趁南风(15)
坐了半个小时,他们起身离开。
路过前台时,向楠不由得看了一眼。
客人们排着队,店里也坐着许多人,几个员工忙得脚不沾地,不曾停歇。
显然,那个所谓老板娘,是看店里忙,临时过来帮忙的,她没有员工服,也没有铭牌。
老板是时髦洋气的打扮,穿着围裙,有条不紊地冲着咖啡。老板娘负责端上桌,收杯碟的、收银的、打包外带的,则是其他员工。
她看去时,老板将两杯咖啡放到端盘上,用手背碰了碰老板娘的鼻子,看口型,似乎是在说:“都出汗了。”
啧,恋爱的酸气。
向楠说那句话,不单单是给祝逸彬听的,也是真实所想:什么时候能追到程如珩啊。
她直来直去的,喜欢一个人,就是想跟他谈恋爱,她干不来那种“隐藏爱意,不让对方知晓”的暗恋。
祝逸彬说:“中午我请你们吃饭吧。”
向楠说:“刚刚是你请我们吃喝,换我们请你吧。”
她抬手掐了下向桐,他被迫附和道:“是啊。”
祝逸彬看了他们片刻,说:“也行。”
见这一面,他还对向楠挺有好感的,外貌不说,他很喜欢这种开朗、有趣的个性,相处起来特别放松,不像有的女生,盘算你学历、工作,又盘算你家底、薪资的。
真是可惜。
最怕对人动心,人却早已心有所属,两情相悦原本就是莫大的运气。
作者有话说:
带我的楚楚和闻阳出来转一圈
第10章 第十阵风
◎此时的向楠就是一脸慈爱。◎
向阳处。
程如珩坐在里面的位置,一盆装饰性的盆栽和书架形成一道天然的屏障,将他完整挡住,外头的人不容易发现他。
他在这里待了很久,翻看着书。
一次机缘巧合,程如珩和老板闻阳结识。
向阳处有一部分书便是程如珩捐赠的。后来,闻阳告诉员工,只要程老师来,一律免费。
不过他来的次数少,一来,他捐书也不图什么,只觉得他开这个店有意义,没必要白占人家这个便宜;
二来,窝在家里看书,没有拘束,岂不是更舒服么?
今天来,纯粹是因为国庆假期,学校部分老师组织出去旅游,程如珩找借口赖在家里,见今日阳光好,便想到了向阳处。
——闻阳同他说过,取这个名字,除了取他的“阳”字,也是喜欢照晒着阳光的感觉。
程如珩这人,倒也不是懒惰,只是会在某些时刻意兴阑珊,对很多事情提不起兴趣。
程娴说他像猫一样,对于自己喜欢的东西,死死守着,不喜欢的,怎么诱惑他都没有用,还会撩起爪子挠你。
还会被太阳晒得浑身犯懒,趴在猫垫上,偶尔动一下脑袋。
程如珩对她的形容不以为然。
“坚守”在这个时代是宝贵的品质,而自己的小世界也许是唯一能寻觅到的净土,遵从自己的心情做出取舍,也是不易。
活到这个年纪,心里还残留理想主义的火焰。追求一种身心的愉悦,其次再追求世人眼里所谓的成功。
程如珩是一个很遵循自己心底想法的人。
比如说,现时现地,他更愿意一个人待着看书,而不是应付一帮子同事。他们所能带来的精神愉悦价值,也许远不及一本书带来的。
所以,他来了向阳处。
闻阳年岁同他差不多,也是个理想的人。
不过他的理想,其中有一部分,是殷实的家底与富裕的物质生活带来的,他尽可以挥霍他的青春和钱财,只图快乐。
但不得不承认,向阳处是个好去处。
不料,竟还会碰见熟人。
向楠和他是面对面的,她看不到程如珩,他却能透过盆栽的缝隙认出她。
桌子上有一杯喝得见底的红茶,又摊开一本唐人写的笔记小说——写的多是志怪传奇,珍异之物,读来甚是有趣,他读过数次,常读常新。
今日不知怎的,竟读不进去,字像流水一样,从眼前淌过。
他们坐得离他较远,音量也不大,听不见谈话内容。
最后,他合上书,放回书架,路过前台时,员工小林说:“程老师走啦?”
“嗯,谢谢你们的款待。”
闻阳冲着咖啡,也腾空说:“程老师慢走。”
程如珩出门右拐,却发现他们三人还停留在原地,头凑着头,似乎是在对着导航研究路线。
向楠先看到他,面色一喜,“啊,程老师,好巧,”她看了眼他背后的店招牌,“你也来喝这里咖啡吗?”
“这里离我家不远,偶尔会来。”
向桐听他们打招呼,眯起眼,不动声色地打量着程如珩。
这就是向楠喜欢的那个人?
年纪看着不大,也想不到是当老师的,长得白净,以向桐的眼光,觉得太书卷气、文弱了,身高么……好吧,是挺高的,尤其又精瘦,更显得高。
向楠说:“程老师,我们找了家川渝火锅,既然正好遇上了,一起去吗?”
向桐腹诽:拜托,你要不要这么主动?
程如珩问:“方便么?”
向楠看了眼祝逸彬,似是征询他的意见。
但他还能看不出来她眼里的期待吗?简直是“胁迫”了。祝逸彬只好说:“就是顿普通的便饭,没什么不方便的。”
程如珩开了车,载他们过去。
他们将副座让给向楠,他们又不认识程如珩,而且就算不让,向楠也会抢先坐过去。
向桐先开口:“之前听我姐说,你是中文系的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