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说实话,我是我哥最大的粉头(301)
琇莹忍不住坐起身子,覆在他肩头。
“不行不行,那就不灵了。”
阿政难得无语,斥道,“迷信!”
琇莹在他肩头笑得喘不过气来,他挥了挥手指,做出高深莫测的样子。
“非也非也,我是创造迷信的。”
他几年前不光专门让人写小说传播大秦君臣的丰功伟绩,还亲自与李斯合作上手编了他阿兄敕封的神职。
所以他是造神者。他阿兄是封神者。
阿政突然懒得理他,因为那琇莹那敕令写的太中二,虽然很酷,但他不会承认。
“还是修坟更称你对自己的未来定位。”
他开了个玩笑。
琇莹笑得抬不起头。
“我明天就去了。阿兄放心,我贤惠着呢!”
上能招神理朝政,下能修坟缝衣服,贤惠是真贤惠。
阿政又一次无奈附合。
“那阿兄谢谢璨璨。”
琇莹笑得更灿烂了。
他是有三分颜色就要开染坊的,在阿政面前没脸没皮惯了,直接抛了个魅眼。
“不谢不谢,谁要我欢喜阿兄呢!”
阿政摸了摸他的头发,“乖孩子,你要是再不睡,那你下午就去吧,事不宜迟。”
琇莹顿时卧倒,拉上了兽皮,闭上了眼睛。
怎么可能,他才不要一个人,大家一起去才是秋游!
三个月的骊山。
五个人休息时灰头土脸的蹲在地上,但状态明显分成了三派。
张苍跟着琇莹一起在人群中侃大山,主打一个阳光开朗大男孩。
沉默派曹参静坐在地,望着他俩吃粥发呆。
他自从到了财务部,有时候会觉得秦国公子都不太正常。
前有扶苏公子静立窗前望妻石,后有琇莹公子皇陵搬土不改其乐,初见的贵公子人设崩了一地。
蒙毅看见跟服役的人完全打成一片的他公子兄长,忍不住同小时一样摸了摸自己的头,笑得开心。
当年陛下生辰,他琇莹兄长也是这样,一个人走遍了咸阳城每一个地方,给每一个人都分了糕和木条红绸。
琇莹兄长一直像太阳。
他露出了点怀念,与同为微笑派的萧何分享说,“现在咸阳城中红火的糕,我很早便尝过滋味。转眼过了二十年了,白驹过隙。”
萧何含笑,“大人想要的味道还在。”
正巧琇莹偏头,见他们俩笑,也露出了一个笑脸,灿烂的像太阳。
蒙毅朗笑起来。
“一直在啊。”
始皇十八年,打了三年的西边三线大获全胜,大秦外交学宫姚贾先生,伴琇莹公子前往交涉。
双方经过亲切友好和“一点点”大秦特有的暴力外交特色的协商后。
西域各国被迫同意了大秦的所有的条件,包括但不限于规定秦文,秦语是这片大陆的官方语言和文字。
允许在大秦圈地范围内允许秦商建工厂并且给予特权。允许秦官方在此地建设学校,传播知识,教授他们文字制度。允许凡大秦出口的布匹粮食等货物皆不加关税。
当然大秦也对他们的识趣作出了表示,大秦在各国都会建使馆,某些不特别听话的地方,大秦甚至决定驻一两万军保护他们安全。
学宫将为各国王室每年发放西域留学生名额,让他们前往大秦学习,帮助他们发展。
他们条件一出,各国纷纷表示将出人出钱建设往大秦的道路。
甚至为歌颂大秦皇帝陛下的仁慈,他们将会为至高无上的陛下建设富丽堂皇的宫殿。
这个协商之后,西域各国在大秦铁蹄之下虽不敢明面吐槽琇莹和姚贾,但是他们的史书中记下了他们当时给这俩的封号,用秦话,美若满月的帝国恶虎亲王和无赖的帝国喉舌。
对此,作为当时谈判主力和被吐槽的主要人选的琇莹公子表示。
嗯嗯嗯,好意思说别人太厉害,他们连个队都凑不齐,一个队,一开口叽了呱啦说了八个国家的语言,像是一堆修练成精的鸭子。
要不是我方姚大人学了八年,真对付不了他们。
哼!
所以为了造福人类,我阿兄直接又来了一个大一统。
说什么爪哇话,都说秦语。
不学?不听我阿兄的话?
硕,拿公子弓来。我非给他们一起串成个串。
我当时弯弓如满月,环顾四周,不知谁是对手。
切。
做为我方主力的主力,双眼眯成缝的姚贾先生也表示。
呵呵,秦语的协议你看不懂。
看不懂,我没解释?
不明白?不明白你学呀!
我不是说了吗,从小孩时开始学就够了。
不想学,你说什么?
公子,让蒙将军都砍了吧,再换一波!
所以大秦史书表示根本是那些人污蔑,期间全是友好,没有暴力。
我们使臣大国之姿,才没有拍桌子骂人,也没有随便拿剑,更没有用他们的语言对骂!
我们只是砍了桌子,拿了弓箭,用秦语骂人罢了,我大秦礼仪之邦,特别友好。
协商后,使团就领着西域各国君主,或是自愿或是被迫前往咸阳与大秦签定协议,递交降书。
满朝文武乐不可支,立马定下了仪式,要显示他大秦万国之上的仪态。
宗正老当益壮,摩拳擦掌,恨不得现在就给他们的国王披上衣服,学好礼仪,为他大秦再添一笔彪炳史册的荣耀。
在满朝文武之中阿政和琇莹的淡定格格不入。
阿政是生性沉稳,虽然也自得,但早已经不上脸了。
至于琇莹嘛,则是在心里默默担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