趁南风(39)
过了会儿,向楠才回复。
这次是语音:“程老师,你就告诉我你什么时候生日嘛。”
应该不是错觉,这句话的尾音带点上扬,的确有点撒娇的意味,她或许是故意的,想知道这样他会不会答应。
程如珩挠了挠眉毛,沉思一两秒,还是告诉她了:下周二。
思思听到向楠的声音,凑过来说:“我想跟姐姐打电话。”
“姐姐在上班,你要说什么,我转述给她。”
“我下次还想跟她一起玩。”
程如珩看着她,“你很喜欢这个姐姐?”
思思怕他不信似的,用力地点点头,“上次她带我玩,可好玩了。”
程如珩好笑,这才多大会儿的功夫,就把他姐姐和外甥女拿下了。
她就像大水漫金山寺,来势汹汹,迟早把他周围都淹没,只留他一个人,孤零零地立在那儿。
要怪也怪他自己,没一开始就防患于未然。
他还是如实转述了思思的话。
向楠说:“下次有机会,带思思出来玩啊。”
思思听到了,很高兴,程如珩倒好奇:你领导不会说你吗?
向楠:……会说的,我走了,再见。
杨立诚不准他们借着上厕所的由头,一蹲就是半个小时起,所以她马上就得回去,免得被发现。
向楠收了手机,回到工位上,在日历上圈出下周二,画了个小小的爱心。
嗯,她喜欢的人的生日。
这班上着上着,向楠又开始走神,该送他些什么好呢。
送书的话,不知道他缺什么,还不如让他自个买。
趁着杨立诚不在,她踩着地面,椅子滑到一个男同事身边,问道:“哎,我问你,收礼物的话,你们男生一般会想收什么?”
男同事说:“ 游戏皮肤、鞋、耳机,诸如此类。”
向楠又问:“要是不打游戏的呢?”
“那就看他喜欢什么呗,投其所好。”男同事转头看她,揶揄地笑,“怎么,向楠,你在追人啊?”
她避而不答:“我知道了,谢谢你啦。”
向楠又去问廖权杰、向桐等男生,得到的答案千篇一律。
她恨铁不成钢,又恨自己,身边怎么尽是这样一群人,真是人到用时方恨少。
向楠蓦地想起,之前加了谢天跃的微信,可以问他啊。
她左右看看,确定杨立诚没在,做贼一般地,低头飞快打字:谢哥,打扰一下哦,你知道程老师平时除了看书,还有什么别的喜好吗?我想给他送生日礼物。
那边,程娴出来拿东西,刚巧听到他们在说话,问:“你们在聊什么?”
程如珩收了手机,“说下次带她出去玩。”
过了会儿,门铃响了,程娴叫程如珩:“是我昨天订的蛋糕,如珩你拿一下。”
程如珩接过来,对外送小哥说了声“谢谢”,关了门,说:“我都多大个人了,还吃蛋糕?”
“很小的,就意思意思一下。”
程娴把菜一道道端出来,大闸蟹、蒸鲈鱼、基围虾,还有几道小炒,都偏淡口。
程如珩无奈至极,不过一个生日,三个人在家吃,还搞得这么隆重。
说了也没用,她不听。
“如珩,你从小跟我亲,才这么一点大的时候,就天天跟在我屁股后面。”程娴在大腿处比了一下,“姐姐给你做顿饭而已,没什么的。”
她拍了拍他的肩,“不要有心里负担。”
程如珩唇线抿直,垂了眼,看着一桌子菜,没有作声。
父母的结合,是那个年代很常见的相亲促成的,年纪到了,彼此条件合适,便组成家庭,有了程娴和程如珩。
对程娴,母亲不想管,父亲没空管,到了程如珩,他们多上了点心,但也是泛泛。
他们对孩子的教育原则是,独立成长,姐弟之间,互帮互助。
在经济上,他们会给予最大的支持;而生活里,鲜少有温情的时刻。
所以,比起父母,程如珩和程娴更亲近,记忆里,小时候上下学,很多画面都是程娴牵着他的手。
可明明,她也没比他大多少。
思思走到程如珩旁边,小幅度地拽了拽他的衣袖,“舅舅不要哭,吃饭啦。”
他失笑,把她抱起,“你看看,哪有哭?”
她伸出小手,摸摸他的脸,也扬起笑,“男子汉不能哭鼻子哦。”
“那女孩子就能哭吗?”
思思点点头,“爸爸说,男人是泥巴做的,女人是水做的,所以女孩子哭没有关系。”
人小鬼大。
程娴说:“思思,妈妈带你去洗手吃饭。”
程如珩说:“我带她去吧。”
他抱思思去洗手间,挤了洗手液,让她搓着,又冲净了手,把她放到餐桌边。
程娴剥了虾蟹,又挑了鱼刺,放到碗里让她自己吃。
看到这幅情形,程如珩莫名想起,一个多月前,这桌上,还有另外的人。
程娴看到他拍了张照,奇了个怪了,问道:“你可不是爱发朋友圈的人啊,拍照给谁看呢?”
程如珩低着头,编辑了一句话,连同图片一起发过去,然后放下手机。
他夹着菜,唇边带着一抹笑意,说:“就是,一个周六还要上班的打工人。”
第24章 第二十四阵风
◎无论怎么形容,都是“程如珩”。◎
收到程如珩发来的微信时, 打工人向楠正在苦兮兮地吃外卖。
因为杨立诚不喜欢有太大气味,不允许他们在工位吃有刺激性气味的食物,所以她点的是三明治和奶茶。
可和程如珩那一桌子比, 快乐水都无法令她快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