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领证了,但不熟(266)+番外

作者: 我准时下班 阅读记录

有些话,聪明人不用说破,苏西眨了眨眼睛,“温暖如故,也闪亮如新。”

“没错。”林眠一拍封面。

-

说干就干。

有做生活主编积攒的人脉,林眠发出邀请后,那些年给《Cute》写过专栏的写手们纷纷响应,排期满满当当。

熊小熊,黄橙橙,大写根号A,麻花不甜……苏西整理的写手名单,长到两屏Excel列不完。

大家来做客那天,直播间犹如过年。

“没想到我们又并肩战斗了,太好了!”麻花不甜一把抱住林眠。

她是林眠做小编辑时负责的写手,一晃十年过去。

“我都是三个娃的妈了!”麻花不甜用手背抹眼泪,“你说你做直播,也不告诉我们!”

林眠百感交集,手里攥着纸巾,生怕自己眼泪决堤。

-

生活版的专栏写手各个犀利,爆梗金句频出。

现在网上拾人牙慧,好多梗都是她们当年玩剩下的。

三四个人围坐,直播聊天,就差汽水和瓜子,气氛比乔斯羽当天好太多。

CuteLive评论区一水儿的怀旧。

【天哪!我上大学时期的杂志啊,好长寿,很多都停刊了!】

【她们都是我看到大的哎,原来趣可专栏还在,写专栏的人也还活着,哈哈哈。】

【青春的小伙伴!在没有手机的年代,它就是最好的陪伴!】

【让我看看是谁上学时候没看过《Cute》!】

【谁的记忆里没有一本《Cute》】

【10+,20+看杂志,现在30+了!】

【曾经那个少女都在一本本杂志里!】

【谢谢你陪我一起走过青青岁月!】

【谢谢你陪我一起走过青青岁月!】

【谢谢你陪我一起走过青青岁月!】

【谢谢你陪我一起走过青青岁月!】

……

猝不及防地突然刷屏。

在场所有人泪奔。

-

直播结束,大家意犹未尽,一面感慨,一面怀念。

“哎,那谁还在,回头让她也来!”

运营小哥高举平板,龇牙咧嘴:“热搜!热搜第五!关键词趣可团建。”

“热搜评论区全是中年读者热泪盈眶,这一波赢麻了!!”

“还得是林总!”

……

林眠手机振动,她躲去走廊看消息。

期刊主编群,老苏总又@她:【直播我看啦!我还评论了!你也来谈谈经验嘛!】

林眠:【您老可真与时俱进,我们数据才刚出来。】

谈什么经验,难道说全靠同行衬托。

杂志做直播是一种冒险,这一刻,她无比佩服张延亭。

【老苏:我没开玩笑,咱们得共赢嘛,你要是不想说,回头我搞个地方,咱们当面讲讲?】

林眠苦笑:【就我这仨瓜俩枣的微薄经验,哪儿配在您跟前班门弄斧。】

老苏笑她滑不留手:【别学你们张总!】

不一会,林眠收到加好友的申请提示。

苏南宁请求添加你为好友。

《老友》虽然惨遭停刊,可它三十多年生活类期刊的势力还在,何况,就它那个标题,堪称最早掌握流量密码的存在。

和趣可一样,它不单单是一本杂志,还有数不清的产业。

张董说过,要看到行业共同的利益,而不是只看到输赢。

林眠一秒通过。

预备看他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她把备忘录里的打招呼专用语复制进去:【林眠,趣可传媒直播事业部,159XXXXXXXX。】

【苏南宁:回头聊。】

-

十二月初,上海降温。

十里洋场的夜晚,是冒险家的乐园。

魔都的浓郁圣诞氛围,断层式地遥遥领先整个亚洲。

街上,爬墙扒窗户的圣诞老人随处可见,连弄堂里都藏着低调的姜饼人。

静安影棚两侧种满银杏,金色铺满整条街道,枝繁叶茂,每天上班都赏心悦目。

圣诞月第一周。

林眠收到一封邀请函。

期刊协会主办的年终新媒体座谈会,老友传媒集团承办,洪量引擎协办。

时间就定在这个周末,北京。

“我陪你去。”谢逍说。

林眠“嗯”了一声,等他说后半句。

谢逍:“走之前和三叔吃个饭,他来上海了。”

裴叔耕,裴家老三,金牌编剧,原野MCN机构联合创始人。

第187章 佢唔得闲!

裴叔耕。

林眠脸盲,完全不记得裴三叔长相,她问谢逍:“我们见过吗?”

不然没头没脑吃什么饭,又不熟。

谢逍过目不忘,提醒她,“拉萨回来住院那次,三叔四叔来探病。”

“哦——”林眠拖长尾音,“吃饭地方是三叔定吗?”

总算是想起来了。

那次除了二叔裴仲樵,裴家几乎全员到齐,林眠措手不及。

可是,她始终记不住脸,只有一个非常模糊的轮廓。

她只记得,裴三叔的寒暄非常有水平,他夸过趣可,这一点让她印象深刻。

“我们谢主任这脑子可真好使啊!”林眠一拍他掌心。

自从谢逍拿到正高职称,她习惯调侃他“谢主任”。

就佩服学霸的大脑,不止能记下海量医学词条,最关键还能信手拈来。

谢逍抓握住她手,“应该是。确认好我再告诉你。”

谢总做事一丝不苟。

-

今天周二。

简单吃完晚饭,发现离北外滩不远,俩人预备溜达着回去。

魔都果然是一座浪漫的城市,大步迈进圣诞月,各种元素拉满。

梧桐,银杏,老建筑,街上随处可见千姿百态的圣诞树,各处彩灯点缀,叫人挪不开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