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能重返十七岁(161)
粤式早点,老两口吃得可开心,结束后拐个弯就到了旗袍店。
江岁宜给程女士挑完婚礼衣服后,一家人又去了拍摄了全家福。
接下来的行程依旧很满,他们亲手制作了婚礼的请柬,并且亲自给在宁宜的朋友送去。
又仔仔细细地包了喜糖,没多久出现在办公室同事的工位上以及学生的课桌上。
这条vlog发出去后,有一条热评被送到第一的位置。
【在我看见或是看不见的地方,请你们认认真真地幸福。】
照顾程女士和老江的想法,最后婚礼是按宁宜这边的婚俗办的,比较传统。
李梦言如愿坐上了主桌。
但是作为一个尽职尽责的伴娘,她一点儿没打算饶过贺迟晏。
别的新郎被为难都是作诗、答题,到他这儿就变成了当场作曲。
所幸这种事对他来说倒不是很难,灵感来了十分钟就能即兴写一首。
后来这歌发表了,一位cp超话主持人因放出了手写原稿而彻底掉马。
从此无数人催更主持人放出小道消息,有事没事就艾特她,当然这都是后话。
此时的李梦言处在震惊之中,她精心准备的为难关卡就这么被破解了?
不甘心,真的不甘心。
但当下,她只好不情不愿地承认:“你牛,你天生就是吃这碗饭的。”
贺迟晏倒是很冷静,“不然怎么赚钱给老婆花?”
“……”
你是真的行。
最后到底是有钱能使鬼推磨,李梦言揣着红包,轻轻松松被贺迟晏搞定。
草坪婚礼,全程几乎都是贺迟晏策划的,最后几乎搞成了一个游园会。他还琢磨着演唱会是不是也可以换成这种乐园形式?
他不做歌手,也可以做一个策划的主办方,毕竟演唱会的搭建布局也是他亲力亲为。
宾客都是亲朋好友,热热闹闹地聚在一起玩乐聊天。
老江把江岁宜的手交到贺迟晏手里时,也忍不住落泪了,他哽咽了半天,最后只对他说了一句。
“你一定也很舍不得她难过吧。”
是问句,是肯定句,也是嘱咐。
平常那么能言善道的人,这种时刻也只能说出这样一句简短的话。
到程女士发言的时候,她拿出了许多年前贺迟晏给江岁宜写的那封信。
“贺迟晏同学,”程女士正色道,“‘人生海海,我要站到有你在的未来’,这是你写的。”
他轻轻地颔首。
程女士沉声下了结论,“恭喜,今天你实现了。”
他怔住,然而程女士的话还没结束:“所以贺迟晏,希望之后,江岁宜一直站在你的未来里。”
十年前的踌躇不敢前,十年后的大胆又小心。
热烈的掌声中,他们这对新人交换了一个温柔绵长的吻。
耳边声音嘈杂,江岁宜眼角挂着泪,余光瞥见了一众好友。
李梦言妆都哭花了,手背擦着眼睛在录像,嘴角却又勾着笑。
而近在咫尺的这个人。
他歌声高昂,他万众瞩目,但此刻,他泪流满面。
-
婚后仍然忙碌。
贺迟晏倒是还好,更忙的是江岁宜,尤其是到了高三后期,她都想过直接住在学校算了。
当然这是不可能的。
再忙也要抽出时间照顾某人情绪,得空就轧轧马路,看看电影,或者直接让贺迟晏听她试讲课。
他们经常被拍,有时候是狗仔,有时候是路人,有时候是粉丝。省心的是,从来没有传出过婚变的传闻,他们有在认真幸福。
分校第一进附中的活动还在继续,贺迟晏拨出了一笔钱用于资助这些学生。
这回高三过来的是一位小姑娘,也恰好在江岁宜班上,叫陆时宜,她觉得很投缘。
后来,江岁宜带的第一届学生毕业了。
可能对第一届学生的感情就像初恋一样,她真诚地希望他们好好长大,可却也希望时间可以再长一点。
高考前一天,她走进班上的时候,所有人齐声给她唱歌,唱的还是贺迟晏的歌。
本来不想流泪的,但最后实在没忍住。
她抱着他们送上来的花束,在黑板上签上自己的名字,批准了他们的永久请假条。
“仙女!别伤心,说不定明年还会再见呢!”
言外之意,打趣自己要复读。
江岁宜哭笑不得:“少来,千万别让我明年再见到你。”
那一届考得格外好,甚至班上还出了一个状元。
她想她今后如果对下一届学生说“你们是我教过的最差一届”,也算有理有据。
后来附中校庆,她还是见到了那帮已经踏入大学的孩子。
“江老师,我后来才知道,教师节是您生日。”何徐行穿着附中校服,趴在她新工位的玻璃上,“所以当时录节目时,我晏哥都是故意的吧。”
“对对对,当时我晏哥做的很多事情,我都不太懂,现在全悟了。”
“是啊是啊,高考毕业后的那个暑假,我把《重返十七岁》又仔仔细细的看了三遍,发现哥真的是个心机boy。”高一时的语文课代表如是说,“他哪是想当课代表,他只是想当您的课代表。”
江岁宜看着面前站立的七八个学生,摇摇头笑着说:“我请你们吃饭吧,咱们边说边聊。”
众人笑闹着说好,忽有一人问何徐行:“哥们,你女朋友怎么没来?”
“女朋友”这三个字的重音格外明显,巴不得想让她知道一样。
几个人七嘴八舌:“老师您猜猜是谁?”
看着他们笑意盎然,江岁宜神色自若地问,“媛媛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