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桃之夭夭(17)

作者: 于飞之乐 阅读记录

这些粮食太多,一艘船根本装不下,等到船仓满了,就有下一条船过来继续装。

把粮食全都装到船里之后,孟灼华和郑毅上了来接应他们的小船。这些装满了粮食的船撑起了帆,顺流直下全都走了。

“运去给你兄长?”郑毅小声的问孟灼华。

“对,等到天亮的时候,他们都走出百十里去了。”孟灼华一边干活儿一边说道。

“你在做什么?”郑毅有些不解的问道。

“我把这些小口给堵上。”孟灼华笑道,其实不用管也可以的,但是她就是不想留下任何蛛丝马迹。

天色已经大亮,看守粮仓的几人被来来往往的船只吵醒了。他们和往常一样洗漱吃早饭,根本没有发现粮仓里的异常。

等到有管事的拿着条子来提粮的时候,他们才发现整整一粮仓的新粮全都没了。

几人匆匆的把几个粮仓全都打开了,这才发现粮食全都没了。管事急忙回去禀报。

捕快们来了之后,检查了半天,没发现有什么异常,最后只能不了了之。

这次和孟灼华一起来偷粮食的人是她兄长给她的,这些人都是军营里的军士。

等到天色大亮的时候,他们挂起了军旗。就算是遇到检查的,只要他们亮明身份,在说一句,奉命买粮,就顺利的过去了。

张家人折腾来折腾去,算账都不知道该去找谁,最后只能认倒霉。

郑毅对孟灼华佩服的五体投地,孟灼华说,她做的这些不入流的事情起不了什么太大的作用,还是郑毅他们做的才是正经事儿。

不管怎么说,粮食的事情也算是出了口气。孟灼华心情好,无事的时候,经常和表妹出去赴宴,和表哥,郑毅去骑马射箭。

郑毅给孟灼华买了很多漂亮的布匹和首饰,舅妈让府里的绣娘给她做很多新衣服。

郑毅现在只要一有时间就和孟灼华在一起,有时候还会专门去接赴宴的孟灼华和表妹,到处刷他是孟灼华未婚夫的身份。

孟灼华从抗议到无可奈何,最后到习以为常。

郑毅听说有一家酒楼的饭菜很有特色,就请孟灼华去尝一尝。两人到了酒楼,孟灼华四下张望,和自家的酒楼做着对比。这个酒楼是两层的,宽敞明亮,人来人往,伙计们手脚麻利的接待客人,下单,上菜。

“咋们坐在楼下吧!”孟灼华说道。

郑毅哪里有不答应的,伙计很快过来给他们点好菜,上好茶水和小食。

孟灼华一样一样品尝着这些小食,郑毅给两人倒茶水。这里上菜很快,味道也很好。

正当孟灼华兴味盎然的吃着菜时,大堂里很突兀的响起了一个男子的哭泣声。

伙计赶忙过去劝解,哭声还是惊动了用餐的众人,大家循声望去,是一位年轻的书生打扮的小伙子。

郑毅和孟灼华也好奇的看过去,郑毅看到这个书生之后,站起身,走了过去。孟灼华看到,两人说了几句话,那个书生就随着郑毅过来了。

“见过孟小姐。”书生虽然满脸凄苦,但是礼数很周全。

“快请坐。”孟灼华招呼道。

“这是我在书院的同窗。”郑毅给孟灼华介绍道。

等两人坐下,孟灼华又加了几道菜,书生连连道谢。

孟灼华一边吃饭一边听两人聊天,最后她总算是听明白了。

这位书生虽然家道中落,但是是不至于落魄成这样的,是他在典当的时候被典当行给骗了。

“怎么没去告官?”郑毅问道。

“去了,没用的。”书生摇了摇头。

“典当行是谁家开的?”郑毅一听就明白了。

“我打听了好久,人家都说是五皇子的舅舅家开的。”书生说道。

郑毅和孟灼华对视一眼,郑毅和同窗又聊起了别的。

作别时,郑毅告诉同窗自己现在住在知府府里,有事儿就去找他,还把自己带的全部的银子都给了他,孟灼华也把自己带的银子送给了他。

同窗拿着银子哭的不能自已,自从家里出事以来,他看的都是嫌弃和冷脸,更别说有人帮他了。

“你别着急,当铺骗了你多少银子,我让他们双倍的陪给你。”孟灼华说道。

郑毅看了她一眼,知道她这是又有办法了。

“等事情办完,我给你把银子送去,你等一等。”郑毅对同窗说道。

同窗将信将疑,抹着眼泪,和他们告辞回家了。

“用不用我帮忙。”郑毅说道。

“用。”孟灼华还在思索,随口一应。

张家的当铺是城里最大的当铺。借着张贵妃和五皇子的势,他们经常欺负客人。

除了压价特别低之外,有时候看到好东西,他们还会暗地里换掉,等别人赎回自己的东西发现不对劲儿的时候,他们就抬出张贵妃和五皇子出来压人。

遇到像郑毅同窗这样报官的他们也不怕,只要他们稍微花点儿银子疏通疏通,看着张贵妃和五皇子的面子,也就含糊过去了。

遇到正直的官员不吃他们这一套时,他们把东西和银两还给客人也就是了,反正不管怎样张家的当铺都不吃亏。

张家的当铺像往常一样早早的打开了门,刚开门就来了一位穿着华丽的书生,伙计接待了他。

这个书生是来当珠宝的,不过他的珠宝伙计没见过,翻来覆去看了半天也没看出个所以然来,最后只能叫来了掌柜的。

“不知公子想当多少钱?”掌柜的看着手里的珠子问道。

“死当,一百两一颗。”书生说道。

“价钱太高了。”掌柜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