烽火燃(74)
… …
这一夜,蛮族部落厮杀声不断,青翠的草被染上一抹暗红。
天明,乌云飘来,大雨如期而至。
可整整洗刷了两日,草原上仍残留着血腥气… …
这一仗,天狼部伤亡惨重,狼王也死在了乱刀之下。
蛮王还亲手砍下了狼王的头颅,交给使团作为交代。
结果虽不能算坏,但却不是严玉清想要的… …
本想着蛮王与狼王在窝里斗个几月时间,斗得两败俱伤时,沈萧云再带兵杀进。
哪知狼王竟会如此冲动,而蛮王也事先有所准备。
现在,剩下的天狼部族全部归心,蛮王没了掣肘,时间越久,只会越壮大。
而大周都城,却迟迟没有传来发兵信息… …
文宣皇帝气急攻心,昏迷了两日后,才终于苏醒。
又修养数日,虽能下地上朝了,但精气神却明显不如往昔。
“咳… …咳咳… …把那个不孝子,给朕带上来… …”
三皇子褪去华服,穿着一身朴素常衣上了殿。
文宣皇帝晕倒前,未来得及下旨,刑部也不敢收监。
但齐宵燃怕再起风波,便向皇后请了懿旨,将三皇子圈禁在了王府中。
三皇子日日如坐针毡,度日如年。
只五六日的功夫,整个人就然瘦了一大圈!
眼下更是面容蜡黄,憔悴不堪,眼窝也深陷得厉害,已然没了从前雍容华贵的气度。
“儿臣,参见父皇,愿父皇圣安。”
“逆子!”文宣皇帝扔上一迭证词,斥问道:“你还有什么要说的吗?!”
看着眼前厚厚一迭证词,三皇子反而不怕了,只冷笑了一声:“墙倒众人推啊。”
“齐宵锦,朕对你不薄,你为何要谋反?!”
“不薄?”
三皇子缓缓抬起头,脸上挂着冷色:“父皇,皇长兄软弱,二皇兄呆木,四弟是个闲散货,六弟年幼顽劣,分明儿臣才是最优秀的那一个,不是吗?”
第五十五章 宣旨使
“怎么?你还想当太子?!咳… …咳咳… …”
文宣皇帝捶着胸口,咳了半响才道:“太子性子虽柔,但为人忠厚,二皇子虽不机敏却饱读诗书,四皇子是有些糊涂事,但对人没什么心眼,还有你六弟,他才不顽劣,只是做事有自己的准则,而你!欲壑难填,居心叵测!”
“欲壑难填?居心叵测?呵呵,父皇忘了?早年间湘北旱灾,是谁去救的灾?岭南山贼横行,又是谁去剿的匪?!”
三皇子抬起头,眸中戾气喷涌而出:“太子那软弱样儿行吗?二皇兄那书呆子行吗?四弟那糊涂虫行吗?六弟那个整日舞刀弄枪的幼子,行吗?!”
“你还有脸说!咳… …咳咳… …”
文宣皇帝再次捶了捶胸口:“湘北灾粮你没下多少?剿匪查抄出的银钱,你又贪了多少去?!别以为朕不知,只是没跟你计较!没想到竟纵得你如今,贪起军资来,还准备供养军队造反!”
“这天下,应该有能者居之,儿臣只用自己的办法去争而已。”
“事到如今,你竟没有半分悔意?”
三皇子摇了摇头,面露苦笑:“成王败寇,没什么好后悔的,要杀要剐,任由父皇处置吧。”
“你倒还有几分骨气。”
文宣皇帝微微后仰,靠到龙椅上:“念在父子一场,朕不杀你,去北疆给朕好好吹吹北风醒醒脑,无召,永世不得回都,下去!”
帝王雷霆之怒,震荡朝野。
三皇子被废为庶人,全府妻妾一起流放北疆。
户部尚书被革职,秋后问斩,其余工部、兵部涉案官员通通依律处置。
荣安侯府从侯爵降为子爵,革去军中职务,黄龙军由文宣皇帝自理。
而杜卓,死罪虽免,但秋后,便要去到那荒寥的南疆,度过余生了… …
内事终清,文宣皇帝终于写了发兵蛮族的诏书,与虎符一起,交到了齐宵燃手上。
起程那日,都城天朗气清,春和景明。
白云悠悠浮与碧空,落花夭夭飞满皇城。
三位皇子皆出城相送。
太子拉着齐宵燃说了一车叮嘱的话。
二皇子原本话就不多,见插不上嘴,便也懒得开口。
就连他今日来,都不是本意,是被母妃生拉硬拽,赶上马车的。
四皇子倒是心甘情愿来的,但心思吧,却不在送行上… …
“六弟啊~”
四皇子笑得春花灿烂,将一个锦盒递到齐宵燃手中:“帮忙把此物,带给沈将军吧。”
“… …四皇兄,这是何物?”齐宵燃看了一眼,并不接。
“是精心为沈将军挑选的汉白玉… …喂,喂!六弟!别急走啊!盒子还没拿!”
四皇子睁眼看着齐宵燃渐行渐远的身影,又看了看手中的锦盒,随后又挠了挠头。
愣是没反应过来,一项仗义的六弟,为何今日连这么点小忙,都不肯帮?
… …
一路上,齐宵燃马不停蹄,日夜兼程。
明明是从都城到漠北,却有一种归心似箭的感觉。
随行的侍卫们还好,可那花公公本就有了些年纪了,几日折腾下来,实在有些吃不消了。
夜里坐在篝火旁,好一通苦口婆心的劝说。
当然除了他自己吃不消外,也是真心担心齐宵燃的身体。
别说,还真挺有用!
隔日,花公公一觉醒来,就发现自己被丢下了… …
侍卫回话说,齐宵燃带了一队人马,先走了,让花公公慢慢赶路,不着急… …
不着急… …才怪!
花公公差点儿没当场吐出血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