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道(39)
蒋为舟的脸色顿时就不太好了。但还是故作娇羞道:“哦?短短两句话就都说尽了?”
周志宽闭上眼,一脸陶醉道:“虽只短短两句,却让人无限遐想。”
蒋为舟轻轻拱了一下周志宽:“公子就被卖关子了,到底写的是什么呀?”
周志宽睁开眼,眼睛里净是淫笑之意,他的手摸在蒋为舟的脸上,身上。
“妖姬脸似花含露,玉树流光照后庭
出自 南北朝·陈叔宝《玉树后庭花》
。你说贴切不贴切?”
蒋为舟根本就听不懂这句诗到底写的什么,她拿过书本,对着周志宽刚才的发音一个字一个字的看过去。
瞬间,这几个字的形象和读音都印入了脑中,但是这个字就算单看认识了,连在一起蒋为舟却也不知道到底指什么。
蒋为舟虽知道这不是什么正经话,此刻却也只能硬着头皮道:“公子替我好好说说?”
接下来,周志宽一边上下其手,一边告诉着蒋为舟这句话中词语的意思。
甚至,周志宽还在其中得到了乐趣,一首诗连着一首。
“这是’金蟾啮锁烧香入,玉虎牵丝汲井回
出自 唐·李商隐《无题》
’,这是’吴营新宴起。唤两队娇羞,粉营红垒。阿平轻掉苏家舌,旋把灵犀,参透兵符半纸’
出自唐伯虎《花阵六奇》中的配词
……”
周志宽身体力行地给蒋为舟解释着每一首配诗的意思。
蒋为舟一边忍受着周志宽的动作,一边在脑中拼命记着自己学到的字句。
学了一晚,蒋为舟的身下被周志宽搞得极为不适,但也不知是不是幸运,周志宽似乎也纵欲过了头,第二日再来时,蒋为舟灌了他几瓶酒,他就顾不上男女之事,直接倒头睡去了。
夜半,蒋为舟见他睡得死,悄悄地点灯开始看书。见窗外有龟爪子的身影,当即又吹灭了蜡烛。后来听到脚步声渐远,蒋为舟便拿着书悄悄地来到了院子后面,河边的那棵槐树底下看了起来。
寻了根断掉的枝丫,点着小小的蜡烛,照着书上的字,一笔一划的临摹起来。
说来也奇怪,记多了字之后,有些词尽管是蒋为舟第一次见,但自己好像也知道这个词是什么意思了。
“好一似桅杆趁风,鸟宿池岛,僧敲月下,道人夜撞金钟
出自《花营锦阵》中第八图配词
……”
蒋为舟一面照着写字,一面,诗人所描绘的景象好像就真的在眼前铺开了一样。
池中孤岛之上,有一鸟儿林立,僧人在月下一下一下地撞着寺里的金钟。
那场景,虽蒋为舟从未见过,此刻也仿佛和写诗之人位于同一场景,亲临了一番。
“当真是神奇….”蒋为舟写得忘我,情不自禁地说道。
“神奇什么?”
突然一个男人的声音在蒋为舟身边响起,蒋为舟吓得一惊,原地蹦了一下,手中的枝棍也掉了。
蒋为舟回头一看,竟看到在这河边月下,有一身穿戎装的男子正站在自己身后,肩上还有凛凛红色披风,面若冠玉,好不威武。
难道这就是将军?
蒋为舟立马低下头向对方俯身行礼:“不知将军在此,小女子多有冒犯。”
对方却没有回她的话,只是往前走了几步,看着蒋为舟写在地上的字。
看了一会,对方没做声。但是蒋为舟已然脸羞得通红。她知道这首诗有隐喻,想来对方也一定是看出来了。蒋为舟伸出一只脚擦着地上的字迹:“我也不知什么意思,原也是写着玩的,还请将军不要见怪。”
对方却笑了笑:“你写的很好。一板一眼的,就像是印刷出来的一样。”
蒋为舟抬头看了那人一眼,正好与对方看向自己的眼神撞了个正着。
“我好像曾见过你一样。”
对方盯着蒋为舟良久后说道。
蒋为舟却对对面的人毫无印象:“想来或许是将军记错了,我本是一介村妇,将军如何能认得我?”
对方似乎也是想了好一会也想不起来到底在哪见过蒋为舟,只好笑笑作罢。
“那今日就当做是远别重逢吧。”
“你叫什么名字?”
蒋为舟犹豫了一会道:“小人名叫蒋为舟。”
对方点点头:“我叫吴系民。”
蒋为舟微微有些怔愣,她开始有些疑惑对方的身份。但她还是老老实实地向对方福了个身:“小人不敢知将军名讳。”
吴系民笑笑:“这有何妨?名字本来就是让人叫的。”
“你怎么半夜在此看书?你家住何方?为何要看《素女经》
借用古代《素女经》名字,实际与古代不是同一本。《素女经》:古代性学著作,可能是在战国至两汉之间完成,并在魏晋六朝民间流传修改的。
?你已经嫁人了吗?”
对方的问题一个接一个抛出,蒋为舟有些不知该怎么回答。
蒋为舟对吴系民也越发的感到奇怪。他难道不知后面就是妓院吗?
过了半晌,吴系民似乎也一点没有意识到自己的问题有什么不对劲的。
蒋为舟只得道:“鄙人…是刚来’隔香室’的一名妓女。”
吴系民听到这回答后,沉默了片刻。
他好像也有些尴尬道:“原来如此。难怪….你学习如此勤奋。”
蒋为舟一听这话就知道吴系民误会了,当即解释道:“小女子只是想读书认字,并非真的想钻研房中之术。”
话音一落,蒋为舟又觉得自己这番辩解很是无用。都是妓女了,到底钻研的是不是,还重要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