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星消失之前(67)
“姐姐。”
“嗯?”
“你能答应我吗?活着回来。”艾斯特尔垂在身侧的手,紧紧攥起来,“活着回来……哪怕我们真的什么都改变不了,我也想和你一起面对。”
“哼……”兰斯特轻呵一声,抬手,揉了揉她的脑袋,“今晚我在这过夜,我的房间你应该也收拾过吧?”
“你跟博士一个德行,都有点洁癖,老是看不惯我乱扔东西,要帮我收拾,可实际每一次我丢东西,都是在你们大扫除之后。”
“待会儿我要是发现丢了东西,饶不了你。”
兰斯特一边说着,一边往自己房间走去。
直到进了房间,关上门,都没再回头看一眼艾斯特尔。
这傻孩子,明明什么都清楚,却还是固执地问来问去,搞得她不知道怎么回答。
四周足够安静,兰斯特甚至能听到有人进了隔壁,然后关上门,看来是艾斯特尔回到了自己的房间。
兰斯特深吸一口气,在床上躺下。
她们小时候总是形影不离,艾斯特尔也特别黏她,甚至比起跟着博士,更喜欢当姐姐的跟屁虫。
但兰斯特并不喜欢身后多个小尾巴的感觉,不断地抱怨,说她是个烦人精。
她的话对艾斯特尔不起作用,当时兰斯特就觉得,这种憨傻的孩子将来一定是个大麻烦。
事实证明,她的预感没错。
只可惜,博士没法再看到这一切。
兰斯特闭上眼睛,但她早就无法正常入睡,只能关闭了所有感官系统,在回忆里寻找安身之处。
==
兰斯特和博士最后一次见面,是在2447年4月22日。
那天,博士不顾联盟的反对,向地下城的公民发出了警示。
那个时候,她已经进行了相当长一段时间的时空穿越,一次又一次地杀死自己,一次又一次地经历生离死别。
兰斯特不知道,那个时候的博士是否已经渐渐对未来感到绝望,可她清楚,博士仍守着内心最后一点坚持——她希望当灾难真正到来的那一天,人类不会手足无措。
博士进行了一次广播,说了一番在当时的人们听起来毫无逻辑的话:
“哪怕目前人类已知的定理,指引着一个黑暗的未来,亦或者是绝望的循环,但宇宙本身并不是永恒的。”
以哲学的角度思考,也许下一秒,未来就发生了改变。”
改变这一切的,并非某种神秘的自然力量,通往未来的钥匙,在我们每一个人的手中。”
也许在未来的某一天,人类会面临前所未有的危机,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竭尽所能,不让历史重演。”
我不能保证自己现在所说、所做的一切都是正确的,我也等不到验证的那一天。我唯一希望的是,在以后的日子里,人类能够真正掌握自己的命运,拥有无限的可能。”
“在你们感到迷茫的时候,请记住,宇宙中、每一个时空里,都有人正在拼命找寻群星的踪迹。”
这次广播的确影响了一批人。
尽管她们并不清楚,博士所说的“危机”到底是什么,可她们愿意为了抵御未知的危险,贡献一份力量。
这批人中的大多数都进入了研究所工作,并且至今都在为了拯救人类做着努力。
而那些不信任博士的人,把她视为挑战主脑与科学的仇敌,嚷嚷着要用地下城最严苛的刑罚惩罚她。
可无论多少次循环重演,世人永远不可能知道,博士曾经背负的骂名,她四百多年的孤独迷茫,还有那二十亿八千次循环带来的痛楚。
每一次,都令她无比绝望。
博士从挚友身上学到了很多,她习惯给予人最渺茫,却又美好的希冀。
但她的消失,让这些美好愿景变得越来越模糊。
博士消失的第二十年,曾经的信仰者们也开始动摇,迟到的质疑再一次将她的所作所为推到了审判席上。
只不过这一次,那里不会再出现她的身影。
博士死了。
不过她留给地球一笔丰厚的遗产:一位是继承了她记忆芯片的第十二代赛博格,名为Aster的白发少女。
另一位,是人类最后的,同时也是最伟大的联盟首席指挥官,兰斯特·莱德。
2514年,联盟决定向地下城的公民宣布地球即将毁灭的消息。从这一刻开始,地下城被笼罩在了长久的阴影下。
混乱不足以形容城内的情况,那里简直是人间炼狱。
时隔一百年,地下城方面再一次召回治安机器人,文件上写的理由竟然是“为了保护它们”。
闹腾了一整年,似乎意识到他们真的改变不了什么,民众们选择堕落,任由绝望腐蚀自己。
这个节骨眼上,没有政府官员再敢站出来高谈阔论。所有政治手段都成了泡影,没有丁点用处。
除了兰斯特。
她依旧做着每日的播报,把目前的情况都说给大家听,表现得像个尽职的领导者,尽管她也很迷茫。
她试着学习博士鼓舞人心的演讲,但总是掌握不了精髓。
不是谁都能像博士一样,是个浪漫又疯狂的理想主义者;也不是谁都会像她一样,把一次次循环说得那么轻描淡写,然后被无数次的失败击垮,又站起。
博士的下场也很明了——被循环捉弄,死得不声不响。
明明做了那么多事,被人提起时,总是谩骂多于赞扬。
最后一次播报前,又有人将地球的毁灭和博士联系起来,污蔑她是造成这一切的元凶,甚至有研究所的叛徒,将博士进行时空穿越而导致毁灭提前的事公之于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