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想当你弟弟了(125)
李一菲的病让他心里非常的不安,肖同从家里刚回来的几天,有去图书馆里疯狂看癌症方面的医书。
但他在医学方面实在一窍不通,之前也没有涉及过,并没有得到什么有用的信息,只是更了解了癌症治愈的可能性有多低而已。
看医书的后果就是肖同对李一菲的病情更加忧心了,而他唯一想到的自己能做的可能就是挣钱了。
尽管他心里也很清楚,自己现在还没有可以负担起李一菲医药费的那个能力,毕竟癌症在治疗的过程中的花费是不可估量的。
而王舟看着越来越心情郁结闷闷不乐的肖同,他对肖同的忧心一点也不低于肖同对李一菲的忧心。
在适应了家教工作后,大学里的课业少,若不加入什么社团活动的话,他们的课余时间依然是比较充裕的。
学校里有勤工助学的岗位招聘,校内兼职不用外出,也要更方面多了。
而且学校也会考虑到同学们的学习生活,不会安排太过繁重的工作。
王舟和肖同一起应聘了图书馆的图书整理的兼职,虽然薪酬一般,但两人都不是在生活中铺张浪费的人。
由此,两人以后每月的生活费用可以不用再用家里的钱了。
此时,两人已做两份兼职的事并没有第一时间跟杨凌和李一菲说。
十月底,两人回家,李一菲还和王舟肖同一起下楼到医院树荫下散步,还是一样的消瘦,脸上愈发的没有肉了。
倒是没有太显病态的样子。
返校时,杨凌拿生活费给两人,两人拒绝了,并跟杨凌说了已做兼职的事,且已领到了工资。
说大学课业很少,课余时间太多,他们闲着也是闲着,就找兼职做了,就当做为以后步入社会提前历练一下了。
杨凌听后鼻子一阵发酸,这让她又想到了很多年前,小舟小同父亲车祸去世那会儿。
短短几天的时间,两个只有八岁大的男孩子,像是突然长大了好几岁似的。
像个小大人一样收拾自己和李一菲喝光的酒瓶,打扫房间,还给自己和李一菲熬稀饭,尽管稀饭都快熬成干饭了。
十一月底,李一菲的父母不知从哪得知了李一菲的病情,两个年近七十岁的老人找来了医院。
李一菲的病情也瞒不住了,只能如实跟两位老人说了。
李一菲父母年纪大了,本来身体也不太好,常年吃药,探病回去后,李一菲父母双双病倒。
十二月底,李一菲母亲撑不住去世了,李一菲闻此噩耗,情绪一度低糜到了极点。
吃什么吐什么,好几天无法进食,只能靠输营养液补充身体所需,病情也急剧恶化。
杨凌看李一菲这样,整个人也处在崩溃的边缘。
132 太多的不甘
肖同回来参加了姥姥的葬礼,王舟不放心,无疑也请假跟回来了。
肖同看到李一菲明显又瘦了一些,可能因为姥姥去世的关系,精神状态也没有上次好了,他心里别提有多难受了。
避开李一菲问杨凌关于李一菲病情的事情,杨凌如实的跟肖同说,你姥姥去世的事,一菲过于伤心,情绪波动较大,病情有些恶化了。
肖同听后心痛难耐,很想守在李一菲身边时刻陪着她,奈何自己还有学业不能置之不理。
还好快年底了,学校再有一个月左右也就放寒假了,他也只能先回学校再熬一个月,就能回来好好陪一陪李一菲了。
在李一菲住院的这三个月里,由于病种的特殊和杨凌一再要求所有用药都用最好的,的情况下,李一菲的治疗费用如流水一般。
杨凌和李一菲在经济上只能算是小康,并没有家财万贯的家底,两人多年的积蓄在这三个月里几乎已经用尽。
杨凌不敢跟李一菲说,每次李一菲问,杨凌都会跟李一菲说,放心还没花多少钱呢,你又没办法做手术了,保守治疗花的都是小钱,我这不每天都在工作嘛,给你看病的钱咱还是有的。
李一菲的治疗一天都不能断,特别是李一菲现在病情又恶化的有些厉害,动不动就腹痛不止,吃进的东西少,吐掉的东西多,身体越来越虚弱。
钱的问题迫在眉睫,但杨凌没办法跟李一菲说这样的事,更不可能去跟还在上学的王舟和肖同说,她心里急的不行。
一月初,杨凌到中介紧急卖掉了自己名下唯一的一套房子。
但其实即使杨凌不说,关于在医院的开销,李一菲也不是完全不知情。
尽管杨凌总是藏着每天护士送过来的用药流水单,李一菲也是偶尔会看到的。
李一菲又不傻,只要稍微估算一下,就知道这几个月为了自己的这个病,到底花了多少钱。
李一菲知道,杨凌在自己身上一定会拼尽全力的,二十多年的相处,她们之间早就不是普通的闺蜜情那么简单。
也许在杨凌心里,自己就像是她一母同胞的亲妹妹一样,看着自己病痛缠身,过早的离开人世,对杨凌来说,无疑会是一个沉重的打击,她又怎么可能只是尽力而为呢。
所以李一菲也不想违心又虚伪的劝杨凌,不要在自己身上花太多的钱,不要为了自己再一次变得一无所有,甚至有一天变的负债累累。
不要为了自己倾尽全力,因为即使这样做了,也不会给自己的生命争取到多少时间。
李一菲心里很清楚,假如自己苦口婆心的跟杨凌说这样的话,可能只会伤她的心,是阻止不了她的。
杨凌向来都是一个非常有主见的人,想做什么也从来不容谁置疑,没有人可以改变她的想法和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