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夜荷灯(138)
父死子继位,王侯爵位皆如是。
……
“萧灼,你怎么才来?你若再不来,我今日真当要掀了肃王府了。”
马车里,程墨用力捏了捏萧灼的手臂,以示不满。
萧灼:“你在怪我来得太早,扰了你兴致?”
程墨摸摸鼻子,“我倒是真想趁乱打上一场,人多势众或许会吃亏,但是至少在那之前先将肃王妃,还有你两个矫情的妹妹收拾一顿,为你出出气,也是好的。”
“不必理会她们。”萧灼神色淡淡:“与我而言,算不得什么。”
过去的事,萧灼早已不在意,肃王府在他眼中也不再是家。或者说,他从未当那个地方是家。
既非家人,又何必放在心上。
“也是,几个跳梁小丑。不过,你方才那般说,倒是把肃王吓到了,你说他会不会立即入宫向皇上提议废了你这个世子?”
毕竟,哪里有儿子堂而皇之说出取而代之的话?
“求之不得。”萧灼道:“不过,陛下不会同意。”
事实也正如萧灼所言,当日肃王便入宫请旨要将萧灼踢出族谱,废除他的世子位。
可不想老皇帝想也不想拒绝了,留下一句,只要他还有旁的子嗣,此事可行。否则他不会准许肃王府断了香火。
听闻在那之后,肃王府广纳美人,京城又是一番热闹。
暗度仓
秋去冬来,万物萧瑟,寒气肃杀。
京都皇城的百姓成群结队围聚在城门口的布告栏下。
有那读书人宣读上头布告,抑扬顿挫。
“江南逆贼起兵谋反,淮岭一带官员贪生怕死,与贼人为伍,开城引渡,一众逆贼已至津门关。
皇帝派了肃王出兵镇压,连败三局,龙颜大怒。”
众人叹气,短短月余,肃王一败再败,军中士气大减,老皇帝已有御驾亲征之势。
书生刚读完,士兵就将其撕下,换上了一道新的布告。
“快看看,这上面写的什么?”百姓们纷纷催促书生。
人群中已经伤愈的崔九努力看了一眼,当即变了脸色,快去挤出人群。
远远地,书生的声音自人群中传扬开来:“……皇帝诏曰:朕意御驾亲征……”
御史府后院;
“你说,老皇帝要御驾亲征?”程墨摩拳擦掌,用力搓了搓,掌心方有了股热气。
崔九摇头:“说是太子殿下事必躬亲,替父出征。”
好家伙。
老皇帝是撵太子出征还不忘给自己贴金!
忒不要脸!
“何时出征?”她得赶紧跟江南通消息。
崔九指了指墙外,远远地有百姓夹道欢送的声音传来:“听到了吗?殿下已经出发了。”
程墨揣手,呼出一口白气。
换种思路,太子离开了皇宫,那这把火不放都说不过去了吧。
程墨脚下生风,匆匆出府,却在门外遇上了刚从寒风中走来的萧灼。
京都早寒,今晨已飘了雪花,萧灼见到裹在雪领里的程墨,解下自己墨色裘狐披风,披在程墨肩头。
“你去哪?”萧灼平静看她,只觉冬日里的程墨白到发光,唇不点而红,不经意地透着恰到好处的美。
程墨眼微闪:“正要去寻你。”
她反手拉过萧灼大手,出了府钻入乌桐马车。
萧灼坐上马车,拉过她微凉的手握在掌心。
“去何处?”
“哪都不去,就在这。”程墨从怀里取出一张地图。
上面绘着皇城之中最隐秘之处——老皇帝的寝宫。
历朝历代,皇帝寝宫皆在明处,富丽堂皇,巍峨耸立。这位皇帝却连皇宫都没个匾额,去过他寝宫的程墨可以现身说法。
平平无奇,甚至比不上宫里妃嫔的寝殿。可麻雀虽小,却别有洞天。
这段时日,二姐姐在宫里几番打听,才知晓这处寝宫可谓是狡兔三窟,地下洞穴四通八达,可同往宫中任何一处城门。
不仅如此,水火不侵,生门极多。
程墨想要宫中放火,放了也是白放。
“你想让我带你入宫?”萧灼清楚程墨对老皇帝的恨意从不曾减。
秋后郭庸已斩首,萧灼陪同程墨去观了礼,郭庸临死之前方知程墨乃是他亲外甥女程若颜,惊惧交加,又知郭家落败,郭二少身死均与程墨脱不了干系。郭庸气得几欲癫狂,一再狂吼发作。
只可惜,他已中风无法开口言说,只能任人推着上了刑台。
手起刀落,大快人心。
肃王出征亦是程墨与荷灯暗中布置,萧灼在朝堂上为他推波助澜。肃王屡战屡败,失了信誉,如今她的仇人只剩龙椅上那位。
程墨尚未回答,外头传来一阵整齐划一的马蹄声。
“萧大人,陛下有请!”马背上,为首的赫然是霍誉。
程墨蹙眉,老皇帝召见萧灼,一道圣旨就好,为何会派出京都卫?
萧灼不问,霍誉不答。
眼见着霍誉又往御史府而去,程墨从马车里探出头来。
“霍都统,你找我?”
霍誉回头,颔首:“陛下有请。”
“我?”程墨指了指自己。
“没错。”奔着对亲戚的关心,霍誉提醒道:“陛下有意让肃王归京。”
肃王乃是战败,归京是负荆请罪,老皇帝对这位皇弟极好,定不会让他就这样惨淡收场,往后余生都要抬不起头来。
所以他寻萧灼又能有什么好事?
程墨隐约能猜到,可老皇帝为何会传唤她,这又是令人费解了。
程墨还是第一次同萧灼一起入宫。还是在文武百官俱在之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