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夜荷灯(113)
——若蕙字】
程墨看完久久沉默不语。
她长姐在听闻丞相府被查抄之际都能这般冷静应对,为他们留得后路还写信安抚人心。
这般蕙质兰心的人,如何能自乱阵脚动了胎气,以至于惨死宫中一尸两命?
程墨忽然问道:“万里叔叔,你说当年是有人追杀长姐的人?”
“正是,可惜世子妃的人身受重伤,未曾告知我等是何人下的手,人就断了气。”程万里叹息一声。
程墨不再继续这个话题,而是将匣子交给了程万里。
“万里叔叔,如今人手并未会够,一个酒楼的生意也难以维系,这些钱你拿着,需要用到的时候尽管用。”
程万里忙推辞:“不可不可,三小姐这太多了!这可是太子妃留给你们的。”
“长姐留下的,是想让我们度过这难关,如今正是时候,如果这些钱是能发挥它的效用,就不枉费长姐的一番苦心了。”
程墨知道用人不疑,疑人不用。如果程万里他们想要得到这些,对他们来说轻而易举,如今他们却守着宝山守着对丞相府的承诺等到她的到来,足以证明他们对看丞相的忠心。
程万里接过木匣子,目光郑重:“三小姐放心,我定不会辜负太子妃的这份心意!”
程墨从桌上拿过一枚白玉镯子,这是长姐成婚前一直戴在手上的。她将其套在了自己手上。
长姐,未来的路你陪我一起走下去。
……
回去的路上,程墨脑海里一直在想着程万里的话。
肃王如今在江南一带平乱,据说被老皇帝一道圣旨传召入京,不日就要回来了。
对付肃王,与郭庸不同,郭庸平素行事谨慎,可架不住郭青阳一直给他闯祸。只纵子行凶这一条,郭庸犯下的错事便足以让他万劫不复。
而肃王,他是老皇帝颇为信任的皇弟,因着这份信任,他在朝中一向目中无人,性格极为爆劣,朝中官员多避其锋芒不敢与之作对,就连御使台也是三缄其口,少有参这位王爷。
想要报复这位王爷,光靠她自己还是不行,她得想办法寻更多盟友才是。
思及此,程万里的建议便在脑海中回荡。
“肃王贪色,府中美人如云,或可从此入手,肃王色令智昏便易行差踏错。
其二,肃王有一子,便是当今首辅萧灼,与之不睦,或可借萧灼之手,令他们父子二人反目成仇……”
程墨听罢,第一时间否决了第二种方法,虽然萧灼与肃王关系不睦,但他始终是萧灼生父,程墨不会让萧灼陷于父子相残的境地。
他若真的做了这样的事,知道的说他是大义灭亲,不知道的则会唾骂他不忠不孝,是为逆子。
程墨不想让萧灼遭世人唾骂。
淑妃意
傍晚夕阳西下,最后一丝阳光被抽离地平线。
眼前的林荫小道变得阴暗,程墨从纷乱的思绪中回神,看着眼前的路微蹙了下眉头。
直觉告诉她,这条路有些不对劲。
此处是上北城九曲巷联通主街的一条捷径,虽然平时走的人不多,可绝对不会一个人都没有,尤其还是在傍晚时分,酒鬼赌鬼们纷纷出没的时候。
她又往前走了几步,两边树林里静谧一片,却弥漫着一丝难掩的杀气。
有埋伏!
程墨手一紧,严阵以待。
林中的人似乎察觉到了她的异样,正待先发制人时,街道尽头出来传来一阵大喊。
与此同时,一辆马车冲了过来。
“程小姐,终于找到你了!淑妃娘娘有请!”马车上的车夫大声呼喊着,驱着马车停到了程墨面前。
程墨瞥了车夫一眼,不为所动,她并不认得此人。
车夫忽然掏出一只手绢,小声道:“程小姐,我家小姐说你还欠她个人情,快跟我上车吧。”
程墨定睛一看,那是刚入储秀宫时人手一条的手绢,只是后来每个秀女会在手绢一角绣上属于自己的标记。
这手绢一角绣着‘珠’字,程墨会意,快速上了马车。
“驾!”车夫驱使着马车,快速驶离。
程墨在上车的瞬间,掀开一点马车帘子朝外望去,马车呼啸而过时,林子后头立即有人影晃动,看样子人还不少。
只是对方看来没有打算再出手了。
如程墨所料,马车驶离林子之后,一行黑衣蒙面人走了出来。
为首的男子目光阴沉地望着马车消失的方向。
手下们不解:“老大,为何不出手?”
为首的男子冷哼一声:“你没听到方才车夫说的?淑妃娘娘有请!”
“淑妃分明让我等在此拦截,怎么又派了人来?难不成刘大人那里又有安排?”
“恐怕是淑妃娘娘临时改了主意,人已经跑了,事已至此,我等多说无益,回去复命便是!”为首的男人说着手一招,带着一众黑衣人很快消失在林中。
半个时辰后,车夫将程墨安全送回了御史府。
程墨刚下马车,车夫就递上一封信:
“程小姐,这是我们家小姐让小的给您的,或许您看了之后就会明白。”
说完也不待程墨反应,扬鞭一挥,马车又匆匆离去。
“跑得倒还挺快。”程墨嘟囔一声,边回府边拆开手里的信。
信封里不过一页纸,程墨看完之后眼眸微沉,信是郭如珠给她的,方才带她脱离险境的也是郭如珠的人。
信上说当初郭庸为了扶持她,在宫里给她留了不少人暗中盯着淑妃动静,如今郭庸已下了大狱,这些人担心被淑妃察觉没了活路,便纷纷投靠了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