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渔村后我走上了人生巅峰(79)
傅月庭忍无可忍,微笑着给出标准回答:“我也不知道为什么会这样,都是按照书上描述的做的,余安要是感兴趣的话,回头我去书铺里找找那本书,借回来给你琢磨琢磨?”
王余安一秒惊恐:“不、不用了,傅哥!”语罢,觉得自己的反应太激烈,有损英伟形象,便又找补了一句,“傅哥你知道的,我没读过几天书,认不出几个字,那书借回来了也是白费。”
他真诚的看着傅月庭,一副全然为对方考虑到模样。
傅月庭勾了勾唇,故作遗憾道,“这样吗,那太可惜了。”
王余安讪讪接茬,“是啊是啊,太可惜了……”言不由衷的模样让他两位兄长都不忍直视,抖着肩膀直乐呵。
事实证明,傅月庭在动手实践这一块从未失手过,初次制作豆腐就完美收获成品。
围观豆腐的人又多了一个王村长。
“傅哥,这就是豆腐吗,真好看啊,都舍不得吃了……”王余安半蹲着,盯着案板上的豆腐眼神都舍不得挪开,嘴角差点流下可疑的痕迹。
村长媳妇也看得稀奇,“黄的豆子怎么就做出了这么白的东西出来!”
“是啊,白嫩白嫩的,肯定很好吃……”王余安扭头看了眼傅月庭,讨好道,“嘿嘿,傅哥,这玩意儿要怎么做啊?”
看着碰一下就能碎的,这要是下了锅,不得稀碎。
其他几人也纷纷朝傅月庭投去好奇的目光。
他们也想知道这要怎么吃。
本来就打算请村长一家帮忙试一下口味,看是不是符合当地人的喜好,傅月庭当即道,“要是婶子不介意,可否继续借用一下锅灶?还有油盐。”
李婶子立马摆手,“说什么介意不介意,你尽管用。”
傅月庭:“那我今天就献丑了,婶子,你们也可以记一下,之后自己就可以做,余安,去拔一把葱来,还有昨天你带回来的辣椒放哪了,也取一些出来。”
一听要有好吃的,王余安乐屁颠屁颠的跑去拔葱了,还不忘招呼其他人,“娘,辣椒不是你收起来了吗?”
李婶子瞧着他那馋样……没好意思说,因为她自己也馋。
小傅的手艺比他们一家都好多了,每次拿过来的吃食,总能让人吃了还想吃,吃完了更惦记着。
她笑着叮嘱只看得见背影的王余安,“记得往下面一点掐……”
“知道了!”
“小傅,我去给你拿辣椒,要多少?”
傅月庭估摸了一下在场人都饭量,“小半碗吧,婶子,有鸡蛋吗?”
“有,我去给你拿。”接话的是王余生媳妇刘海英。
“麻烦嫂子了,拿……三个吧。”
小渔村家家户户几乎都养了鸡,每天喂点不值钱的小虾米、鱼内脏就能养活,村长家人口多,养的鸡也多。
但他们家也是不舍得经常吃鸡蛋的。
一个鸡蛋要一文钱,比海带贵呢,海带拿到镇上都是没人要的。
傅月庭没敢多霍霍。
蛋抱豆腐、香煎豆腐、麻婆豆腐、小葱拌豆腐,一盆盆菜出锅,把围在厨房里的几个人都给香得两眼迷瞪了。
麻婆豆腐的灵魂在豆瓣酱,手头没这个条件,傅月庭只能自己用干辣椒、豆豉和蒜末搞了个简化版的,颜色看着很是诱人。
看完全程,李婶子忍不住看着傅月庭直感叹,“小傅,你这手艺真的,太利索了,婶子都比不过啊……”
老婆子她做了半辈子的饭,从没想过做个菜都能有这么多花样。
第69章、所谓同喜
一顿豆腐宴村长一家吃得无比尽兴,最后饭量最大的王余安包圆了剩余的汤汁,从未觉得糙米饭这么好吃过。
“嗝……要是天天能吃到傅哥做的……嗝……饭就好了……”王余安摸着浑圆的肚子做着美梦。
“啪——”美梦被一个巴掌无情地拍碎,李婶子收回“搭”在他肩上的手,“就你想的美,收拾碗筷去!”
在王家,没有什么汉子不进厨房的讲究。
王余安委屈地发出一声打嗝声,腆着肚子收拾残局。
这一顿大概是王家在除夕夜后吃的最早的一次了,太阳都还没落下。
和王余安几人约定了晚上出发的时间,傅月庭拎着还剩下的两斤豆腐回到家,拿出铁板,率先给自己做了一大份铁板豆腐。
虽然是第一次做,但味道完美!
傅月庭只吃了几小快,剩下都收进了空间。
不知道鲛人吃不吃素。
应该能接受的吧?上次给他带的西瓜都吃了。
距离出摊还有将近半个时辰,傅月庭想着还剩的七斤黄豆,出了院子,在不远处的空地上琢磨着。
目前开垦出来的地还是不够,傅月庭不禁有些怀念“乐哥”他们了(乐哥出现在第24章)。
距离上次拦路邂逅,已经过了这么多天,傅月庭一次都没再见到过那几个人。
不知道他们什么时候重操旧业?
傅月庭摸了摸下巴,或许他可以去找“乐哥”打探打探镇上有没有他之前的同事,给举荐一下。
他最喜欢那样的青壮年劳动力了,开荒的一把好手。
约莫酉时六刻,牛车抵达摊位,出了上次甄表连那一遭后,之后都没人再重蹈甄表连的覆辙,那个位置就像是成了傅月庭专用的摊位。
对此,傅月庭也乐得有一个固定的出摊点,老顾客都能找得到。
不过前几天他间断性在港口卖竹筒饭和在夜市卖小吃的行为,让不少老顾客怨气连连。
有条件的每天都派人守在港口,过了下工时分还不见傅月庭的身影,便在夜市开幕后又派人在摊位那蹲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