趁南风(48)
她那两条长腿不是白长的,身影一下就消失在楼梯拐角。
向楠走后,空荡的走廊仿佛还回荡着余音。
真是不可思议,居然有个女孩子为了他,午饭也不吃,匆匆来,又匆匆走,就为了给他过生日。
也不是没有女生对他示好过,但从未有向楠这样,坚持了一次又一次,不求回应,又认真真诚的。
很难不被打动吧。
程如珩也吃了一个马卡龙。
甜味在舌尖融化,蔓延开来,令人上瘾。
他们家都是这样的体质,容易沉迷某样东西,父亲爱二手书,他也爱书,程娴俗气又现实,爱工作攒钱。
但“沉迷”这件事情本身,就是危险的。
对于当事人来说,得到的精神愉悦和所要付出的代价,也许不需要进行对比,因为压根没有可比性。
就像向楠。
她沉迷于追程如珩,她付诸时间、精力,八成还顶着无故旷工的风险,只是想亲自给他送这样一份礼物。
太过仓促,他只能在微信上对她说:今天谢谢你。
几个光秃秃的字冷漠而又敷衍,他另附上一句:不用糖分促进分泌多巴胺,我已经足够高兴了。
程娴曾对他说:“你这人看着脾气温和,老好人的样子,其实最淡薄了,你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对谁都是一样的,哪会真心喜欢一个人啊。”
至少在今天,他能感受到一个人的“真心喜欢”。
他反而会觉得,何德何能。
女老师见到程如珩回办公室,打探道:“那个女生是学生,还是?”
“不是,一个朋友。”
“程老师,今天我们什么也没准备,请你吃顿饭吧,我刚在群里跟其他老师说了。”
果然,还是逃不过。他想到手头一堆事,拒绝也不是,接受也不是。
他看了下手机,他们已经在商量去哪家店了,他想了想,在群里说:我还有事,就不去了,晚上的账单我来报销。
一个老师说:你是主人公,你不来,我们还吃个什么劲啊?
有人想起来:小程,你这周还要参加那个交流会是吧?
学校安排的课程不算多,一周十几节课时,杂事一堆,这个领导来找你写篇稿,那个学生来问你要指导。
程如珩简直是在告饶:是,还望各位老师谅解。
-
向楠紧赶慢赶,好歹在下午上班打卡前到达公司。
好险,就差那么两分钟,她就要被杨立诚指着鼻子教训了,还要被扣工资。
忙了一会儿,向楠实在饿得不行,去茶水间拿了包饼干,和一杯酸奶垫肚子。
吃了压根不顶饱,她点了个鸡肉卷,下单的时候,后知后觉地肉疼,三十多一个的马卡龙,竟然被她三两口就吃没了。
拿到外卖时,杨立诚正好看到,问:“没吃午饭啊?”
向楠说:“有事去了,没来得及。”
向楠还以为杨立诚会追问,不料他说:“这周末晚上我们去聚餐吧,走公款。”
说完就走了。
但大家没有想象中的开心,工作时间本就长,聚餐又来占据休息时间,无疑是加班。
向楠顾着埋头狼吞虎咽,没想那么多。
她满心满眼的只有一点:马上要发工资了,她可以请程如珩吃饭了。
到了七点,向楠想下班了,奈何同事都还在忙,她熬到八点,实在熬不住了,直接走人。
这个时候了,程如珩应该到家了。不然,她也不至于挑在中午去祁大找他。
今天,某款游戏进行公测。
其中一个男性角色,金丝框眼镜,白衬衫,领口解开两粒扣子,唇角含笑,一手插兜,眼帘半垂,看着手里捧的一本翻开的书。
向楠一看到海报,就想起程如珩。
其实那天也很寻常吧,没有任何气氛、灯光的加成,普通的教室,他普通地上着一堂“宋词研读”课。他讲的东西,她甚至没半点兴趣。
但那天他站在讲台上,背后是多媒体屏幕,样子深深地刻在了脑海里。
在操场的第一面,引起了向楠的兴趣,她不愿意承认是一见钟情,即不肯承认是见色起意。是意外上了那堂课,才让她萌生了一点追他的念头。
思及此,她又叹了口气,品调越高,越难拿下啊,怎么追了这么久,就是追不到呢。
走到公司门口,向楠看到一个眼熟的背影,觉得自己上班上得头晕眼花了。
不然怎么会看到一个高瘦的,和程如珩身形相仿的,就以为是他呢?
近日降温,到了晚上,风呼呼地叫,树影重重,路灯照不透,使得它们如鬼魅一般。
男人身形笔直,穿着风衣,两手揣在兜里,衣角被风吹得微微向后掀起。
越走近,向楠越觉得是程如珩,可是,怎么会呢?
她极力回忆着,他今天是不是穿的这套衣服,还没想清楚,男人听到脚步声,偏过头来。
“啊!”她睁大眼,“程老师,真的是你啊。”
虚假的现实,还以为在做梦。
向楠加快步伐走过去,到他面前,他太高,她也得微微仰着脸,“你来怎么不告诉我啊?你等很久了吗?不冷吗?”
一连串的问题,足以可见她的惊讶。
“还好,没多久。”程如珩说着,“只是想试一下。”
她没听懂,“试什么?”
他说得缓慢,标准如念台词的腔调说着:“试一下,在不知道有没有结果的前提下,主动一次。”
作者有话说:
程老师不会因为意识到对向楠动心就立马跟她在一起,还需要一个过程,不过也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