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渔村后我走上了人生巅峰(9)
说来也是他考虑得不够周全,在给村长家送点心之前没想到这些,这才多跑了这一趟。
灶台的火候很是给力,当然也有他住的地方确实偏僻,离住在村中心的村长家有一段距离,他回到家中时,屋里已经飘起了一股红薯香。
将蒸熟的地瓜压成泥,分成两份;
买来的面粉倒出一海碗,倒进装着一份红薯泥的盆里,两个鸡蛋打散倒进去,然后放去老面一起和,和均匀后,放在一旁,让它发酵。
接着开始做地瓜丸子。
红薯泥加糯米粉和糖,搅和均匀,揉成面团,再分成一个个的小圆团。
重新起锅烧油,红薯团下锅炸至金黄,捞出。
成了。
稍稍放凉后,傅月庭尝了一个。
为自己的手艺点赞。
不错,没有退步。
前世,末世之前他孤身一人,平日没什么别的喜好,就喜欢在空闲时跟着某书的视频捣鼓各种吃食。
这时,之前的面团也发酵得差不多了,体型有原来的两倍大,傅月庭搅拌面团排除空气,然后将面团分装进两个之前村长媳妇送给他的、王家大哥自己编的箪里,待其继续发酵。
在这期间,他又把留着备用的红薯丁加鸡蛋、面粉和糖后搅拌均匀,上锅煎熟。
红薯烙的做法相对简单,没一会儿,十三个小孩儿巴掌大的红薯烙出锅。
正好红薯面团也二次发酵好,锅洗干净后直接冷水上锅蒸。
三刻钟后,开锅盖,蓬松暄软的红薯发糕出锅。
地瓜丸子和红薯烙都不冒热气了,好在天气炎热,没凉得彻底,傅月庭每样各捡了足够的量装到洗干净沥干的海碗里,放进背篓,朝村长家走去。
第12章、受众
毫无疑问,傅月庭带来的三种小食获得了村长一家一致的好评。
“傅大哥,这真的是你做的?”王老三忍不住再次追问。
不怪他不相信,实在是一身书卷气的傅月庭和浸淫厨房的厨子形象截然不同,他真的无法把两者相关联。
傅月庭也没觉得不耐,笑着点头,“余安喜欢就多吃点。”
“嗯嗯、嗷……”王余安毫不客气地点头,然后就收到了来自他娘的一个爆栗,他咽下了嘴里的红薯烙,委屈抬头,“娘~”
村长媳妇白了他一眼,“吃吃吃,就知道吃,你小子还真不客气啊。”
王余安嘀嘀咕咕:“人傅大哥让我吃的……”
他娘眼睛一眯,王余安缩了缩脖子,立马服软,作势闭嘴。
李月兰这才扭头看向傅月庭,瞬间满脸笑容,变脸速度之快让王老三愤愤不平,但敢怒不敢言。
“小傅啊,怎么拿这么多过来,这得不少粮食吧,拿一点给我们几个尝尝味就行了。要我说,你这买卖铁定能行。”李月兰语气肯定,“你这点心味道比徐记的点心味道还要好!”
一边惊叹一边将剩下的还未动过的东西连竹盘子一起作势要放回他的背篓里。
傅月庭弯了弯唇角,“婶娘过奖了,都是拾人牙慧的本事罢了。”
说着,拦下她的动作,“这本来就是带来给大家尝尝的,婶娘不必与我这么客气,我自己家中还有。”
见她仍面色犹豫,傅月庭眼神微动,加了一句,“而且,这些吃食隔夜了味道就不佳了,定然是无法拿去做买卖的,我又没把控好量,做了不少,光靠我自己怕是吃不完了,如果婶娘不肯帮忙的话,就只能浪费了……”
王老三在一旁看得叹为观止。
好家伙,这就是读书人吗,劝人收东西的话都说的这么好听,难怪他娘对他们兄弟几个这么看不上!
得亏村长媳妇不知道他在想什么,不然,又是一顿打是跑不掉的了。
她那是嫌弃他们不会说话吗?
她是嫌他们几个不上进!
他们家算是村子里条件好的,她和当家的都觉得让孩子去读书,将来有出息了,就不用和他们一样守着小破船,每天起早摸黑的忙活。
可惜!
这几个不争气的,一个个的上了几天学就死活不肯再去学堂了,不管是看着就和呆子一样的老大和老二,还是从小就是个机灵鬼的老三。
想到这个村长媳妇就来气!
傅月庭话都说到这个份上了,村长媳妇也不好再推辞。
她的嘴角几乎快咧到耳后去。
“那婶子我就不客气了哈哈……傅小子你这手艺还真别说,我估摸着今个儿吃了你的这些吃食,以后他们爷几个就瞧不上我做的了。”
说着,她没好气的看了眼听了她的话后表现得很是心虚的自家男人和儿子。
傅月庭笑眼看着这看似不满诸多实则其乐融融的一家,“婶娘这话可就错了,我这些吃食完全就是讨巧,对王叔和康哥几个来说,那肯定是婶子你做的饭吃得舒坦。”
王余安立马附和:“傅哥说的没错,娘,咱爸和哥几个都吃惯了你做的饭,别家的东西再香,那也比不上你的呀!”
李月兰被他们哄得眉开眼笑。
做吃食买卖最重要的就是要合受众的口味,新奇则是次要的。
而现在三种小食得到了作为当地百姓的村长一家的青睐,证明这买卖确实是做得的。
从村长家回到家后,傅月庭从空间里取出给自己留的那部分,就当作晚饭了,边吃边琢磨着支摊还需要的东西。
第13章、出摊了
身无分文真的会寸步难行。
以傅月庭现在的情况,想搞一个带车子那样的流动摊都没这条件。
车子、即便是最简陋的独轮车,烧炭炉,炭火,蒸笼……种种物件,他都没有。