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言而遇[破镜重圆](116)
他高中就去了英国读书,开始做些掮客的生意,上了大学之后更是偷偷成立了自己的组织,没几年就成了唐人街一“霸”,甚至当地的势力都对他刮目相看,纷纷投出橄榄枝。
奇怪的是他天天不务正业,学习却出奇的好,直到毕业都没给周家父母发现自己在外面已经混得风生水起,最后是周父让他申请研究生的时候才漏了馅。
也不能说是露馅,是他主动暴露的。
当时只有21岁的周明礼说他不要读书,要去墨西哥做生意,气得周父差点儿把他逐出家门。
但这么多年下来,周明礼已经建立了自己的商业帝国,从军火到佣兵,涉足方方面面,早已有了一番天地。
只是周父周母却还是担心,毕竟谁也不想自己的孩子过刀尖舔血的生活。
当然,周明礼全不在意。
鱼有鱼道,虾有虾道,他是这么说的。
楚言听得津津有味,对这个未来可能会成为自己小叔子的人产生了强烈的好奇。
念念也竖着小耳朵,像是在听故事似的。
小宝宝坐在大宝宝腿上,又是一个模子刻出来的,别提有多可爱了。
念念天真发问:“那个叔叔是会突突突嘛?”
周慎辞犹豫半晌:“可能吧。”
念念眼睛里全是星星:“哇!那好厉害呀!妈咪也会突突!”
楚言也说:“感觉你弟弟很懂军械之类的,下次可以好好聊聊。”
周慎辞危机感直线上升,眉心都拧了起来:“言言,我就是研发军械的。”
楚言道:“但是你弟弟是使用者呀,获取用户的真实反馈是商业里很重要的一环呢。”
周慎辞:“……”
他暗自打定了主意,下次过年过节一定要和明礼错开时间回家。
没多久,周阅琛也来了,还拉上了关宁意一起来拜年。
周父周母把刚才周明礼带来的烦恼一扫而空,愈发欣喜,拉着关宁意问东问西。
关宁意嘴甜,哄长辈的小词一套一套的,又是拜年又是祝福,二老都快给捧到天上了。
周母趁机旁敲侧击:“小关呀,最近有没有遇到什么不错的男孩子呀?”
关宁意道:“叔叔阿姨,我想先发展事业。”
周母又问:“那你觉得阅琛怎么样?”
关宁意明白她是什么意思,却溜着弯儿回道:“他很好呀!就是太忙,总见不到人。”
周父用力肘击了一下周阅琛,小声道:“没用的东西,时间管理这么差!都抽不出时间陪人吗!”
周阅琛很冤枉:“你们就信她吧,我给她发信息她都不带回的。”
周母白了他一眼:“不回就对了!”
说着又转脸去拉关宁意的手,说,“哎,阅琛不会说话,个性又直,有时候惹你不开心了要和阿姨说哦……”
周父也叮嘱周阅琛:“学学你哥,那么忙,还不是连孙女都给我带回来了!”
周阅琛无奈地耸耸肩:“早知道我就该和明礼一起去外面闯荡,这样你们眼不见心不烦,也叨叨不到我……”
周父:“哎,你这个小兔崽子……”
一家人你来我往,其乐融融。
楚言坐在旁边,安静地注视着这一切,偶尔也会说上几句。
这种新奇的感觉是第一次有。
她原以为像周慎辞这种家庭的人过年会很严肃,没想到比自己的家还要有人情味。
她记得以前每每过年都是最难熬的时刻。
家里亲戚都会上门,拎着大包小包的年货,也带来了无休无止的唠叨。
楚言小时候,他们回问学习好不好,如果她说考了第一名,他们就会说女孩子学习那么好有什么用,还是要嫁人的。如果她说成绩一般,他们就说读不下去就不读了,反正以后要嫁人的。
成年之后更是如此。
无人在意她成就如何,要去哪里念书,未来前途光明与否,只回问一句话:有合适的人了吗?什么时候定下来?
有了念念的那一年,母亲更是勒令她不许回家,嫌她“丢人”。
可如今,她却在一个初来乍到的场合里体会到了家庭的温暖。
周父会夸她优秀,和她探讨行业前景,周母会关心她孩子好不好带,会不会影响工作,周阅琛和周明礼更是热情,许是怕她拘束,故意说些不着调的话调节气氛,关宁意也对她很友好,还特别喜欢念念,陪着她到处玩,还去院里摘腊梅。
楚言担心破坏了景观,周父周母却说:“摘嘛,念念要是喜欢,都给她摘了去。”
他们先在一起简单地用了午饭,下午一家人就开始准备饺子。
擀面皮、和馅儿、包饺子,忙得不亦乐乎。
等太阳落山,灶台一起,一个个白白胖胖的水饺就下了锅。
这顿年夜饭吃得很愉快,周父也说好久没这么热闹了。
楚言很喜欢这种氛围,但不知为何,却总觉得有些融不进去。
这里越美好,就显得她越阴暗,像是地下室里的老鼠初浴在阳光下会感到恐慌一样。
同时,她很感谢自己做了让念念认爹的决定。
念念的童年,一定会比她的幸福完整,这就够了。
至于自己,那些儿时的创伤可能一辈子也不会修复,不过,若是幸运的话,说不定也能在往后的日子里一点点忘掉。
晚饭后,大家聚在一起看起了春晚。
楚言酒喝得有点多,便去院子中吹风。
她倚在门柱上,抬眼望着漆黑的天幕,心里忽然有种说不出的落寞。
这么说兴许有些夹生,但周家的人再好,也不是自己的血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