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腹生子?二嫁宠妃偏要步步高升(104)+番外
这脸皮厚得太后都自叹不如,正琢磨着怎么和老王妃打太极时,就听得殿外传来悠扬的歌声,那歌声如黄莺出谷,婉转空灵,只一听太后便知这是谁的。
老王妃还在纳闷,向窗外看了一眼,“这会怎么有人在唱歌?”
又对太后道:“臣妇老了,耳朵不大行,一时还竟然还听不清外头唱什么呢。”
太后要比老王妃小个八九岁,耳力也好些,听得其中几个词后,唇角微勾,当即道:“这歌声多好听呀,枣儿去把窗户榻边窗户打开,好让咱们两个老婆子听得清楚些。”
叫枣儿的小宫女当即走上前把两扇大窗户打开了,两人通过窗户循着歌声往外看,正见殿外十几步外跪了个素衣女子,正扬声唱着:
“吾家有娇女,皎皎颇白皙。
小字为纨素,口齿自清历。
鬓发覆广额,双耳似连璧。
明朝弄梳台,黛眉类扫迹”
(译文:吾家有娇女,皮肤很白净,口齿更伶俐。头发遮宽额,两耳似白玉。早到梳妆台,画眉像扫地。)
老王妃瞳孔一震,跪在太后宫中的不是奚昭仪还是谁?
奚昭仪仿佛没看见殿内两个老人向她投来视线一般,依旧自顾自地唱着,她的音色极其优美,叫听者不禁沉浸。
“浓朱衍丹唇,黄吻烂漫赤。
娇语若连琐,忿速乃明集。”
(译文:口红染双唇,满嘴淋漓赤。说话娇滴滴,如同连珠炮。爱耍小性子,一急脚发跳。)
……
被虞亦禾央着来到寿康宫外的帝王驻足聆听几息,不禁微微挑眉,“这是左思的《娇女诗》?”
他瞧着身边的女子点头,难得在她的笑里瞧见几分狡黠和胜券在握,他的心不禁快了几拍,唇角扬起,果然她有她的智慧。
帝王也不得不承认,这招用的很好。
《娇女诗》是左思描写两个幼年女儿的诗词,全诗流露出他对女儿浓浓的爱意,此番奚昭仪把此诗谱曲唱出,更加动人心弦,以情动人,实在上策。
此诗本就朴实动人,再加上奚昭仪美妙的歌喉,寿康宫中的宫女各个都红了眼眶,太后更是如此。
一开始她还赞叹这个法子极妙,再后来也被诗中的朴实情感感染。
“贪华(花)风雨中,眒忽数百适……”
太后默念此句,泪如雨下,她的平阳就是爱去园子里玩,刮风下雨都不在乎。
而在一边听着的老王妃已经呆若木鸡,心中不禁开始慌乱起来。
第85章 祸福相依,奚昭仪晋升
《娇女诗》字字是女,字字是娇女,尽情尽理尽态。父母矜惜之情溢于言表,本就是出了名的爱女诗,再加上奚昭仪倾情吟唱,效果非常。
文川老王妃也被感动了一瞬,可也只是一瞬,很快她就坚硬起心肠,她也是因为爱女才做这些事的呀。
于是太后泪流满面,文川老王妃攥着手硬生生面无表情听完一整支曲子。
太后诧异地看向她时,她只淡笑道:“确实唱得不错。”然而旁的话却是一句也不讲的。
外边的奚昭仪听见没动静,惨然一笑,即使已觉嗓子开始疼痛,仍旧选择继续唱下去。
“见人初解语呕哑,不肯归眠恋小车。
一夜娇啼缘底事,为嫌衣少缕金华。”
[译文:看到人就学着咿咿呀呀的说话了,因为爱玩小车就不肯睡觉。娇娇滴滴的啼哭了一晚上是因为什么事呢?是嫌衣服上少绣了金线花。]
外边站着的帝王道:“这是韦庄的《与小女》,你们难道把所有诗词都谱了曲子不成?”
虞亦禾摇了摇头,她只捡了几首比较贴切的给奚昭仪而已,再说谱曲子也很费时间呀。
两人其实虽能交谈一二,其实也被深深触动,没说两句便不再言语,继续听里面歌声变换。
连从此处路过的宫人都禁不自禁地停下了脚步,听着这歌声。
之所以奚云的歌声能传这么远,是因为她的父母都是唱戏的,家学渊源,自是比旁人唱的响亮悠远。
从《与小女》到白居易写女儿的《金銮子晬日》(晬[zui]日:特指婴儿周岁),再到给他外孙女的诗,奚昭仪都精心谱了曲子,唱了一遍。
“行年欲四十,有女曰金銮。
生来始周岁,学坐未能言。
惭非达者怀,未免俗情怜。
从此累身外,徒云慰目前。
若无夭折患,则有婚嫁牵。
使我归山计,应迟十五年。”
殿内的太后愈听愈感动,忍不住对着窗外奚云自语道:“白大诗人生女时都四十了才盼多活十五年,你才二十六岁,如何看不到惠安出嫁的那一日?”
老王妃的嘴唇子抖了抖,表情已经开始僵硬,但不得不附和道:“是啊,奚昭仪定是能看到惠安出嫁的那一日。”
可就是不松口,方嬷嬷不由得多看了老王妃一眼,暗叹真是心硬。
外面的歌声还在继续,并且已经能听出其中略有嘶哑了,可里面的人没表示,奚云怎么能停?
身边陪着的青玉急得不行,可她也不能拦着主子,只能让她唱。
奚昭仪再次把三首诗再从头唱了一遍,愈唱愈觉得嗓子艰涩,疼痛,可她不能停,如此一刻钟后,疼痛欲裂,她再也受不了了。
“使我归山计,应迟十五……咳咳咳!”
她忍不住掩唇剧烈咳嗽,只觉嗓中腥甜一片,等她的手拿开果真如此,青玉看到她手上的鲜红血迹当即惊呼道:
“娘娘!”
“娘娘您怎么咳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