直住在那边,并且那些村民的话也和绿阑说的对得上。

只是陈宏这边一直没动静。

直到给林文杰回话的前一天,才发现他和李承昊的人接触。

一切得到证实后,徐定才给林文杰回话。

然后,他让人把绿阑送走。又以镇南王府的名义,给杜首辅递了个消息:陈宏有问题。

至于什么问题,杜家人自已去查吧!

以杜首辅的能耐,还能查不出吗?

李承昊既然敢往杜家伸手,就得做好被反噬的准备。只要杜首辅查到他头上,他必定好过不了。

虽然杜家借着这个事,成功退掉了和镇南王府的婚约,也算受益者。但李承昊在杜家安插人,这是杜首辅绝对不能忍的。

至于绿阑,为什么不直接把人送回杜家?主要是要把林家摘出来。

徐定的人,话说得很委婉,“这事,是凉王府、镇南王府和杜家三家的事,永宁伯府本就是被牵连,现在也没必要掺和进来。”

这话的潜台词就是,三家大佬斗法,你们永宁伯府这个小虾米不想再被误伤,只能站远点。

当然,人家本是好意。徐定的做法也正好合了林文杰的心思。他本就不愿掺和。

果然,没两天,礼部一名主事因为这次会试的一个疏漏被革职。

要知道涉及到科举的,向来是大事。

但好在他的问题不大,只是一个无心之失,也未引起什么严重的后果。所以只是革职,小命倒是无虞。

礼部尚书是淑妃的父亲,礼部算是在二皇子的掌控中。

这个主事,是李承昊费了不少劲才从礼部撕开一条口子塞进去的。

没想到被杜首辅给直接撸了下来。

而白尚书直到人被撸,才知道那人是李承昊的人。至此,开始对李承昊的手段正视起来。

又过了两天,大理寺少卿赵大人被弹劾,在一桩案子里徇私舞弊,被皇上要求停职,并接受调查。

皇上安排调查他的人,是左都御史。

朝中都知道,左都御史是坚定的保皇党。

林云珠听林文杰和林文康说了这事后,猜测这是徐定做的。

以徐定和太子的关系,一定知道皇上对凉王一派的不满。于是递了个把柄过去,借皇上的手打击凉王一派的人。

————

朝堂上的事,林家人暂时参与不了。但有一件事,林云珠很关注。

那就是春闱的结果。

殿试结束后,很快公布了成绩。

江世杰名列二甲五十六。

江世杰虽然在参考前被算计了一把,还是位列二甲,可见原书男主实力强悍。

不过,林云珠也有些欣慰。

经过他们一家子的努力,多少改变了一些原书的走向。

江世杰在原书中,高中探花。又因其出色的长相,打马游街的时候,被京城众人追捧。

那时,又有人把林云紫和江世杰退婚的事拿出来说,永宁伯府既被人打上了势利的标签,又被嘲笑眼神不好。白白丢了一个探花郎姑爷。

之后,江世杰按惯例,被授予翰林院编修一职。

每逢他做出点成绩,永宁伯府就会被嘲笑一番。

这次,江世杰一个二甲五十六,不仅一点水花没掀起,庶吉土也没选上。

林云珠本以为他这种情况会外放,但江世杰还是有些门道,他愣是想办法留了京。还进了工部任职。

工部尚书是杜首辅的门生,工部也在杜首辅兼管范围内。

林云珠还疑惑,难道江世杰和杜家搭上了?

也不是没有可能。

上一篇: 仵作惊华 下一篇: 卿卿误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