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领证了,但不熟(122)+番外

作者: 我准时下班 阅读记录

轿厢门开启。

朱芳华迈出电梯,忽然停下使眼色,“小林,来帮我提壶热水。”

好端端的提什么热水。

林眠估摸她有话要说,嗳了一声,跟着人往党群办走。

走廊把头的开水房,空无一人。

朱梦华掰动开关,借着汩汩水声,低低问:“福利房那事,温分给了小关,你是不是哪里得罪她了?”

她话说得很委婉。

分房是温操作的,给谁不给谁也是她做主的。

两个意思,就看林眠能不能听明白。

朱芳华本来不想多事,但她见不得关乐乐好,又深知林眠为了房子大费周章。

透漏点消息给林眠,是巴不得她把事闹大,最好让关乐乐空欢喜一场。

利不利己无所谓,损人就行。

然而,话音落在林眠耳朵里,又是另一个意思。

从广告会开始,她是发觉温慈有意针对她,可从朱芳华嘴里听到,还是让她心惊。

难不成温总的“刁难”已经这么明显了?

她又想起一件事。

当初朱芳华逼她入党和分房二选一时,集团HR李说过,生活版有个福利房名额,但让温慈协调走了。

算算时间,差不多正是关乐乐刚来趣可那会。

一切逐渐明朗。

看来总编真打算卸磨杀驴,过河拆桥了。

这一刻。

事实再度证明,能量是守恒的。

命运馈赠的礼物,明码实价。

搬去玫瑰园,与之相应的代价,有可能是失去工作。

她不愿意。

开水腾起白色水雾,正好遮住林眠半张脸,林眠接话:“请您老指点迷津。”

皮球又被踢回来。

朱芳华老奸巨猾,避嫌一笑,“你们编辑部的事儿,我哪里清楚呀。”内部矛盾,外人何必插手,她就是提个醒。

“感谢组织关怀。”林眠会意,话也回得漂亮。

-

这一早上,林眠忙得没顾上喝一口水。

集中交稿期。

上次复审稿件出错的事,赵晓宁最终高抬贵手,没有在月度编校例会中提出。

事后,林眠特意找她,郑重承诺,今后绝对严把审稿关,同样的错误不会再犯。

赵晓宁为人正直,性格又轴,请客送礼的感谢,她不一定接受,倒不如心无旁骛,专心做好稿件。

细高跟鞋哒哒声传来。

有人敲门。

“萧红!来我办公室!”温慈撂下一句话,扭头就走。

林眠:“?”

温慈来去如风,她还以为自己听错了,缓了缓神,机械起身。

总编办公室。

温慈甩过来一个信封,通知她:

“你下午飞趟北京,明天有个颁奖礼,关于期刊新媒体业务探索的奖项,集团派你去领奖。”

林眠一愣。

眼底闪过一丝犹豫。

趣可传媒的立身之本是杂志,前几年随大流也成立了网络部。

旗下不仅有网站、电子杂志,还有其他的新媒体渠道,算是矩阵式运营。

虽然集团从不指望靠网络部挣钱,但就人员编制上来说,网络部的主编和她同级。

林眠纳闷:“怎么不让网络部的人去?”言下之意是她去名不正言不顺,何况还是领奖这种好事。

温慈莞尔,“少问为什么,去就是了。”她横林眠一眼,嫌她话太多。

倏地眼刀袭来,林眠垂下眼帘,点头应是,“我明白了。”

打工人三件套,好的、收到、明白了。

“等一下。”温慈又叫住她。

林眠站在门里,转身看她。

“颁奖礼规格高,记住!你代表的是趣可传媒,千万不要掉链子。”温慈叮嘱,生怕她到时不成体统,给趣可丢人。

“收到。”

-

走出总编办,林眠心事重重。

翻开烫金的邀请函,硕大的主办单位logo映入眼帘:洪量引擎。

时间:周六晚上8点。

地点:北京国家速滑馆。

协办单位的名单密密麻麻,足足罗列了半页纸。

最后一行,有小字特别提示,请着正装,准时凭邀请卡进入。

她回过劲儿来。

温慈是故意的。

-

林眠去茶水间倒水。

碰巧,苏西在煮咖啡,给她匀了半杯,勾唇轻笑,“又出差?”

“为什么说‘又’?”林眠摇晃着杯子。

她耳报神可真灵通,自己信息还没消化呢,八卦都传开了。

苏西笑眯眯,“她不想去就让你去。”潜台词是嘲讽林眠逆来顺受。

林眠叹气,一口闷掉咖啡,皱眉感慨:“你糖放太多了。”

苏西听出她画外音,狡黠一笑,“生活太苦,咖啡当然要加点甜。”

-

回到办公室,关乐乐不在座位上。

林眠顺手将邀请函搁在桌角,摸出耳机,插在电脑上,继续埋头忙工作。

不一会,隐约听见门响。

林眠抬头。

关乐乐轻轻带上门。

她眼巴巴盯着邀请函,直奔主题:“真羡慕主编能出差。”

“这福气给你要不要啊。”林眠卸下耳机。

最烦星期五出差,白白占用两天周末不说,还不能调休。

选在周六,主办方脑子怕被门挤了,丝毫不懂打工人的苦。

“我人微言轻,想去也去不了。”关乐乐耷拉着眼角,一副楚楚可怜样。

“那就好好工作,别想用不着的。”林眠补刀。

她从不怜香惜玉,关乐乐的以退为进,对她不好使。

桌角手机振动。

林眠瞟关乐乐一眼,眼光落在屏幕上,有消息进来。

笔记本上同步跳出来:【张若愚:北京见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