烽火燃(119)
偶尔耽搁,也是去了解边关动向和国库情况,或者帮太子处理一些政务。
日复一日,齐宵燃几头忙,身体也逐渐消瘦。
花公公于心不忍,每每劝说,但齐宵燃仍旧如此。
可即使他照顾得再细心周到,文宣皇帝的身体还是每况日下。
齐霄燃刚回宫时,文宣皇帝每日还能吃两三碗药粥,眼下一日竟连一碗,也吃不下了… …
那双苍老的手,如同床边彩瓶内,插了数日的桃花枝一样,逐渐干枯… …
“哎… …”
齐宵燃轻叹着取出花枝,恍惚间想起了儿时,文宣皇帝抱他逛御花园时的情景。
那时他才四、五岁,够不到树上的桃花,是文宣皇帝举着他,摘下的桃花枝。
随后又抱着他去看了杜鹃和海棠园,即便满头大汗,也不舍放下。
可记忆里,那一双温暖有力的大手,怎么在眨眼间,就变得如此苍老脆弱了… …
[父皇… …]
齐宵燃抓着那双手,趴在榻边,默默流下泪来… …
“燃儿,怎么,哭了?”
“父皇,没哭… …”
齐宵燃赶忙抹掉眼泪:“是沙子进了眼睛,父皇醒了,想吃些什么吗?儿臣叫人去做。”
文宣皇帝缓缓摆手:“不必,吃不下,咳,咳咳… …这些日子,燃儿辛苦了。”
“父皇既知儿臣辛苦,就要好好吃饭喝药,快些好起来。”
文宣皇帝无力微眯的双眼,慢慢弯起:“呵呵,若是你皇长兄,断不敢说这样的话。”
“长兄敦厚孝顺,自然什么都顺着父皇的,但药要喝,饭也要吃,儿臣这就叫人做碗当归鸡肉粥来,父皇务必吃些才好。”
“呵呵,好。”
文宣皇帝微笑着,点头应下:“有你在侧,朕心甚悦,但召你回宫,是想让你帮着你长兄,处理政务的。”
“皇长兄协理政务多年,又有尚书令、中书令两位肱骨大臣辅佐,朝中稳定,儿臣忧心的是父皇的身体,和… …”
齐宵燃慢慢试探道:“和辽东局势。”
“咳,咳咳… …杜枫年,朕要把他召回来,只是近日一直在思索,派谁去替换… …”
“父皇,朝中若无良将,可考虑,从边关调配… …”
“你是想说,沈萧云?”
“儿臣知道,父皇对沈将军仍有疑虑,但儿臣与之一起经历了很多… …关乎生死之事,儿臣相信沈将军绝无异心。”
“什么?”文宣皇帝瞬间皱眉:“咳,咳咳… …关乎生死?你在漠北,又受伤了?”
“儿臣没事,但父皇问及不敢欺瞒,沈将军出征蛮族时,儿臣不慎中了蛮族邪术,是沈将军以命相救,才护了儿臣周全。”
齐宵燃拉着文宣皇帝的手,将天山童姥巫蛊一事,添枝加叶。
未免文宣皇帝担忧,刻意淡化他的险情,只把沈萧云救驾的情形,描述得九死一生。
而文宣皇帝听后,却并不为所动:“虽英勇,但身为臣子,又是武将,护君乃是职责,他若弃你不顾,下场,只会和那邵家子一样。”
“邵公子做法虽不耻,但临危之下,人都是求生的,而沈将军却能以命相护,儿臣感念,此举也足以证明其担当和忠心,若有异心之人,绝不会不顾自己生死。”
文宣皇帝微摇摇头道:“燃儿,你是皇子,是君,而沈萧云是臣,你可以记住他的功,给他赏赐,但不能把臣子做的分内事,当成是恩。”
“父,父皇… …”
齐宵燃惊讶的抬起头,突然觉得面前这位,在他心中一直是位慈父的文宣皇帝,格外陌生。
作为父亲,文宣皇帝给了他所有的宠溺与关爱。
作为丈夫,宫中妃嫔虽多,但与皇后,一直是相敬如宾。
作为儿子,对先帝,文宣皇帝也一项恭敬顺和。
而作为帝王,齐宵燃虽没忘记七年前那场腥风血雨,但眼下却是第一次,真真切切的感受到,帝王的冷酷与无情… …
第八十九章 不正经的勇安侯
几日后。
文宣皇帝让太子理旨,封沈萧云为勇安侯,以嘉奖他护主之勇,平定蛮族之功。
他则亲自下旨,召杜枫年回都,让辽东青龙军副将,暂代主帅一职,
当这龙恩浩荡的圣旨,翻山越岭来到漠北城时,郭子龙和玄武军将士们,都喜出望外!
而受封勇安侯的沈萧云,却是一副得之不喜,失之不忧,宠辱不惊,去留无意的样子。
与之相比,随圣旨一起送来的,齐宵燃的信,才更让他舒心和安心。
【萧云:
恭贺受封勇安侯,君本该在侧与你同乐,可父皇身体每况日下,恐不能持久,日后再为你庆贺。
朝中暂稳,父皇已下旨调杜枫年回都。
原是推荐你,无奈父皇始终有所忌惮,故命东青龙军副将,暂代主帅一职。
杜枫年若归,便安。
但唐家大公子班师六万回都受封领赏,虽求得皇长兄下旨,让其就地扎营,但吾心始终有所虑。
萧云,随信附上亲王印,江南可通行无阻,早做部署,防患以未然。
数月不见,君甚念,望保重身体,务让君忧。】
“哎… …”
“小侯爷,哦不对,是勇安侯,叹什么气呀?”
沈萧云扭头见是黎济,立刻调侃道:“哟,舍得回来了?你再不回来,我可要去找严大人,要人了。”
黎济撇了撇眉:“这是什么话?属下可是快马加鞭赶回来的,怎么了?宫中有变?”
“没有,只是… …哎,圣上龙体欠安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