烽火燃(131)
沈萧云眼下也没心思提醒他注意言行,只忙着叫人把太子送去偏殿。
“王爷别担心,臣刚看了太子的伤,虽重,但并未伤及要害。”
“那就好… …”
“太医很快… …王爷,您怎么了?”
见齐宵燃步伐虚晃,沈萧云眼疾手快的扶上他的背,顿时手心一阵湿润!
“王爷,您受伤了?!让臣看看… …”
“没事,皮外伤而已,一会儿太医处理一下就好。”
齐宵燃侧身躲过,他后背可不止这一道剑伤,还有十多条,被二皇子用匕首捅出的伤痕… …
“坐下。”
沈萧云将他按到凳上,不由分说的拉开了他后背衣衫。
原本绑好的纱布,被刚才那一剑割散,纷纷脱落。
一道道触目惊心的伤痕,犹如万箭穿心,戳得沈萧云心口直滴血。
“谁干的?二皇子?”
沈萧云狠咬着牙,心中既悲愤,又愧疚:“是臣,救驾来迟了… …”
“不迟,萧云,你来了,大周的江山才没落到奸人手中,这点伤,不碍事。”
“怎么不碍事?他这是在,戳我的心啊… …”
“萧云… …”
齐宵燃回身将他拥入怀中。
数月未见,本就刻骨相思,又刚刚经历了一番惊心动魄,差点生离死别。
此刻,也顾不得人多眼杂,抚着沈萧云的脸,一下吻了上去。
“王爷… …”
沈萧云轻推了一下,可看着眼前朝思暮想的人,两眼含泪,心中仅存的理智,顷刻间便被欲望占了去。
手掌不受控的扣住齐宵燃的后脑,用更热情的吻,回馈… …
“哎哟喂~没眼看没眼看。”
顾墨渊好死不死的,这个时候领着太医,走进了偏殿。
沈萧云吓了一激灵,立刻干咳两声,极其生硬的解释道:“我,那个… …王爷,眼睛落灰了,我… …”
“编,接着编啊~六王妃~”
顾墨渊叉手笑道:“圣上叫你去敬媳妇儿茶,王爷包扎完伤口,陪王妃一起去?”
沈萧云:“… …”
齐宵燃:“… …”
两人对视一眼,又看向正在为太子止血的太医,一时无话… …
第九十八章 元帅印
“臣,沈萧云,参见皇上,愿吾皇万岁。”
“咳,咳咳… …外面,如何了?”
“回陛下,叛军还未剿清,但大局已定,六万青龙军分散在外,但眼下即便返回也攻不下皇城了,陛下安心。”
“嗯,清理干净… …”
“父皇,兵,无非也是听命… …”
齐宵燃插话道:“剿灭,伤的也都是大周的兵,儿臣恳请父皇赐沈将军元帅印,见到圣旨和元帅印,叛乱即刻便可平息了。”
文宣皇帝沉默半响,既没有答应,也没有拒绝。
询问完兵情后,只让沈萧云把二皇子带出去,关押起来。
随后问过齐宵燃,太子的情况,又命人速速去请尚书令。
做完这些,文宣皇帝喝了一杯茶,缓了好大一阵后,才开了口:“燃儿,眼下皇城五军聚集,有三十多万兵马,咳,咳咳… …你可知,现在给元帅印,意味着什么吗?”
“儿臣明白,沈将军不止能指挥这些兵马,还会得到所有兵权… …”
“不,他得到的不是兵权,而是大周的天下啊。”
“父皇,沈将军绝对没有这样的野心。”
“眼下没有,得到元帅印之后呢?”
齐宵燃双膝跪地,郑重的行了一个君臣大礼:“儿臣敢拿性命担保,沈将军绝不会做欺君罔上,谋逆不轨之事。”
文宣皇帝虚抬抬手,示意他起身,但齐宵燃仍坚持跪着。
见他如此执拗,文宣皇帝虚眼看了片刻,诧异的问道:“你为何,对他如此深信不疑?”
“此番救驾,敌众我寡,但沈将军还是千里奔骑的来了,足以证明其忠心。”
“此前呢?从前腰牌一案,你就格外护着他,还替他带兵去西京,沈萧云去辽东,你又特地回宫,将朝中对他不利的言论,全部挡了回去。”
文宣皇帝想了想,又道:“沈萧云想打突厥,朕知道,国库紧缺你又连夜研究税法,燃儿,你和他之间,到底发生了什么?为何要这般,全心全意的帮他,护他?”
齐宵燃被问得呼吸一滞,暗暗捏紧了拇指:“沈萧云,为护家国不惧生死,为担起大周安危,不惜个人荣辱,在漠北,他韬光养晦,背负满城骂名,是怕被父皇忌惮,但更怕大周边关战事再起,朝中无将可用… …”
“荒谬,咳,咳咳… …难道我大周安定,就只靠他一人撑着?顾墨渊不也在外头?”
“父皇深知,顾将军是水师,陆战兵马作战调配,他不如萧云,外面五军兵马,若无元帅印安排起来难免扯手。”
齐宵燃深吸一口气,抬眸直视道:“且眼下西京兵权仍在唐家人之手,一道圣旨,他照办则罢,若,不听呢?眼下大周,还有谁能去打?西京、辽东,带这么多兵马来都城,金人、突厥会不会乘机作乱?若边关烽火燃,眼下大周,又有谁,能灭?”
文宣皇帝听着这句句在理的话,陷入了沉思。
寝殿内的烛火,被门缝透进的细风,吹得摇摆不定。
齐宵燃背光跪在榻前,整个人都沉在了灯影下。
恍惚间,文宣皇帝竟从他身后,若隐若现的看到了先帝的身影。
看到先帝,正在向他点头… …
[父皇… …]
文宣皇帝心中默默唤了一声,再定睛看时,齐宵燃身后,除了在门边远远站着的尚书令,再也没了其他幻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